一种氨基磺酸镍镀液镀层之间结合力的可靠性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720723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30 16: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氨基磺酸镍镀液镀层间结合力的检测方法,通过检测镀液结合力,控制镀液,避免因镀液结合力的问题而导致生产异常的镀层之间结合力的可靠性检测方法。先将电镀基材进行先除油后水洗、然后酸洗再水洗的处理;再将处理后的电镀基材放置于镀液电镀进行第一次检测;然后将电镀基材继续放于进行镀液电镀进行第二次检测,根据需要可以增加三次电镀检测,然后判断镀液之间的结合力。本发明专利技术是正在使用中的镀液通过检测其结合力来排除镀液问题从而帮助生产更快的找到解决产线问题的方案,通过实验室电镀测试用来判别镀液的结合力是否有问题,再更进一步判定引起结合力差问题的来源,以达到减少不必要的物力、人力损失,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氨基磺酸镍镀液镀层之间结合力的可靠性检测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氨基磺酸镍镀液镀层检测方法,具体是一种氨基磺酸镍镀液镀层之间结合力的可靠性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晶体中粒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这种力称为“结合力”。电镀是通过化学电镀在电镀基材表面形成一层导电金属层,且金属镀层之间会叠加电镀,无论哪一步结合力差都会导致电镀工作无法继续进行。影响镀层之间结合力差的原因有多种,比如前处理有问题,酸洗过度,镀液中有大量金属杂质或是有机物太多等原因。电镀的产品因镀液结合力差最终导致产品不合格或性能降低,本专利技术规避了此风险,通过检测镀液结合力,控制镀液本身,避免因镀液结合力的问题而导致生产异常。正在使用中的镀液通过检测其结合力来排除镀液问题从而帮助生产更快的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可以大大减少成本损失,并快速有效的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通过检测镀液结合力,控制镀液本身,避免因镀液结合力的问题而导致生产异常的氨基磺酸镍镀液镀层之间结合力的可靠性检测方法。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氨基磺酸镍镀液镀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氨基磺酸镍镀液镀层之间结合力的可靠性检测方法,其特征是,主要操作步骤如下:A. 先将第一层电镀基材置于电解除油液中先除油后水洗、然后酸洗再水洗,将处理过的第一层电镀基材放置于镀液中并在哈氏槽内进行第一次模拟产线电镀测试,电镀参数由产线上电流密度、电镀温度和电镀时间决定,电流密度为2.5‑5A/dm2,电镀温度为50℃,电镀时间为1‑5min,同时使用两个蠕动泵将镀液循环起来,一个蠕动泵从滤纸包裹的镍阳极内侧抽走镀液,另一个蠕动泵引入新的镀液于哈氏槽中保证镀液体系处于动态平衡状态;B. 把经过A处理后的电镀基材继续放置于镀液中并在哈氏槽中进行第二次模拟产线电镀测试,电镀参数由产线上电流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氨基磺酸镍镀液镀层之间结合力的可靠性检测方法,其特征是,主要操作步骤如下:A.先将第一层电镀基材置于电解除油液中先除油后水洗、然后酸洗再水洗,将处理过的第一层电镀基材放置于镀液中并在哈氏槽内进行第一次模拟产线电镀测试,电镀参数由产线上电流密度、电镀温度和电镀时间决定,电流密度为2.5-5A/dm2,电镀温度为50℃,电镀时间为1-5min,同时使用两个蠕动泵将镀液循环起来,一个蠕动泵从滤纸包裹的镍阳极内侧抽走镀液,另一个蠕动泵引入新的镀液于哈氏槽中保证镀液体系处于动态平衡状态;B.把经过A处理后的电镀基材继续放置于镀液中并在哈氏槽中进行第二次模拟产线电镀测试,电镀参数由产线上电流密度、电镀温度和电镀时间决定,电流密度为2.5A/dm2,电镀温度为50℃,电镀时间为10-30min,同时使用两个蠕动泵将镀液循环起来,一个蠕动泵从滤纸包裹的镍阳极内侧抽走镀液,另一个蠕动泵引入新的镀液于哈氏槽中保证镀液体系处于动态平衡状态;C.再把经过步骤B处理后的电镀基材继续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佩
申请(专利权)人:杨凌美畅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