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人值守环保型不溶物含量测定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72061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30 16: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人值守环保型不溶物含量测定装置及方法,包括:自动测控系统(1)、从上到下设置的第二动力装置(9)、冷凝器(10)、抽提筒(13)、加热锅、加热器(16),设置在所述第二动力装置(9)上方或周围的第一动力装置(8);还包括依次连接的真空装置(2)、废液桶(5)、回收瓶(18)、第二试剂输送装置(17);以及依次连接的试剂瓶(6)、第一试剂输送装置(7);所述第一剂输送装置(7)、第二试剂输送装置(17)均与冷凝器(10)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行业内传统的不溶物测定装置的不足,实现了保护作业人员健康,降低了试剂消耗量,实现了有组织排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人值守环保型不溶物含量测定装置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一种测定装置及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无人值守环保型不溶物含量测定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在石油、沥青、煤焦油等行业,许多特定不溶物含量或组分需要使用相应的试剂反复萃取测定或获取。部分试验试剂吸入或接触对人体有较大伤害,例如甲苯不溶物测量;特别是炭电极用粘结剂沥青,该指标尤为重要,必须进行大批量检测。根据WHO定义,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是指在常压下,沸点50℃—260℃的各种有机化合物。VOC按其化学结构,可以进一步分为:烷类、芳烃类、酯类、醛类和其他等。目前已鉴定出的有300多种。最常见的有苯、甲苯、二甲苯、正庚烷等。VOCs全过程解决方案的流程包括:VOCs污染排放环节排查、VOCs监测体系及总量估算、全过程VOCs治理方案编制、生产工艺源头控制措施、定制化末端VOCs治理技术方案、治理效果评估及减排量评估。其中,污染环节排查和全过程梳理控制是工业企业VOCs整治的关键。通过现场排设备泄漏、工艺废气、无组织排放、废水收集等污染环节,逐一排查污染环节,开展VOCs从源头到末端的全过程梳理工作,全流程控制VOCs污染。甲苯(易制毒-3)、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布的致癌物清单初步整理参考,甲苯在3类致癌物清单中。现阶段多数实验室甲苯不溶物测量依旧使用传统手工设备,作业人员接触试剂频繁,身体损害大;试剂使用一次后就无法重复利用,形成大量有毒废液,增加资金投入;多数实验室无相关资质及能力处理废液,故产生了大量非组织排放,对环境造成较大破坏。随着各行业对沥青、煤焦油等使用持续上升,对材料也有了更加严格的要求,进而检测频率大幅增加。目前行业内无相应环保型装置,使用单位依旧使用传统手工设备,作业人员健康损害大,试剂消耗大,非组织排放导致环境污染严重,无法实现VOCS全过程解决方案;由于试剂有毒、自动化程度低,部分作业人员有较强抵触情绪,导致试验精度较差。因此迫切需要一种无人值守环保型不溶物含量测定装置及方法。同时2015年中国政府提出《中国制造2025》,将信息技术与生产制造技术深度融合,随着工业互联网的建设热潮的到来,测定设备不仅是完成数据测量的功能,更需要信息化,智能化。目前无人值守环保型甲苯不溶物含量测定装置及方法在国内外亦无工程案例或成熟的经验或技术可以直接应用,尚属空白,是当前精密设备和智能制造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已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无人值守环保型不溶物测定装置。解决目前行业内无相应自动化环保型装置,使用单位依旧使用传统手工设备,作业人员健康损害大,试剂消耗大,非组织排放导致环境污染严重,排放物无法进行自动精确监控;由于试剂有毒、自动化程度低,对操作人员健康损害较大,数据精度低。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无人值守环保型不溶物含量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自动测控系统(1)、从上到下设置的第二动力装置(9)、冷凝器(10)、抽提筒(13)、加热锅、加热器(16),设置在所述第二动力装置(9)上方或周围的第一动力装置(8);还包括依次连接的真空装置(2)、废液桶(5)、回收瓶(18)、第二试剂输送装置(17);以及依次连接的试剂瓶(6)、第一试剂输送装置(7);所述第一剂输送装置(7)、第二试剂输送装置(17)均与冷凝器(10)连接;所述加热锅与废液桶(5)连接,之间设有第二电磁阀(20),用于控制加热锅与废液桶之间通道打开或关闭;所述自动测控系统(1)用于整个装置的控制、数据处理。进一步的,所述抽提筒(13)包括相隔离的上筒体和下筒体,以及侧壁管道、虹吸管,上筒体和下筒体通过位于侧面的侧壁管道连通,在上筒体靠近底部的侧壁设置有虹吸管,所述虹吸管下端位于加热锅上方。进一步的,所述冷凝器内部设有搅拌轴(11)。进一步的,在所述废液桶(5)与回收瓶(18)之间设有第一电磁阀(19),用于控制回收瓶(18)与废液桶(5)之间通道打开或关闭。进一步的,所述加热锅包括内加热锅(14)和外加热锅(15),所述内加热锅(14)安装于外加热锅(15)内,用于盛放试剂及试剂回收后残存的可溶物。进一步的,所述的外加热锅(15),用于将加热器(16)的热能传递至内加热锅(14),加热试剂;所述外加热锅(15)设置于抽提筒(13)下方,与抽提筒(13)密封连接,并通过管道与废液桶(5)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冷凝器(10)下方设有沟槽,能暂存溶剂,所述冷凝器(10)用于将已蒸发试剂气体冷却后并重新滴入滤筒(12)内或通过第二试剂输送装置(17)将回收试剂输送至回收瓶(18)内。进一步的,在所述抽提筒(13)的上筒体靠近底部的侧壁位置上设置有回收管,回收管的另一端与第二试剂输送装置(17)相连。进一步的,所述废液桶(5)中设置有液位传感器(4),用于测量废液桶(15)内液体量。进一步的,试剂输送装置为蠕动泵或马达。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动力装置(8)带动第二动力装置(9)及冷凝器(10)组合移动。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三动力装置,所述第一动力装置(8)带动冷凝器(10)移动,第二动力装置在第三动力装置的带动下移动。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动力装置(9)驱动搅拌轴(11)旋转转动。进一步的,所述的回收瓶(18)用于储存计量已回收试剂,其包含:回收瓶主体、传感器、瓶盖。一种不溶物含量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自动测控系统(1)检测工位状态,选择试验类别输出命令;b)第一动力装置(8)动作,带动第二动力装置(9)及冷凝器(10)组合上升;c)将含有试样的滤筒(12)放入抽提筒(13),第一动力装置带动第二动力装置及冷凝器组合下降;d)第二试剂输送装置(17)将回收瓶(18)内的试剂输送至抽提筒(13)内,试剂不足时,第一试剂输送装置(7)将试剂瓶(6)内的试剂输送至抽提筒(13)内;第二动力装置(9)根据试验类型或设定选择是否启动;e)加热器加热试剂,试剂蒸汽上升,冷凝器(10)工作,液体冷凝后进入冷凝器沟槽,沟槽填充满后溢流进入滤筒(12)内,当液位高过抽提筒(13)虹吸管时形成虹吸,该步骤往复循环,按设定时间或次数进行溶解;f)加热器停止工作,取出滤筒(12),烘干称重并录入所述自动测控系统(1);g)加热器重新启动,蒸汽上升,气体冷凝后进入冷凝器沟槽,第二试剂输送装置(17)将冷凝液体输送至回收瓶(18)内。进一步的,所述加热锅包括内加热锅和外加热锅,其中步骤f)具体为,加热器停止工作,电磁阀(20)打开、真空装置(2)将抽提筒(13)内残存溶剂抽吸至内加热锅,然后取出滤筒(12)。进一步的,所述测定方法替代为先执行步骤g),再执行步骤f)。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解决了行业内传统的不溶物测定装置的不足,实现了保护作业人员健康,降低了试剂消耗量,实现了有组织排放,提高了试验精度,解决了“数据孤岛”的问题,建设大数据平台支撑,创造数据价值,实现数据的实时汇总和统计,输出报表和提示,通过对指标数据的判断处理,对实际生产产生指导意义。附图说明图1:本专利技术的无人值守环保型不溶物含量测定装置第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2:本专利技术的无人值守环保型不溶物含量测定装置第二实施例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识:1、自动测控系统;2、真空装置;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人值守环保型不溶物含量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自动测控系统(1)、从上到下设置的第二动力装置(9)、冷凝器(10)、抽提筒(13)、加热锅、加热器(16),设置在所述第二动力装置(9)上方或周围的第一动力装置(8);还包括依次连接的真空装置(2)、废液桶(5)、回收瓶(18)、第二试剂输送装置(17);以及依次连接的试剂瓶(6)、第一试剂输送装置(7);所述第一剂输送装置(7)、第二试剂输送装置(17)均与冷凝器(10)连接;所述加热锅与废液桶(5)连接,之间设有第二电磁阀(20),用于控制加热锅与废液桶之间通道打开或关闭;所述自动测控系统(1)用于整个装置的控制、数据处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人值守环保型不溶物含量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自动测控系统(1)、从上到下设置的第二动力装置(9)、冷凝器(10)、抽提筒(13)、加热锅、加热器(16),设置在所述第二动力装置(9)上方或周围的第一动力装置(8);还包括依次连接的真空装置(2)、废液桶(5)、回收瓶(18)、第二试剂输送装置(17);以及依次连接的试剂瓶(6)、第一试剂输送装置(7);所述第一剂输送装置(7)、第二试剂输送装置(17)均与冷凝器(10)连接;所述加热锅与废液桶(5)连接,之间设有第二电磁阀(20),用于控制加热锅与废液桶之间通道打开或关闭;所述自动测控系统(1)用于整个装置的控制、数据处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提筒(13)包括相隔离的上筒体和下筒体,以及侧壁管道、虹吸管,上筒体和下筒体通过位于侧面的侧壁管道连通,在上筒体靠近底部的侧壁设置有虹吸管,所述虹吸管下端位于加热锅上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内部设有搅拌轴(11)。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废液桶(5)与回收瓶(18)之间设有第一电磁阀(19),用于控制回收瓶(18)与废液桶(5)之间通道打开或关闭。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锅包括内加热锅(14)和外加热锅(15),所述内加热锅(14)安装于外加热锅(15)内,用于盛放试剂及试剂回收后残存的可溶物。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加热锅(15),用于将加热器(16)的热能传递至内加热锅(14),加热试剂;所述外加热锅(15)设置于抽提筒(13)下方,与抽提筒(13)密封连接,并通过管道与废液桶(5)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10)下方设有沟槽,能暂存溶剂,所述冷凝器(10)用于将已蒸发试剂气体冷却后并重新滴入滤筒(12)内或通过第二试剂输送装置(17)将回收试剂输送至回收瓶(18)内。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抽提筒(13)的上筒体靠近底部的侧壁设置有虹吸管及回收管接头,所述的回收管接头通过管路与第一输送装置7及第二输送装置17连接。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定装置,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洪于明超王振朝李智辰曹功武李龙方炯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英斯派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