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评价长期渗流作用下砂土损伤程度的装置和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岩土实验领域,尤其是一种评价长期渗流作用下砂土损伤程度的装置和方法。
技术介绍
我国有各类水库和湖泊近十万个、河流近五万条,湖库水位的变动已造成的地质灾害不计其数,其中渗流造成的土体结构损伤是重要的诱发原因之一。土体渗流损伤的程度主要受内在因素与外在因素的影响,内因主要包括土体的组成成分和级配、初始密实度Dr、渗透系数k等物理力学指标;外因主要为渗透压力和渗流时间等。目前有一些学者尝试着开展了定性的室内渗透实验及现场测试实验,但实验变量难以控制、测量精度难以保证,且多数研究停留在渗透特性的研究上,没有评价渗透损伤对土体结构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评价长期渗流作用下砂土损伤程度的装置和方法,可以解决现有测试和评价土体渗流损伤程度无实验装置的问题,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试验时细颗粒收集盒保持充满水的状态,在试验开始前将电子天平数据清零,在渗透结束后,收集盒增加的质量即为流失细颗粒累计质量me,结合颗粒分析试验界定的可动细颗粒总量定义出损伤变量对比分析渗透水力梯度i、初始不均匀系数 ...
【技术保护点】
1.评价长期渗流作用下砂土损伤程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三脚架(1),所述三脚架(1)的顶部固定有圆环(2),所述圆环(2)上可拆卸的安装有压力室;所述压力室包括圆筒(6),所述圆筒(6)的顶部固定有顶盖(3),在圆筒(6)的底部固定有孔板(10);所述顶盖(3)的中心设置有进水口(4),所述进水口(4)通过水管(18)与蓄水槽(19)的出水口相连通,所述蓄水槽(19)的顶部空腔与通过调压阀(20)与空压机(21)相连,所述压力室的正下方设置有收集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评价长期渗流作用下砂土损伤程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三脚架(1),所述三脚架(1)的顶部固定有圆环(2),所述圆环(2)上可拆卸的安装有压力室;所述压力室包括圆筒(6),所述圆筒(6)的顶部固定有顶盖(3),在圆筒(6)的底部固定有孔板(10);所述顶盖(3)的中心设置有进水口(4),所述进水口(4)通过水管(18)与蓄水槽(19)的出水口相连通,所述蓄水槽(19)的顶部空腔与通过调压阀(20)与空压机(21)相连,所述压力室的正下方设置有收集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评价长期渗流作用下砂土损伤程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3)和孔板(10)通过长螺栓(5)分别固定安装在圆筒(6)的两端,在长螺栓(5)的顶部固定有锁紧螺母(7)。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评价长期渗流作用下砂土损伤程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孔板(10)上放置有筛孔铁网(9)。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评价长期渗流作用下砂土损伤程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筒(6)的内部上方设置有圆形透水石(8)。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评价长期渗流作用下砂土损伤程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装置包括漏斗(11),所述漏斗(11)放置安装在圆筒(6)的底部,在漏斗(11)的正下方设置有盒体(12),所述盒体(12)的内部设置有微孔滤芯(13),在微孔滤芯(13)的下方设置有小孔径滤芯(14)。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评价长期渗流作用下砂土损伤程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斗(11)和盒体(12)都采用有机玻璃材料制成,在盒体(12)的顶部边缘加工有用于排水的孔道。7.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评价长期渗流作用下砂土损伤程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装置整体放置在天平(15)上,所述天平(15)通过数据线(16)与数据采集模块(17)相连。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评价长期渗流作用下砂土损伤程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孔径滤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勇,隆海鹏,崔宪东,苏剑,
申请(专利权)人:三峡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