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力传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71986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30 16: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传感器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压力传感器,包括外壳、设置于外壳内的电能组件、设置于外壳内并与电能组件连接的压力感测组件、和设置于外壳内并分别与电能组件和压力感测组件连接的无线传输组件;无线传输组件用于接收压力感测组件感测所得的数据并将该数据传输至基站;电能组件通过导线分别与压力感测组件和无线传输组件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压力传感器通过设置电能组件给压力感测组件和无线传输组件供电,无需外接电源,并且安装的位置不再受供电和数据传输的电缆限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压力传感器
本技术属于传感器
,特别涉及一种压力传感器。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广泛使用,蓝牙,wifi等无线传输技术广泛应用在很多日用产品上,并且很多日常用品由无线传输技术并入了互联网,实现了日用产品的互联互通,但是大部分无线产品的传输距离都受到限制,一般都是几米到几十米远,在几百米甚至几公里的地方,很多无线传输技术无能为力。如果要进行远距离传输信息,其耗能高,导致产品的续航能力低,无法长时间地使用,并且维护成本高,无法大面积使用,在工业设备应用的压力传感器也同样的问题,依靠现有的蓝牙,wifi等无线传输技术无法将压力传感器测得的信息远距离的传输,造成信息传输的滞后,如果要使用现有的长距离无线传输技术又会产生能耗高,产品续航时间短并且提高了信息传递的成本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力传感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压力传感器进行无线传输的能耗高,续航时间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压力传感器,包括外壳、设置于所述外壳内的电能组件、设置于所述外壳内并与所述电能组件连接的压力感测组件、和设置于所述外壳内并分别与所述电能组件和所述压力感测组件连接的无线传输组件;所述无线传输组件用于接收所述压力感测组件感测所得的数据并将该数据传输至基站;所述电能组件通过导线分别与所述压力感测组件和所述无线传输组件电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无线传输组件包括低功耗广域网络无线传输模块。进一步地,所述压力感测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外壳的底端并用于固定于待测件上的压力感测块和设置于所述压力感测块的顶面并与所述无线传输组件连接的压力感测模组。进一步地,所述压力感测块包括固定于待测件上的固定部以及设置于所述固定部顶端的测试台,所述压力感测模组设置于所述测试台的顶面。进一步地,所述固定部的侧面设置有螺纹。进一步地,所述压力感测块还包括用于供待测流体通过的测试通道,所述测试通道一端的开口形成于所述压力感测块的底面,其另一端的开口正对所述测试台的底面。进一步地,所述测试通道包括第一通道、第二通道和第三通道,所述第一通道靠近所述测试台设置,所述第二通道与所述第一通道相接,所述第三通道与所述第二通道相接,所述第一通道的半径小于所述第二通道,所述第二通道的半径小于所述第三通道。进一步地,所述压力感测组件还包括固定设于外壳底端的螺母,所述压力感测块固定于所述螺母。进一步地,电路板,所述电路板分别与所述电能组件、所述压力感测组件、和所述无线传输组件电连接;所述电路板与所述电能组件通过导线电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电能组件包括电池、与所述电池一端电连接的导电件、设置于所述电池侧面并一端与所述导电件连接的导线,所述导线的另一端与所述无线传输组件电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导电件包括弹性部和阻挡部;所述弹性部保持与所述电池的一端电接触;所述阻挡部沿所述弹性部径向突出设置,用于配合所述外壳,阻止所述导电件相对所述外壳转动。进一步地,所述阻挡部包括轴向延伸的阻挡臂。进一步地,所述外壳包括第一壳体和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底端的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内部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第一壳体分隔成用于收容所述电池的第一容置腔和用于收容所述电路板的第二容置腔。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壳体的内侧面沿轴向设置有用于收容所述阻挡臂的阻挡槽;所述阻挡臂与所述阻挡槽侧壁之间呈间隙配合,以使所述阻挡臂可在所述阻挡槽内沿轴向活动。进一步地,与所述阻挡臂电连接的导线;所述第一壳体的内侧面沿轴向设置有置线槽;所述置线槽的一端与所述阻挡槽相接、另一端贯穿所述隔板设置,用于收容所述导线;所述导线与所述置线槽侧壁呈间隙配合,以使所述导线可在所述置线槽沿轴向活动。进一步地,所述阻挡槽与所述置线槽的相接处形成有用于限制所述导线的台阶。进一步地,所述隔板设置有通孔,所述电能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隔板顶面的导电片,所述导电片的顶面与所述电池抵接并且所述导电片的一侧通过所述通孔与所述无线传输组件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壳体内部形成有用于收容所述无线传输组件的第三容置腔,所述第二壳体内侧面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无线传输组件的支架。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壳体的底部设置有卡合部,所述第二壳体的顶部设置有与所述卡合部对应的卡扣部,所述卡合部扣合于所述卡扣部,所述第二壳体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第一壳体上。进一步地,所述外壳还包括可拆卸安装于所述第一壳体顶端的盖板。进一步地,所述盖板的顶端设置有凹槽和贯穿所述盖板设置的穿孔。进一步地,所述盖板与所述第一壳体之间设置有橡胶圈。本技术提供的压力传感器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压力传感器内部设置有电能组件给压力感测组件和低功耗广域网络无线传输组件供电,无需外接电源,安装的位置不再受供电的电缆限制;以往的压力传感器需要电缆连接进行数据传输,而本申请的压力传感器通过设置低功耗广域网络无线传输组件,不再需要传输数据电缆即可将压力感测组件测得的数据传输至外界,同样地,其安装的位置不再受传输数据电缆的限制,并且低功耗广域网络无线传输组件的传输距离长、耗能低,其传输信息的距离可以达到5公里以上,多个压力传感器传输信息可共用一个基站,大大地减少了接收信息的基站的数量,减低了设置压力传感器的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压力传感器的立体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压力传感器的立体结构爆炸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压力传感器的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压力传感器的主视爆炸图;图5是图2“A”处放大图;图6是图3“B”处放大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壳体的立体剖视图;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盖板的立体结构图。图中各附图标记为:外壳1置线槽114导电片25电能组件2台阶115压力感测块31压力感测组件3卡合部116压力感测模组32电路板4支架117螺母33第一壳体11第三容置腔121固定部311第二壳体12卡扣部122测试台312盖板13凹槽131测试通道313橡胶圈14穿孔132第一通道3131隔板110电池21第二通道3132第一容置腔111导电件22第三通道3133第二容置腔112阻挡槽113导线24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压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设置于所述外壳内的电能组件、设置于所述外壳内并与所述电能组件连接的压力感测组件、和设置于所述外壳内并分别与所述电能组件和所述压力感测组件连接的无线传输组件;所述无线传输组件用于接收所述压力感测组件感测所得的数据并将该数据传输至基站;所述电能组件通过导线分别与所述压力感测组件和所述无线传输组件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设置于所述外壳内的电能组件、设置于所述外壳内并与所述电能组件连接的压力感测组件、和设置于所述外壳内并分别与所述电能组件和所述压力感测组件连接的无线传输组件;所述无线传输组件用于接收所述压力感测组件感测所得的数据并将该数据传输至基站;所述电能组件通过导线分别与所述压力感测组件和所述无线传输组件电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传输组件包括低功耗广域网络无线传输模块。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感测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外壳的底端并用于固定于待测件上的压力感测块和设置于所述压力感测块的顶面并与所述无线传输组件连接的压力感测模组。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感测块包括固定于待测件上的固定部以及设置于所述固定部顶端的测试台,所述压力感测模组设置于所述测试台的顶面。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压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的侧面设置有螺纹。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压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感测块还包括用于供待测流体通过的测试通道,所述测试通道一端的开口形成于所述压力感测块的底面,其另一端的开口正对所述测试台的底面。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压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通道包括第一通道、第二通道和第三通道,所述第一通道靠近所述测试台设置,所述第二通道与所述第一通道相接,所述第三通道与所述第二通道相接,所述第一通道的半径小于所述第二通道,所述第二通道的半径小于所述第三通道。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压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感测组件还包括固定设于外壳底端的螺母,所述压力感测块固定于所述螺母。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路板,所述电路板分别与所述电能组件、所述压力感测组件和所述无线传输组件电连接;所述电路板与所述电能组件通过导线电连接。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压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能组件包括电池、与所述电池一端电连接的导电件、设置于所述电池侧面并一端与所述导电件连接的导线,所述导线的另一端与所述无线传输组件电连接。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压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件包括弹性部和阻挡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楚国富赵学堂
申请(专利权)人:精量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