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匹配大功率混合动力车型的限扭减振器
本技术涉及汽车传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匹配大功率混合动力车型的限扭减振器。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行业的飞速发展,和国家减能节排以及双积分政策的影响,各大主机厂都在开发更加经济环保的混合动力车型。目前,混合动力车型传动系统常见问题:传统系统零部件强度无法承受混合动力车型两种动力源(发动机和电机)同时工作时所产生的瞬时冲击扭矩,由于该瞬时冲击扭矩超过正常工作时发动机扭矩的3倍,从而易造成减振器断裂或者电机输入轴断裂等问题。传统的匹配混合动力的减振器是将普通的离合器从动盘式的减振器直接安装在发动机的飞轮上,这种离合器从动盘式的减振器只具有传扭和减振的作用,无法起到过载保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供一种匹配大功率混合动力车型的限扭减振器,解决现有技术中离合器从动盘式的减振器只具有传扭和减振的作用,无法起到过载保护的技术问题。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匹配大功率混合动力车型的限扭减振器,包括:第一减振盘、第二减振盘、盘毂盘、盘套、盘芯、第一减振弹簧及限扭组件,所述第一减振盘、第二减振盘、盘毂盘及盘套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匹配大功率混合动力车型的限扭减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减振盘、第二减振盘、盘毂盘、盘套、盘芯、第一减振弹簧及限扭组件,所述第一减振盘、第二减振盘、盘毂盘及盘套均为圆盘结构;所述盘芯为空心阶梯轴结构,且其外表面设置有外花键;所述盘芯、盘套、盘毂盘由内至外依次同轴嵌套,所述盘套与所述盘芯之间花键联接;所述盘毂盘上设置有多个贯穿其正反两面的弹簧槽,多个所述弹簧槽沿所述盘毂盘的周向圆周阵列布置;所述第一减振盘及所述第二减振盘均同轴套设于所述盘芯,并分别设置于所述盘毂盘的正反两侧,并且所述第一减振盘及所述第二减振盘均与所述盘套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减振盘及所述第二减振盘均设置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匹配大功率混合动力车型的限扭减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减振盘、第二减振盘、盘毂盘、盘套、盘芯、第一减振弹簧及限扭组件,所述第一减振盘、第二减振盘、盘毂盘及盘套均为圆盘结构;所述盘芯为空心阶梯轴结构,且其外表面设置有外花键;所述盘芯、盘套、盘毂盘由内至外依次同轴嵌套,所述盘套与所述盘芯之间花键联接;所述盘毂盘上设置有多个贯穿其正反两面的弹簧槽,多个所述弹簧槽沿所述盘毂盘的周向圆周阵列布置;所述第一减振盘及所述第二减振盘均同轴套设于所述盘芯,并分别设置于所述盘毂盘的正反两侧,并且所述第一减振盘及所述第二减振盘均与所述盘套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减振盘及所述第二减振盘均设置有与所述弹簧槽一一对应的卡接槽;所述卡接槽及所述弹簧槽共同容置所述第一减振弹簧;所述限扭组件包括同轴布置的摩擦片、压板、碟簧及压盖,所述摩擦片、压板及压盖均为圆盘结构,所述压板相对所述压盖设置,且所述压板与所述压盖周向固定;所述碟簧设置于所述压板与所述压盖之间,且其两个弹性端分别抵接于所述压板与所述压盖的相对面;所述摩擦片同轴固定于所述盘毂盘的外缘,并与所述压板背离所述碟簧的一侧面相抵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匹配大功率混合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仕普,张波,石鹏,李文飞,桂楚风,周碧海,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三环离合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