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芹花专利>正文

一种纺织新型吊染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713996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30 15: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纺织技术领域。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架结构稳定的纺织新型吊染机。本发明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纺织新型吊染机,包括机架和染色槽;所述顶架包括顶框和连接梁;所述顶框由两根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第一横梁和三根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二横梁共同围成;所述顶框的两根第一横梁之间并排设置有多根沿前后方向延伸的连接梁,所述连接梁的两端分别与两根第一横梁固接;所述支撑立柱的数量为6根,且6根支撑立柱分布在三根第二横梁的两端下方。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极大的提高机架的结构强度,进而使得机架具有更好的通用性,为吊染机的新工艺思路打下了基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纺织新型吊染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织
,具体涉及一种纺织新型吊染机。
技术介绍
吊染是指将衣物、布匹等吊挂起来,根据需要调整布料在染池内的浸入高度和浸染时间,从而使面料、服装产生由浅渐深或由深渐浅的柔和、渐进、和谐的视觉效果的工艺技术。目前,现有的吊染机一般包括一个注入染料的染池和一个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一个吊架,吊架位于染池上方并用于悬挂面料。使用时,吊架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升降,从而将面料逐步下放浸入染池内,同步配合下放的速度来进行时间的调节。但经过长期实践,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的吊染机还存在以下诸多缺陷。1、现有的吊染机由于采用面料上下动作,以浸入染池染料内的方式进行染色。由于这种方式面料需要进行升降,其下端无法进行固定。对于垂性较好、重量较大的面料而言较为实用。但对于质地轻、薄、柔软的面料而言,面料在下降的过程中往往不容易直接沉入染料内,而是浮在染料的表面,造成面料的中段无法自然下垂,出现扭曲、弯折等现象,不便于对染色高度进行控制,严重的影响了吊染质量。换言之也就是说,对于部分面料而言,采用面料升降的方式来进行染色并非最佳选择。2、现有的吊染机在染色的过程中,上色速度慢,需要花费极多的时间,严重的影响了面料的加工效率。现有技术中部分方案通过提高染料的温度来加快染色速度,但对于部分面料而言,温度的升高将对面料自身的弹性、柔性等产生较大的影响,通用性较差。3、现有的吊染机,其机架结构不够合理,强度不足,只能满足传统的轻型吊架的吊放,使得吊染方式的局限性较大,限制了吊染的工艺路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架结构稳定的纺织新型吊染机。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纺织新型吊染机,包括机架和染色槽,所述机架包括固定底板、设置在固定底板上的支撑立柱以及设置在支撑立柱顶端的顶架;所述染色槽位于固定底板上;所述顶架包括顶框和连接梁;所述顶框由两根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第一横梁和三根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二横梁共同围成;所述顶框的两根第一横梁之间并排设置有多根沿前后方向延伸的连接梁,所述连接梁的两端分别与两根第一横梁固接;所述支撑立柱的数量为6根,且6根支撑立柱分布在三根第二横梁的两端下方。优选的,所述支撑立柱与第一横梁之间、支撑立柱与第二横梁之间均设置有倾斜的第一加强杆;所述顶框的下方设置有呈X状交叉的第二加强杆,所述第二加强杆与连接梁相接触。优选的,所述顶框的角部上方均设置有第三加强杆,所述第三加强杆呈倒U形,且两端分别与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固接。优选的,所述染色槽的数量为两个且对称设置在机架左右两侧的固定底板上,两个所述染色槽相邻一侧的底部分别设置有一个注料口,且两个染色槽的注料口通过连接管相互连通;两个染色槽中的一个染色槽能够通过注料口和连接管将内部的染料完全注入另一个染色槽中,并通过另一个染色槽内的染料液面的升高逐渐对面料进行染色;所述染色槽的顶部并排设置有多根沿染色槽前后方向延伸的挂杆,所述挂杆的两端朝下弯折并与染色槽的前后侧壁固接;还包括用于夹持面料的夹持组件,所述夹持组件包括若干组上下相对布置的上夹子和下夹子,所述上夹子通过一根弹性绳与挂杆连接,所述下夹子通过一根弹性绳与染色槽的底面连接。优选的,还包括两组升降驱动机构,两个所述染色槽能够在两组升降驱动机构的驱动下独立的沿竖向升降以在两个染色槽之间形成高度差;所述染色槽的注料口处设置有阀门,所述阀门为电动流量控制阀;所述连接管为软管。优选的,每组所述升降驱动机构包括两根对称安装在顶架前后两侧的转轴,所述转轴沿顶架的左右方向延伸,且转轴的一端与升降电机传动连接;所述染色槽顶部的四个角部分别设置有一个吊环,所述转轴上与吊环相对的位置设置有卷盘,所述吊环与吊绳的一端固接,所述吊绳的另一端与卷盘固接。优选的,两个所述染色槽之间的固定底板上设置有滑轮安装座,所述滑轮安装座上设置有导向滑轮;所述导向滑轮的周面上设置有与连接管相配合的限位凹槽,所述连接管的中段绕设在导向滑轮上且位于限位凹槽内;所述连接管由管体和套设在管体外的保护螺旋弹簧构成。优选的,两个所述染色槽的注料口处均设置有阀门。优选的,所述注料口上方的染色槽内壁上设置有弹性挡片,所述弹性挡片由竖直段和位于竖直段下方的倾斜段构成;所述弹性挡片的竖直段上设置有栓孔并通过螺栓安装在染色槽的内壁上。优选的,所述染色槽顶部的周面上设置有一圈环形的护边,所述护边与染色槽的外侧面之间设置有若干三角加强板。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集中体现在:能够极大的提高机架的结构强度,进而使得机架具有更好的通用性,为吊染机的新工艺思路打下了基础。具体来说,本专利技术的顶架采用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组成的框架式结构,且增加了连接梁,并配合支撑立柱的支撑,整个顶架的受力分布更均匀,结构强度高。同时,在此基础上,本专利技术的顶架优选增加了第一加强杆、第二加强杆及第三加强杆,使得各部分形成一个有机的受力整体,因此本专利技术的机架具有极好的结构强度。能够适应各种重量的吊装需求,为实现染色槽的吊装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所示结构一种使用状态示意图;图3为机架的俯视图;图4为图1中A部放大图;图5为保护螺旋弹簧的安装示意图;图6为染色槽的俯视图;图7为上夹子的安装示意图;图8为上夹子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弹性挡片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反射薄板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10所示的一种纺织新型吊染机,用于对面料、服装等进行染色,本专利技术包括机架和设置在机架上的染色槽1,染色槽1也就是染缸、染池,用于盛装染料。所述机架包括固定底板2、设置在固定底板2上的支撑立柱3以及设置在支撑立柱3顶端的顶架4,所述固定底板2与底面固定,为了提高固定底板安装的牢靠性,一般可以在生产车间的地面上预埋地螺栓,利用地螺栓将固定底板2固定在车间内的吊染机安装区域,所述染色槽1位于固定底板2上。本专利技术与传统的吊染机相比,第一大不同之处在于,摒弃了传统的利用吊架升降面料和服装等待染物的方式,而是采用改变染料液面高度的方式对染色高度进行控制。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染色槽1的数量为两个且对称设置在机架左右两侧的固定底板2上,两个所述染色槽1相邻一侧的底部分别设置有一个注料口5,且两个染色槽1的注料口5通过连接管6相互连通。注料口5和连接管6作为染料在两个染色槽1之间进行相互流动的路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路线为,两个染色槽1中的一个染色槽1能够通过注料口5和连接管6将内部的染料完全注入另一个染色槽1中,并通过另一个染色槽1内的染料液面的升高逐渐对面料进行染色。关于待染物的装夹,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方案是,如图1、6和7所示,所述染色槽1的顶部并排设置有多根沿染色槽1前后方向延伸的挂杆35,所述挂杆35的两端朝下弯折并与染色槽1的前后侧壁固接,形成倒U形结构,挂杆35除用于安装夹持组件外,还可以起到加强染色槽1的作用。同时,本专利技术还包括用于夹持面料的夹持组件,所述夹持组件包括若干组上下相对布置的上夹子7和下夹子8,如图8所示,所述上夹子7通过一根弹性绳9与挂杆35连接,所述下夹子8通过一根弹性绳9与染色槽1的底面连接。针对不同长度的待染物而言,本专利技术可以将上夹子7的弹性绳9在挂杆35上缠绕多圈,从而缩短下垂的长度。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为,两个染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纺织新型吊染机,包括机架和染色槽(1),所述机架包括固定底板(2)、设置在固定底板(2)上的支撑立柱(3)以及设置在支撑立柱(3)顶端的顶架(4);所述染色槽(1)位于固定底板(2)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架(4)包括顶框和连接梁(27);所述顶框由两根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第一横梁(25)和三根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二横梁(26)共同围成;所述顶框的两根第一横梁(25)之间并排设置有多根沿前后方向延伸的连接梁(27),所述连接梁(27)的两端分别与两根第一横梁(25)固接;所述支撑立柱(3)的数量为6根,且6根支撑立柱(3)分布在三根第二横梁(26)的两端下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纺织新型吊染机,包括机架和染色槽(1),所述机架包括固定底板(2)、设置在固定底板(2)上的支撑立柱(3)以及设置在支撑立柱(3)顶端的顶架(4);所述染色槽(1)位于固定底板(2)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架(4)包括顶框和连接梁(27);所述顶框由两根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第一横梁(25)和三根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二横梁(26)共同围成;所述顶框的两根第一横梁(25)之间并排设置有多根沿前后方向延伸的连接梁(27),所述连接梁(27)的两端分别与两根第一横梁(25)固接;所述支撑立柱(3)的数量为6根,且6根支撑立柱(3)分布在三根第二横梁(26)的两端下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织新型吊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立柱(3)与第一横梁(25)之间、支撑立柱(3)与第二横梁(26)之间均设置有倾斜的第一加强杆(28);所述顶框的下方设置有呈X状交叉的第二加强杆(29),所述第二加强杆(29)与连接梁(27)相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纺织新型吊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框的角部上方均设置有第三加强杆(30),所述第三加强杆(30)呈倒U形,且两端分别与第一横梁(25)和第二横梁(26)固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纺织新型吊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染色槽(1)的数量为两个且对称设置在机架左右两侧的固定底板(2)上,两个所述染色槽(1)相邻一侧的底部分别设置有一个注料口(5),且两个染色槽(1)的注料口(5)通过连接管(6)相互连通;两个染色槽(1)中的一个染色槽(1)能够通过注料口(5)和连接管(6)将内部的染料完全注入另一个染色槽(1)中,并通过另一个染色槽(1)内的染料液面的升高逐渐对面料进行染色;所述染色槽(1)的顶部并排设置有多根沿染色槽(1)前后方向延伸的挂杆(35),所述挂杆(35)的两端朝下弯折并与染色槽(1)的前后侧壁固接;还包括用于夹持面料的夹持组件,所述夹持组件包括若干组上下相对布置的上夹子(7)和下夹子(8),所述上夹子(7)通过一根弹性绳(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芹花
申请(专利权)人:周芹花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