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行车停放装置
本技术属于自行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行车停放装置。
技术介绍
自行车是一种绿色低碳,利于锻炼身体的交通工具,深受人们的喜欢。伴随着自行车数量的大量增加,大量自行车如何能够有效停放成为了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现有技术中公告号CN106741320A公开了“一种节能型双层智能自行车停车架”的技术方案,该技术方案包括:智能身份识别系统、安全防盗系统、双层提升及停车系统、太阳能供电及储电系统;智能身份识别系统用于读取、识别和验证用户有效证件上的信息;安全防盗系统用于通过捕捉振动信号来控制报警信号的发出;所述的双层提升及停车系统,包括:第一层停车及固定装置和设置有升降车架及导向装置的第二层停车及固定装置;所述的太阳能供电及储电系统用于将太阳能转换存储为电能并给双层智能自行车停车架运行供电。但是,“一种节能型双层智能自行车停车架”仍存有以下不足之处:1、结构复杂,制作成本高,具体为:该方案包括多种电子系统(智能身份识别系统、安全防盗系统、太阳能供电及储电系统)和机械结构,自身造价高昂。2、不适合与共享单车配合使用。公知共享单车自带GPS和自锁机构,取用时只需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行车停放装置,包括水平支承框架、立柱和提升机构;所述水平支承框架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所述立柱,所述立柱的下端用于与固定在地面;所述水平支承框架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竖向支柱,所述竖向支柱上固定安装有所述提升机构,所述提升机构用于夹固自行车并将自行车从水平支承框架下方提升至水平支承框架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为在所述水平支承框架下表四周间隔布置的多根,多根所述立柱之间横向间隔形成有能够供行人通行的过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行车停放装置,包括水平支承框架、立柱和提升机构;所述水平支承框架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所述立柱,所述立柱的下端用于与固定在地面;所述水平支承框架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竖向支柱,所述竖向支柱上固定安装有所述提升机构,所述提升机构用于夹固自行车并将自行车从水平支承框架下方提升至水平支承框架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为在所述水平支承框架下表四周间隔布置的多根,多根所述立柱之间横向间隔形成有能够供行人通行的过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停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支承框架为矩形框状结构,所述立柱为固定于所述水平支承框架矩形框状结构四个顶角处的四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停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支柱的顶部位置还固定安装有遮阳棚,所述遮阳棚能够在竖向上覆盖所述水平支承框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停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支柱的上端固定安装有一横向的支承杆,所述提升机构为沿所述支承杆的长度方向均匀间隔设置的多个,其中,每个所述提升机构包括横向安装杆、竖向支杆、斜向转动杆、气弹簧、安装架和用于供一辆自行车放载用的自行车放载架;所述横向安装杆用于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承杆上;所述竖向支杆的上端安装在所述横向安装杆上,所述竖向支杆高度方向的中部位置与所述斜向转动杆的下端铰接相连,所述气弹簧的一端铰接在所述斜向转动杆的上段位置处的下表面,所述气弹簧的另一端铰接在所述斜向转动杆下端下方的所述竖向支杆上;所述斜向转动杆的上端安装有整体呈竖向框状的所述安装架;所述自行车放载架整体呈L状,所述自行车放载架L状的竖向柱的背部与所述安装架固定相连,所述自行车放载架L状的竖向柱的上部位置设置有自行车前轮夹紧机构,所述自行车放载架L状的横向柱构成自行车后轮支承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行车停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向转动杆和气弹簧为在竖向支杆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的两组;所述提升机构还包括铰接杆和固定连接杆;所述铰接杆整体呈长条形,且所述铰接杆的两端铰接在两根所述斜向转动杆上远离竖向支杆的外端之间,并使得所述铰接杆、两根所述斜向转动杆和竖向支杆构成平行四边形机构;所述固定连接杆整体为横向的条形结构,所述固定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铰接杆固定相连,所述固定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安装架之间固定相连。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行车停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支杆的上下两端...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