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物基坑结构
本技术是一种建筑物基坑结构,属于建筑施工基础工程
技术介绍
基坑是在基础设计位置按基底标高和基础平面尺寸所开挖的土坑。开挖前应根据地质水文资料,结合现场附近建筑物情况,决定开挖方案,并作好防水排水工作。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201320294158.5的一种建筑物基坑结构,属于建筑施工基础工程
所述排桩上设置有向所述基坑内突起的横向固定支撑部将所述基坑侧壁分为上基坑部和下基坑放坡部,所述下基坑放坡部内设有夯实的岩石块;在所述排桩的转角处设置有连接所述排桩的弧形支撑柱。本技术提供一种能方便操作人员进入基坑内部,且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的建筑物基坑结构。现有技术中,建筑基坑在进行施工时,工作人员一般在其坑底进行施工工作,容易对其坑壁造成损坏,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建筑物基坑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建筑基坑在进行施工时,工作人员一般在其坑底进行施工工作,容易对其坑壁造成损坏,较为不便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建筑物基坑结构,其结构包括一号工作杆、支护框架、防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物基坑结构,其结构包括一号工作杆(1)、支护框架(2)、防护板层(3)、混凝土层(4)、高分子结构层(5)、边缘防护(6)、钢筋加强层(7)、导水管(8)、二号作业杆(9)、坑底(10)、防护三角架(11)、三号工作杆(12)、焊接限位杆(13)、休息台(14)、楼梯(15)、测量导杆(16),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层(4)的下端通过高分子结构层(5)与钢筋加强层(7)的上端焊接,所述钢筋加强层(7)的下端装设于支护框架(2)的上端,所述支护框架(2)的下端焊接于坑底(10)的外侧,所述防护板层(3)的上端装设于边缘防护(6)的下端,所述焊接限位杆(13)的左端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物基坑结构,其结构包括一号工作杆(1)、支护框架(2)、防护板层(3)、混凝土层(4)、高分子结构层(5)、边缘防护(6)、钢筋加强层(7)、导水管(8)、二号作业杆(9)、坑底(10)、防护三角架(11)、三号工作杆(12)、焊接限位杆(13)、休息台(14)、楼梯(15)、测量导杆(16),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层(4)的下端通过高分子结构层(5)与钢筋加强层(7)的上端焊接,所述钢筋加强层(7)的下端装设于支护框架(2)的上端,所述支护框架(2)的下端焊接于坑底(10)的外侧,所述防护板层(3)的上端装设于边缘防护(6)的下端,所述焊接限位杆(13)的左端焊接于三号工作杆(12)的上端且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楼梯(15)的下端间隙配合于坑底(10)的上表面,所述坑底(10)的上表面间隙配合一号工作杆(1)、二号作业杆(9)与三号工作杆(12);所述支护框架(2)包括一号竖放横板(201)、二号竖放横板(202)、上横木挡板(203)、下横木挡板(204)、横撑杆(205)、水平衬板(206)、外端防护板(20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建永,王玲娟,王东,陈茂侠,王亚云,
申请(专利权)人:陈建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