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式锚杆钻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679179 阅读: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7 18: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组合式锚杆钻杆,包括螺旋钻头、螺纹钻杆和跟套套管,所述螺纹钻杆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钻杆部、第二钻杆部和尾部自由端,所述螺旋钻头与所述第一钻杆部拼接,所述第二钻杆部的头端和尾端各设有一个拼接环,所述跟套套管套设在所述第二钻杆部外表面且通过所述第二钻杆部头尾两端的拼接环与所述螺纹钻杆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该组合式锚杆钻杆结构形式简单、操作方便,且跟套套管可根据锚杆钻的工作环境自由拼装,占用空间少,资源节省,经济环保,能够更好地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组合式锚杆钻杆
本技术涉及岩土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组合式锚杆钻杆。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城市中的大型和高层建筑大量涌现。深基础施工是大型和高层建筑施工中极为重要的环节,在岩土工程涉及的地下工程、采矿工程、基坑与边坡工程过程中,为防止地层变形坍塌或失稳而危及安全,因此,必须建造支护结构以确保施工过程顺利进行。其中,采用锚杆进行支护结构建造是最常用的一种方式,然而现有技术中,锚杆钻孔施工过程中,通常会遇到钻孔卡钻,无法拔出或是钻孔拔出过后准备插入锚杆时钻孔孔壁围岩塌孔,导致锚杆无法顺利插入边坡土体,增加了工作任务量,耗费人力物力资源,拖延施工进度且难以保证其他钻孔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可自由组装的组合式锚杆钻杆。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组合式锚杆钻杆,包括螺旋钻头、螺纹钻杆和跟套套管,所述螺纹钻杆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钻杆部、第二钻杆部和尾部自由端,所述螺旋钻头与所述第一钻杆部拼接,所述第二钻杆部的头端和尾端各设有一个拼接环,所述跟套套管套设在所述第二钻杆部外表面且通过所述第二钻杆部头尾两端的拼接环与所述螺纹钻杆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尾部自由端设有承接口,并与一对接螺纹管相连。进一步地,所述对接螺纹管为带孔组装螺纹钢管。进一步地,所述螺旋钻头呈圆锥形。进一步地,所述螺旋钻头的尖端采用圆弧形凸头状。进一步地,所述跟套套管内壁与所述第二钻杆部外表面间存在间隙。进一步地,所述组合式锚杆还包括锚杆稳固平台架,所述锚杆稳固平台架位于待钻孔孔道外侧,且与所述待钻孔孔道成垂直角度。进一步地,所述组合式锚杆钻杆中所有零部件均采用钢材制成。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结构的组合式锚杆形式简单、操作方便,且跟套套管可根据锚杆钻的工作环境自由拼装,占用空间少,节约资源,既经济环保又能够更好的提高工作效率;本技术装置能够避免钻孔过程中出现塌孔或卡钻现象,跟套套管有效地保证了坡围岩钻孔孔洞及孔径的稳定性,能够更准确地满足设计需求,提高锚杆施工效率;本技术装置减少了以往锚杆钻孔过程中的繁琐工作,可依据锚杆施工的设计要求和施工现场边坡土体选取适用的钻头大小及螺纹杆直径,组装拆卸方便,应用范围广泛,可适用于多种同类型边坡工程。跟套套管可直接与螺纹钻杆上在套管拼接环拼接组装,将螺纹钢杆保护起来,保证螺旋钻使用过程中螺纹钢杆的损耗度及螺纹钻杆与跟套套管间留有稳定空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组合式锚杆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组合式锚杆的工作状态俯视图。标号说明:1、螺旋钻头;2、螺纹钻杆;21、第一钻杆部;23、尾部自由端;231、承接口;3、跟套套管;4、拼接环;5、对接螺纹管;6、锚杆稳固平台架。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一种组合式锚杆钻杆,包括螺旋钻头、螺纹钻杆和跟套套管,所述螺纹钻杆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钻杆部、第二钻杆部和尾部自由端,所述螺旋钻头与所述第一钻杆部拼接,所述第二钻杆部的头端和尾端各设有一个拼接环,所述跟套套管套设在所述第二钻杆部外表面且通过所述第二钻杆部头尾两端的拼接环与所述螺纹钻杆连接。从上述描述可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结构的组合式锚杆形式简单、操作方便,且跟套套管可根据锚杆钻的工作环境自由拼装,占用空间少,节约资源,既经济环保又能够更好的提高工作效率;本技术装置能够避免钻孔过程中出现塌孔或卡钻现象,跟套套管有效地保证了坡围岩钻孔孔洞及孔径的稳定性,能够更准确地满足设计需求,提高锚杆施工效率;本技术装置减少了以往锚杆钻孔过程中的繁琐工作,可依据锚杆施工的设计要求和施工现场边坡土体选取适用的钻头大小及螺纹杆直径,组装拆卸方便,应用范围广泛,可适用于多种同类型边坡工程。跟套套管可直接与螺纹钻杆上在套管拼接环拼接组装,将螺纹钢杆保护起来,保证螺旋钻使用过程中螺纹钢杆的损耗度及螺纹钻杆与跟套套管间留有稳定空间。进一步地,所述尾部自由端设有承接口,并与一对接螺纹管相连。从上述描述可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在螺纹钻杆设计长度无法满足钻孔深度需求时,通过螺纹钻杆尾部自由端设置的承接孔及对接螺纹管能够与下一节螺纹钻杆承接组装,在钻孔深度达到锚杆设计深度或长度时,尾部自由端可由锚杆钻牵引设备依次取出拆装;尾部螺纹管的螺纹结构可以起到传动作用。进一步地,所述对接螺纹管为带孔组装螺纹钢管。进一步地,所述螺旋钻头呈圆锥形。进一步地,所述螺旋钻头的尖端采用圆弧形凸头状。从上述描述可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尖端采用圆弧形凸头状以增强钻头的刚度及稳定性。进一步地,所述跟套套管内壁与所述第二钻杆部外表面间存在间隙。从上述描述可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跟套套管管径比锚杆钻螺纹钢杆稍大,跟套套管与拼接环拼接组装,以确保锚杆钻具在钻孔过程中不会由于振动冲击而导致孔壁围岩出现塌孔或卡钻现象,使得锚杆钻可以取出且锚杆能够顺利插入。进一步地,所述组合式锚杆还包括锚杆稳固平台架,所述锚杆稳固平台架位于待钻孔孔道外侧,且与所述待钻孔孔道成垂直角度。进一步地,所述组合式锚杆钻杆中所有零部件均采用钢材制成。本技术的实施例为:如图1所示,一种组合式锚杆钻杆,包括螺旋钻头1、螺纹钻杆2和跟套套管3,所述螺纹钻杆2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钻杆部21、第二钻杆部和尾部自由端23,所述螺旋钻头1与所述第一钻杆部21拼接,所述第二钻杆部的头端和尾端各设有一个拼接环4,所述跟套套管3套设在所述第二钻杆部外表面且通过所述第二钻杆部头尾两端的拼接环4与所述螺纹钻杆2连接。所述尾部自由端23设有承接口231,并与一对接螺纹管5相连。所述对接螺纹管5为带孔组装螺纹钢管。所述螺旋钻头1呈圆锥形。所述螺旋钻头1的尖端采用圆弧形凸头状。所述跟套套管3内壁与所述第二钻杆部外表面间存在间隙。所述组合式锚杆还包括锚杆稳固平台架6,所述锚杆稳固平台架6位于待钻孔孔道外侧,且与所述待钻孔孔道成垂直角度。所述组合式锚杆钻杆中所有零部件均采用钢材制成。本技术装置的工作过程如下:如图2所示,边坡锚杆防护工程施工前,先整修边坡,清除不稳定的石块、石砾等,并将测量放样放坡工作完成,布置标识锚杆孔位,设立好现场工作条件,同时检查钢筋等原材料是否合格,钢筋加工检查完毕后运送至施工现场。在锚杆防护工程施工现场,搭设好必要的钢管脚手架,上下对齐,避免螺丝松动或变形破损等状况,开始施工时,将锚杆钻杆固定在锚杆钻稳固平台架上,并调整好锚杆钻杆使之与稳定平台架上的环孔方向平行且处于环孔中心;开始定位钻孔,定位钻孔结束后检查钻孔位置与倾斜度,满足设计要求即可进一步深钻,深钻前将跟套套管3与跟套套管3拼接环4对接,钻孔过程中如若螺纹钢杆长度不够,则可将另一节螺纹钢杆与之对接拼装,确认承接口231与带孔组装螺纹细钢管准确拼接后,将跟套套管3与跟套套管3拼接环4拼接组成新的钻杆杆体进行深钻工作。工作过程中,应当注意检查,往复循环,直到钻至设计深度,锚杆钻头钻到预计浓度后,不可立即停钻,应当稳钻1~2分钟,防止孔底尖灭,达不到设计孔径,在钻孔完成后,逐段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组合式锚杆钻杆,其特征在于:包括螺旋钻头、螺纹钻杆和跟套套管,所述螺纹钻杆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钻杆部、第二钻杆部和尾部自由端,所述螺旋钻头与所述第一钻杆部拼接,所述第二钻杆部的头端和尾端各设有一个拼接环,所述跟套套管套设在所述第二钻杆部外表面且通过所述第二钻杆部头尾两端的拼接环与所述螺纹钻杆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式锚杆钻杆,其特征在于:包括螺旋钻头、螺纹钻杆和跟套套管,所述螺纹钻杆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钻杆部、第二钻杆部和尾部自由端,所述螺旋钻头与所述第一钻杆部拼接,所述第二钻杆部的头端和尾端各设有一个拼接环,所述跟套套管套设在所述第二钻杆部外表面且通过所述第二钻杆部头尾两端的拼接环与所述螺纹钻杆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锚杆钻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尾部自由端设有承接口,并与一对接螺纹管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式锚杆钻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螺纹管为带孔组装螺纹钢管。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利民范波申灵君谢赛军熊亮贺建军梁臻周旭雷琦左小勇颜兴华王海洋易锦陈秋奇孙赟张新胜谢忠球
申请(专利权)人:通号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