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渗氮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710758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30 15:26
一种渗氮机构,包括炉体、渗氮管、支架和密封装置,密封装置采用四层密封结构,其包括内夹板、四氟垫、O型圈、方法兰、堵板法兰和石棉垫,内夹板与堵板法兰之间安装渗氮管法兰、且用内六角螺栓连接紧固,四氟垫安装于渗氮管法兰两侧沟槽相对位置,石棉垫安装于炉体端面法兰与堵板法兰之间,堵板法兰与方法兰之间的沟槽内安装O型圈,方法兰与通气管道连接;渗氮管整体呈S型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构思巧妙、设计科学、调节方便,可更有效的保护环境,使用更安全可靠,通过采用四层密封结构,密封性非常好,有效防止混合气泄漏;另外,通过转动S型渗氮管即可调节渗氮管与钢带的角度和距离,从而通过控制钢带渗氮量达到工艺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渗氮机构
本技术涉及热处理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渗氮机构。
技术介绍
脱碳渗氮涂镁机组用于高磁感取向硅钢生产必不缺少的环节,要求渗氮段向钢带内部渗一定数量的氮,在高温退火过程中起到抑制剂作用,对硅钢晶粒异常长大起到抑制作用,渗氮量的多少决定其性能及表面质量,因此对渗氮量要求极为严格。而渗氮机构主要作用是将氨气及氮气氢气混合气按照不同比例混合方式将混合气喷射到板带上。现有的渗氮机构大都采用固定式结构,主要存在以下两个问题:一是,密封性较差,混合气易泄漏;二是,现有的渗氮管多为直型管,存在喷管喷射角度及与钢带间距调整不方便的问题,进而无法通过控制钢带渗氮量达到工艺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渗氮机构。该渗氮机构,调节方便,可更有效的保护环境,使用更安全可靠,通过采用四层密封结构,密封性非常好,有效防止混合气泄漏;另外,通过转动S型渗氮管即可调节渗氮管与钢带的角度和距离,从而通过控制钢带渗氮量达到工艺要求。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渗氮机构,包括炉体、渗氮管、支架和密封装置,密封装置采用四层密封结构,其包括内夹板、四氟垫、O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渗氮机构,包括炉体(1)、渗氮管(3)、支架(2)和密封装置(A‑A),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装置(A‑A)采用四层密封结构,其包括内夹板(7)、四氟垫(10)、O型圈(14)、方法兰(15)、堵板法兰(13)和石棉垫(11),所述内夹板(7)与堵板法兰(13)之间安装渗氮管法兰(9)、且用内六角螺栓(12)连接紧固,所述四氟垫(10)安装于渗氮管法兰(9)两侧沟槽相对位置,所述石棉垫(11)安装于炉体端面法兰(8)与堵板法兰(13)之间,所述堵板法兰(13)与方法兰(15)之间的沟槽内安装O型圈(14),所述方法兰(15)与通气管道连接;所述渗氮管(3)整体呈S型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渗氮机构,包括炉体(1)、渗氮管(3)、支架(2)和密封装置(A-A),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装置(A-A)采用四层密封结构,其包括内夹板(7)、四氟垫(10)、O型圈(14)、方法兰(15)、堵板法兰(13)和石棉垫(11),所述内夹板(7)与堵板法兰(13)之间安装渗氮管法兰(9)、且用内六角螺栓(12)连接紧固,所述四氟垫(10)安装于渗氮管法兰(9)两侧沟槽相对位置,所述石棉垫(11)安装于炉体端面法兰(8)与堵板法兰(13)之间,所述堵板法兰(13)与方法兰(15)之间的沟槽内安装O型圈(14),所述方法兰(15)与通气管道连接;所述渗氮管(3)整体呈S型结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渗氮机构,其特征在于:整体呈S型结构的渗氮管(3)由第一直管(4)、第二直管(5)和中间斜管(6)组成,所述第一直管(4)、第二直管(5)水平设置、且二者相互平行,所述中间斜管(6)一端连接第一直管(4)、另一端连接第二直管(5)。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渗氮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直管(4)和中间斜管(6)之间的夹角为135°,所述第二直管(5)和中间斜管(6)之间的夹角为13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凡亮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以利奥林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