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彭文平专利>正文

一种承载式载具和无人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706233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30 14: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承载式载具和无人机,所述承载式载具包括驱动机构、多个承重杆、承载体和多个彼此独立的伸缩件,所述承载体含有能容纳运载物的载物空间,所述承载体的底部有一个敞口,各承重杆的一端连接所述承载体、另一端即运动端可从所述载物空间外运动至所述敞口处或可在所述敞口处运动,所述驱动机构用于对外施加作用力或传递能量,任一所述伸缩件的一端与所述承载体或所述承重杆连接、另一端即运动端在所述载物空间内可通过相对所述敞口作趋近运动和背离运动而实现所述伸缩件的伸展和收缩。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实现用无人机高效低成本地运输、投送运载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承载式载具和无人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仓储物流设备与
,具体涉及一种承载式载具和无人机。
技术介绍
不载人可飞行或离开地面运行的可载物运输设备,可以称之为无人机。将无人机应用于物流行业是目前的新趋势,现有无人机参与物流行业的过程一般是:物流基地内,物流人员将待投送的运载物安放在无人机的专用载具中,例如柔性的拖网、固定的夹具和刚性的箱子,然后无人机升空并前往卸货地点,当无人机抵达卸货地点后,无人机降落在地面,并由处于卸货地点的收货人员将专用载具打开,将运载物取出,无人机返回物流基地。在上述过程中,无人机主要起到运输、投送作用,上述无人机存在的缺点可以归纳为:其一,运输过程中运载物的卸载需专业人员进行操作,占用了不少人力,成本高,效率低;其二,现有的无人机运输运载物过程中,往返一次物流基地的一个飞行或运行行程只能运输、投送一个目的地的运载物,完成一个配送任务,对于不同目的地的运载物或多个配送任务,需要多次往返物流基地飞行;其三,维持约束运载物在无人机的载具内,可能需要持续耗能。以上缺点会增加仓储物流行业无人机的使用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承载式载具和无人机,用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承载式载具(3),其特征在于,包括承载体(34)、多个承重杆(31)和多个彼此独立的伸缩件(32),其中,所述承载体(34)含有能容纳运载物(W)的载物空间(34B),所述承载体(34)的底部有一个用于运载物(W)进出所述载物空间(34B)的敞口(34A);各承重杆(31)的一端连接所述承载体(34)、另一端即运动端可从所述载物空间(34B)外运动至所述敞口(34A)处或可在所述敞口(34A)处运动,所述运动端运动后可使得所述承重杆(31)部分堵住所述敞口(34A),进入所述载物空间(34B)内的任一运载物(W)至少由一个所述承重杆(31)约束方可维持在所述载物空间(34B)内,进入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承载式载具(3),其特征在于,包括承载体(34)、多个承重杆(31)和多个彼此独立的伸缩件(32),其中,所述承载体(34)含有能容纳运载物(W)的载物空间(34B),所述承载体(34)的底部有一个用于运载物(W)进出所述载物空间(34B)的敞口(34A);各承重杆(31)的一端连接所述承载体(34)、另一端即运动端可从所述载物空间(34B)外运动至所述敞口(34A)处或可在所述敞口(34A)处运动,所述运动端运动后可使得所述承重杆(31)部分堵住所述敞口(34A),进入所述载物空间(34B)内的任一运载物(W)至少由一个所述承重杆(31)约束方可维持在所述载物空间(34B)内,进入所述载物空间(34B)内的任一运载物(W)无所述承重杆(31)约束时,则脱离所述承载体(34);任一所述伸缩件(32)的一端与所述承载体(34)或所述承重杆(31)连接、另一端即运动端在所述载物空间(34B)内可通过相对所述敞口(34A)作趋近运动和背离运动而实现所述伸缩件(32)的伸展和收缩。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承载式载具(3),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承重杆(31)可通过锁合装置锁合形成标准承重杆,任意两个不能相互锁合的所述承重杆(31)彼此独立,多个所述标准承重杆可以形成栅栏式框架结构以至少部分堵住所述敞口(34A)。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承载式载具(3),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杆(31)可通过锁合装置与所述承载体(34)锁合,或所述承重杆(31)可与安装在所述承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文平
申请(专利权)人:彭文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