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工智能的机器人运作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70274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30 13: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基于人工智能的机器人运作控制系统,属于机器人控制技术领域;所述主单片机与数个从单片机连接;所述从单片机与环形分配器连接;所述环形分配器与功率驱动连接;所述功率驱动与步进电机连接;所述信号处理单元与从单片机连接;数个从单片机之间相互连接;所述极限位置传感器与障碍物连接;所述障碍物与超声波换能器二连接;所述超声波换能器二与接受放大信号单元连接;所述接受放大信号单元与整形单元连接;所述整形单元与触发器连接;能够在一些人类无法适应或者危险的工作条件下在遥控计算机的控制下完成工作任务;能够有效的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稳定性高,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减少了原料浪费,保护了劳动者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人工智能的机器人运作控制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基于人工智能的机器人运作控制系统,属于机器人控制

技术介绍
人工智能(ArtificialIntelligence),英文缩写为AI。它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它企图了解智能的实质,并生产出一种新的能以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应的智能机器,该领域的研究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人工智能从诞生以来,理论和技术日益成熟,应用领域也不断扩大,可以设想,未来人工智能带来的科技产品,将会是人类智慧的“容器”。人工智能可以对人的意识、思维的信息过程的模拟机器人诞生于20世纪,发展比较快,而且应用极其广泛,应用于抗震救灾,机械加工生产,科学研究,国防中,对人们的生产生活起到了巨大的影响,在生活与生产中早就成为了必不可少的生产力,加快了人类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促进了国家先进生产力的提高,智能机器人越来越成为机器人制造的主流,采用无线传播系统,超声波传感测距,无线技术传播系统,能够使机器人更加先进,越来越容易被人们应用,对生产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机器人本身的运作环节很多,所以在控制中存在很多细节问题,斜街决定稳定性,因此,控制系统在现如今能完成指令的前提下必须提高其控制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基于人工智能的机器人运作控制系统。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主单片机、T\O接口、SPR4096、串行接口、从单片机、环形分配器、功率驱动、步进电机、信号处理单元、极限位置传感器、超声波振荡器、超声波换能器一、障碍物、超声波换能器二、接受放大信号单元、整形单元、触发器;所述主单片机上设有T\O接口、SPR4096、串行接口;所述主单片机与数个从单片机连接;所述从单片机与环形分配器连接;所述环形分配器与功率驱动连接;所述功率驱动与步进电机连接;所述信号处理单元与从单片机连接;所述极限位置传感器与信号处理单元连接;数个从单片机之间相互连接;所述极限位置传感器与障碍物连接;所述障碍物与超声波换能器二连接;所述超声波换能器二与接受放大信号单元连接;所述接受放大信号单元与整形单元连接;所述整形单元与触发器连接;所述触发器与从单片机的系统连接;所述从单片机的系统与超声波振荡器连接;所述超声波振荡器通过驱动与超声波换能器一连接了所述超声波换能器一与障碍物连接。作为优选,所述超声波感知系统软件主要由主程序、中断服务程序和串行通讯程序等三部分组成。作为优选,所述主单片机采用了目前性价比较高的凌阳16位单片机,相比于常用的8位单片机,16位单片机具有更快速的数据处理速度。机器人通过无线传输模块与遥控计算机进行通信,相比于仅仅用单片机控制的机器人该机器人能够利用遥控计算机的强大功能完成大量复杂的控制分析功能。而且无线传输系统使得该机器人能够有很大的工作空间。本专利技术中数据无线通信系统实现了遥控计算机和机器人双向数据交换;无线数据收发模块采用基于nRF401无线通信单片机的PTR2000微小型、低功耗、高速率19.2K无线收发数传MODEM。首先处于发射端的遥控计算机串行口RTS产生高电平,经过MAX232电平转换(将RS232电平转换成TTL电平),使PTR2000(1)的TXEN引脚置1,进入发射模式。接着由计算机串口TXD将控制指令按照一定的协议,经过电平转换,最后由无线通信模块DI端接入并发射。发射端的电平转换模块和PTR2000模块的电源为普通干电池组,因为开关电源会引起乱码和传送距离缩短。处于接收端的PTR2000(2)模块处于接收模式。收到信号后,PTR2000(2)模块通过DO引脚,将信号引入单片机SPCE061A的IOB7。主单片机是机器人控制单元与通信模块PTR2000(2)的过渡部分。它负责将信号通过串口接收,从中提取控制命令及参数,最后控制各单元。与SPCE061A的通信方式不同,89C2051单片机中有一个用于多机通信的控制位SM2,该控制位位于串口控制寄存器SCON中。多机通信一般使用串口通信方式2或方式3。发送和接收的数据格式与SPCE061A的数据格式完全相同。在89C2051多单片机系统中,是以如下方式进行多机通信:当主处理机欲发送某一个数据模块时,它先送出一地址字节,以辨认目标从机。采用上述结构后,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基于人工智能的机器人运作控制系统,能够在一些人类无法适应或者危险的工作条件下在遥控计算机的控制下完成工作任务;即使在恶劣的工作环境下也同样能够精确灵活的完成相应动作,能够有效的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稳定性高,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减少了原料浪费,保护了劳动者安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系统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从单片机的信号转换框图;附图标记说明:主单片机1、T\O接口2、串行接口3、从单片机4、环形分配器5、功率驱动6、步进电机7、信号处理单元8、极限位置传感器9、超声波振荡器10、超声波换能器一11、障碍物12、超声波换能器二13、接受放大信号单元14、整形单元15、触发器16.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参看如图1和图2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包含主单片机1、T\O接口2、SPR4096、串行接口3、从单片机4、环形分配器5、功率驱动6、步进电机7、信号处理单元8、极限位置传感器9、超声波振荡器10、超声波换能器一11、障碍物12、超声波换能器二13、接受放大信号单元14、整形单元15、触发器16;所述主单片机1上设有T\O接口2、SPR4096、串行接口3;所述主单片机1与数个从单片机4连接;所述从单片机4与环形分配器5连接;所述环形分配器5与功率驱动6连接;所述功率驱动6与步进电机7连接;所述信号处理单元8与从单片机1连接;所述极限位置传感器9与信号处理单元8连接;数个从单片机4之间相互连接;所述极限位置传感器9与障碍物12连接;所述障碍物12与超声波换能器二13连接;所述超声波换能器二13与接受放大信号单元14连接;所述接受放大信号单元14与整形单元15连接;所述整形单元15与触发器16连接;所述触发器16与从单片机4的系统连接;所述从单片机4的系统与超声波振荡器10连接;所述超声波振荡器10通过驱动与超声波换能器一11连接了所述超声波换能器一11与障碍物12连接。其中,所述超声波感知系统软件主要由主程序、中断服务程序和串行通讯程序等三部分组成;所述主单片机采用了目前性价比较高的凌阳16位单片机,相比于常用的8位单片机,16位单片机具有更快速的数据处理速度。机器人通过无线传输模块与遥控计算机进行通信,相比于仅仅用单片机控制的机器人该机器人能够利用遥控计算机的强大功能完成大量复杂的控制分析功能。而且无线传输系统使得该机器人能够有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基于人工智能的机器人运作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含主单片机、T\O接口、SPR4096、串行接口、从单片机、环形分配器、功率驱动、步进电机、信号处理单元、极限位置传感器、超声波振荡器、超声波换能器一、障碍物、超声波换能器二、接受放大信号单元、整形单元、触发器;所述主单片机上设有T\O接口、SPR4096、串行接口;所述主单片机与数个从单片机连接;所述从单片机与环形分配器连接;所述环形分配器与功率驱动连接;所述功率驱动与步进电机连接;所述信号处理单元与从单片机连接;所述极限位置传感器与信号处理单元连接;数个从单片机之间相互连接;所述极限位置传感器与障碍物连接;所述障碍物与超声波换能器二连接;所述超声波换能器二与接受放大信号单元连接;所述接受放大信号单元与整形单元连接;所述整形单元与触发器连接;所述触发器与从单片机的系统连接;所述从单片机的系统与超声波振荡器连接;所述超声波振荡器通过驱动与超声波换能器一连接了所述超声波换能器一与障碍物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人工智能的机器人运作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含主单片机、T\O接口、SPR4096、串行接口、从单片机、环形分配器、功率驱动、步进电机、信号处理单元、极限位置传感器、超声波振荡器、超声波换能器一、障碍物、超声波换能器二、接受放大信号单元、整形单元、触发器;所述主单片机上设有T\O接口、SPR4096、串行接口;所述主单片机与数个从单片机连接;所述从单片机与环形分配器连接;所述环形分配器与功率驱动连接;所述功率驱动与步进电机连接;所述信号处理单元与从单片机连接;所述极限位置传感器与信号处理单元连接;数个从单片机之间相互连接;所述极限位置传感器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振威耿磊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智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