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机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70200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30 13: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工作机械,配置成:将设置工件(11)的设置单元设在前端侧具备开闭自如的卡盘(8)的主轴(4)的后方;使卡盘(8)的卡盘中心轴线(C1)和工件(11)的工件中心轴线(C2)位于一直线上并对工件(11)进行支承,在设置单元(41)与所述主轴(4)之间对工件(11)进行搬运的搬运单元(56)的工件(11)进行保持的保持单元(53)的姿势,设为将工件(11)在所述设置单元(41)之间进行交接之际,以及在所述卡盘(8)之间进行交接之际相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工作机械本申请为下述申请的分案申请,原申请的申请日(国际申请日):2013年10月9日,原申请的申请号:201380055837.X(国际申请号PCT/JP2013/077494),原申请的专利技术名称:工作机械。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工作机械。
技术介绍
现有公知的工作机械构成为包括:主轴,其前端侧具备开闭自如的卡盘;搬运单元,对工件进行搬运,该搬运单元具有将工件进行保持的保持单元,在所述主轴的前方,使所述卡盘的卡盘中心轴线与所述工件的工件中心轴线位于一直线上,并在所述卡盘(主轴)和所述保持单元之间进行工件的交接(例如,参见专利文献1。)。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再公表专利WO2008/050912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在上述工作机械等中,具备能够在设置工件的设置单元与主轴之间进行简单地工件交接并搬运的搬运装置的结构是必要的。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的本专利技术的工作机械,构成为包括:在前端侧具备开闭自如的卡盘8的主轴4;对工件11进行设置的设置单元41;以及在该设置单元41与所述主轴4之间对工件11进行搬运的搬运单元56,该搬运单元56具有对工件11进行保持的保持单元53,在所述主轴4的前方,使所述卡盘8的卡盘中心轴线C1和所述工件11的工件中心轴线C2位于一直线上,并在所述卡盘8与所述保持单元53之间进行工件11的交接,第一,其特征在于:所述设置单元41设在所述主轴4的后方,配置成使所述卡盘中心轴线C1和所述工件中心轴线C2位于一直线上并对工件11进行支承,将所述工件11在所述设置单元41或所述卡盘8之间进行交接之际与所述保持单元53的姿势设为相同。第二,其特征在于:设有在所述主轴4的前方侧和后方侧之间进行滑动移动的滑动体43;对所述保持单元53进行支承的臂49;以及将该臂49回旋自如地进行支承的回旋支承单元47,该回旋支承单元47设在所述滑动体43上,所述臂49在进行所述工件11的交接之际的横卧姿势B、与在所述设置单元41侧与所述主轴4侧之间进行工件11搬运之际的起立姿势A之间进行姿势切换。第三,其特征在于:将所述主轴4设成沿轴线方向可前后移动,所述主轴4的前方设置对工件进行加工用的工具15移动自如地支承的支承体12,该支承体12的前方配置所述工具15,将所述支承体12的前方作为工件11的加工区域A1,在所述支承体12上设置插入有所述主轴4的插入部14,所述主轴4的移动范围设为从在所述插入部14插入有所述主轴4、且将所述工件11配置在所述加工区域A1内的位置开始,直到所述支承体12的后方侧形成用于在所述保持单元53和所述卡盘8之间进行工件11交接的间空16的位置为止。第四,其特征在于:设有将所述插入部14开闭自如地封闭的闸门17,以隔开所述加工区域A1和所述支承体12的后方侧的区域。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如上所述构成的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因为利用所述设置单元,工件在所述主轴的后方,所述卡盘中心轴线和所述工件中心轴线位于一直线上的状态下被支承,因而可以将所述保持单元在所述主轴的前方和后方作为相同的姿势,在所述保持单元和所述主轴或所述设置单元之间进行工件的交接。由此,具有可以在所述保持单元和所述主轴或所述设置单元之间进行工件的交接之际对所述保持单元的姿势进行简单地调节这一効果。例如,设置在所述主轴的前方侧和后方侧之间滑动移动的滑动体;对所述保持单元进行支承的臂;及将该臂回旋自如地支承的回旋支承单元,将该回旋支承单元设在所述滑动体上,构成为:所述臂在所述工件的交接之际的横卧姿势与在所述设置单元侧与所述主轴侧之间进行工件的搬运之际的起立姿势之间进行姿势切换,对所述保持单元和所述主轴或所述设置单元之间的工件交接可以以同样的横卧姿势来进行。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对横卧姿势时的臂的回旋角度进行调节选定,来简单地调节在所述主轴及所述设置单元之间进行工件的交接之际的所述保持单元的姿势,另外,通过用一个调整单元即可进行调整,也可以使搬运单元小型轻量化。此外,像供给对象的工件从主轴后方相对于中空的主轴依次送入那样的例如瑞士型自动车床的情形,在2.5m、4.0m等长条棒材工件的情况,和利用所述搬运单元向主轴的前方侧搬运工件的情况下,能够将所述设置单元作为可共同使用的结构。另外,通过进行长条棒材时的例如送入引导结构与利用所述搬运单元将工件供给时的所述设置单元的切换,做成工件供给的切换结构,还具有可以将长条棒材工件的供给和粗制材工件的供给做成在同一区域配置供给单元的结构等效果。另外,所述主轴设为沿轴线方向可前后移动,在所述主轴的前方,设有对加工工件用的工具进行移动自如地支承的支承体,在该支承体的前方配置有所述工具,所述支承体的前方设定为工件的加工区域,在所述支承体设有所述主轴所插入的插入部的结构的工作机械的情况下,通过将所述主轴的移动范围设置为从所述插入部被插入、把所述工件配置于所述加工区域内的位置,一直到在所述支承体的后方侧形成用于在所述保持单元和所述卡盘之间进行工件交接的间空的位置为止,可以在所述支承体的后方侧,所述保持单元与所述卡盘之间容易地进行工件的交接。尤其,通过设置将所述插入部封闭的开闭自如的闸门,以将所述加工区域与所述支承体的后方侧的区域隔开,能够防止加工区域中飞散的切削油或切削屑等闯入所述支承体的后方侧的区域,使在所述保持单元和所述主轴或所述设置单元之间的工件交接能够在比较清洁的环境中进行。附图说明图1是涉及本专利技术的工作机械的俯视图。图2是主轴卡盘的正视图,(A)表示开状态,(B)表示工件的握持状态。图3是支承台部分的要部的正面截面图。图4是工件加工状态的支承台部分的要部的正面截面图。图5是支承台部分的要部侧视图,(A)表示闸门的开状态,(B)表示闸门的闭状态。图6是涉及本专利技术的工作机械的要部侧视图。图7的(A)是设置单元的正视图、(B)是设置单元的侧视图、(C)是对工件进行支承的状态的设置单元的正视图。图8的(A)是搬运单元的正视图、(B)是搬运单元的侧视图。图9是表示在搬运单元与设置单元之间进行工件的交接状态的要部俯视图。图10是表示在主轴与设置单元之间进行工件的交接状态的要部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工作机械进行说明。但是,应当理解的是,本专利技术并不限定于附图或以下所说明的实施方式。图1示出了涉及本专利技术的工作机械的一个例子的自动车床。该自动车床具备机座1,机座1上搭载有三个车床模块M而构成。二个车床模块M并列设置,一个车床模块M通过滑动机构SL滑动自如设置成与并列设置的二个车床模块M相向。各车床模块M为相同的结构,构成为固定于机座1上的底座2上。各车床模块M的底座2上分别设有主轴台3。主轴台3上旋转自如地支承有主轴4。主轴4由设在主轴台3后方的主轴马达6旋转驱动。底座2上设有主轴4的轴线方向(Z轴方向)上的滑轨7。滑轨7设置成平行的2根。两滑轨7上搭载有主轴台3。主轴台3螺纹连接在两滑轨7之间所设置的滚珠丝杠5上,通过滚珠丝杠5的旋转驱动,沿滑轨7移动。主轴4的前端面开闭自如地设有主轴卡盘8。主轴卡盘8具备多个卡盘爪9。如图2的(A)、(B)所示,各卡盘爪9围绕主轴卡盘8的卡盘中心轴线C1均等地配置。各卡盘爪9通过向卡盘中心轴线C1移动而关闭。工件11插入于图2的(A)所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工作机械,其特征在于,该工作机械构成为包括:在前端侧具备开闭自如的卡盘(8)的主轴(4);以及对工件(11)进行搬运的搬运单元(56),该搬运单元(56)具有对工件(11)进行保持的保持单元(53),在所述主轴(4)的前方,使所述卡盘(8)的卡盘中心轴线(C1)和所述工件(11)的工件中心轴线(C2)位于一直线上,并在所述卡盘(8)与所述保持单元(53)之间进行工件(11)的交接,将所述主轴(4)设成能沿轴线方向前后移动,在所述主轴(4)的前方设置对工件加工用的工具(15)移动自如地支承的支承体(12),在该支承体(12)的前方配置所述工具(15),将所述支承体(12)的前方作为工件(11)的加工区域(A1),在所述支承体(12)上设置插入有所述主轴(4)的插入部(14),所述主轴(4)的移动范围设为从所述主轴(4)插入所述插入部(14)、且所述工件(11)配置在所述加工区域(A1)内的位置开始,直到在所述支承体(12)的后方侧形成用于在所述保持单元(53)和所述卡盘(8)之间进行工件(11)交接的间空(16)的位置为止,所述工作机械具备多个所述主轴(4),所述主轴(4)中的二个主轴并列设置,一个主轴以与并列设置的所述二个主轴相向的方式、与所述二个主轴并列设置的方向平行地且滑动自如地设置,所述工作机械具备与多个所述主轴(4)对应的多个所述支承体(12),所述加工区域(A1)针对多个所述主轴(4)是共通的,针对多个所述主轴(4)中的每一个而开闭自如地设置对所述插入部(14)封闭的闸门(17),以在与所述卡盘(8)之间交接所述工件(11)时,隔开所述加工区域(A1)和在所述卡盘(8)和所述保持单元(53)之间进行工件(11)交接的区域,设于一个所述主轴(4)的所述闸门(17)构成为在如下时机封闭:即在其他所述主轴(4)进行工件(11)加工、且所述一个主轴(4)位于在所述支承体(12)的后方侧形成所述间空(16)的位置时。...

【技术特征摘要】
2012.10.26 JP 2012-2365031.一种工作机械,其特征在于,该工作机械构成为包括:在前端侧具备开闭自如的卡盘(8)的主轴(4);以及对工件(11)进行搬运的搬运单元(56),该搬运单元(56)具有对工件(11)进行保持的保持单元(53),在所述主轴(4)的前方,使所述卡盘(8)的卡盘中心轴线(C1)和所述工件(11)的工件中心轴线(C2)位于一直线上,并在所述卡盘(8)与所述保持单元(53)之间进行工件(11)的交接,将所述主轴(4)设成能沿轴线方向前后移动,在所述主轴(4)的前方设置对工件加工用的工具(15)移动自如地支承的支承体(12),在该支承体(12)的前方配置所述工具(15),将所述支承体(12)的前方作为工件(11)的加工区域(A1),在所述支承体(12)上设置插入有所述主轴(4)的插入部(14),所述主轴(4)的移动范围设为从所述主轴(4)插入所述插入部(14)、且所述工件(11)配置在所述加工区域(A1)内的位置开始,直到在所述支承体(12)的后方侧形成用于在所述保持单元(53)和所述卡盘(8)之间进行工件(11)交接的间空(16)的位置为止,所述工作机械具备多个所述主轴(4),所述主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沢荣半田章柳川章全
申请(专利权)人:西铁城时计株式会社西铁城精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