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模具的快速拆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699955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30 12: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机械模具的快速拆装结构,包括模座和安装在模座上的模具,模座为“工”字形状结构,模具的四个边角处均设置有用于与模座配合锁紧的快拆结构,每个快拆结构均包括快拆轴,模具的边角处设置有可供快拆轴卡入的卡槽,模座中设置有可供快拆轴穿过的长形孔,快拆轴沿长形孔滑动到最外端时快拆轴脱离卡槽,位于长形孔下方的快拆轴上套装有第一垫圈,位于第一垫圈下方的快拆轴上螺纹连接有螺母,位于卡槽上方的快拆轴的外部由下至上依次套装有第二垫圈和橡胶圈,快拆轴的上端铰接有用于张紧快拆轴的把手,把手向外转动后张紧快拆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给机械模具的锁紧和解锁带来方便,这样一来,具有机械模具更换方便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机械模具的快速拆装结构
本技术属于机械模具
,涉及一种机械模具的快速拆装结构。
技术介绍
在机械零部件生产过程中经常需要使用到各种机械模具,在生产不同机械零部件时,需要使用到不同的模具,这样一来,工作人员需要频繁地更换机械模具,然而目前的机械模具是通过螺栓固定的方式安装在模座上的,这样一来,存在机械模具更换麻烦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设计了一种机械模具的快速拆装结构,其能够给机械模具的锁紧和解锁带来方便,这样一来,当需要生产不同机械零部件时,具有机械模具更换方便的优点。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的机械模具的快速拆装结构,包括模座和安装在模座上的模具,模座为“工”字形状结构,模具的四个边角处均设置有用于与模座配合锁紧的快拆结构,每个快拆结构均包括快拆轴,模具的边角处设置有可供快拆轴卡入的卡槽,模座中设置有可供快拆轴穿过的长形孔,快拆轴沿长形孔滑动到最外端时快拆轴脱离卡槽,位于长形孔下方的快拆轴上套装有第一垫圈,位于第一垫圈下方的快拆轴上螺纹连接有螺母,位于卡槽上方的快拆轴的外部由下至上依次套装有第二垫圈和橡胶圈,快拆轴的上端铰接有用于张紧快拆轴的把手,把手向外转动后张紧快拆轴。本技术的机械模具的快速拆装结构,其中,模具与模座之间嵌设有减震垫;通过减震垫的设置,能够实现对模具的减震作用。本技术的机械模具的快速拆装结构,其中,减震垫的上端面和下端面上均设置有若干个呈阵列状分布的定位柱,模具的下端面上设置有分别可供减震垫上端面上的其中一个定位柱插入的第一定位孔,模座的上端面上设置有分别可供减震垫下端面上的其中一个定位柱插入的第二定位孔;通过采用这种结构后,不仅能够实现对模具和模座的定位,且能够实现对减震垫的定位。本技术的机械模具的快速拆装结构,其中,把手外端部的上端面上设置有若干道防滑凸筋;通过防滑凸筋的设置,在手指按压把手时,能够起到防滑的作用。本技术通过采用上述结构后,由于模具是通过快拆结构锁紧在模座上的,其能够给机械模具的锁紧和解锁带来方便,这样一来,当需要生产不同机械零部件时,具有机械模具更换方便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处放大后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一种机械模具的快速拆装结构,包括模座1和安装在模座1上的模具2,模座1为“工”字形状结构,模具2的四个边角处均设置有用于与模座1配合锁紧的快拆结构,每个快拆结构均包括快拆轴31,模具2的边角处设置有可供快拆轴31卡入的卡槽21,模座1中设置有可供快拆轴31穿过的长形孔11,快拆轴31沿长形孔11滑动到最外端时快拆轴31脱离卡槽21,位于长形孔11下方的快拆轴31上套装有第一垫圈32,位于第一垫圈32下方的快拆轴31上螺纹连接有螺母33,位于卡槽21上方的快拆轴31的外部由下至上依次套装有第二垫圈34和橡胶圈35,快拆轴31的上端铰接有用于张紧快拆轴31的把手36,把手36向外转动后张紧快拆轴31;模具2与模座1之间嵌设有减震垫4;通过减震垫的设置,能够实现对模具的减震作用;减震垫4的上端面和下端面上均设置有若干个呈阵列状分布的定位柱41,模具2的下端面上设置有分别可供减震垫4上端面上的其中一个定位柱41插入的第一定位孔22,模座1的上端面上设置有分别可供减震垫4下端面上的其中一个定位柱41插入的第二定位孔12;通过采用这种结构后,不仅能够实现对模具和模座的定位,且能够实现对减震垫的定位;把手36外端部的上端面上设置有若干道防滑凸筋361;通过防滑凸筋的设置,在手指按压把手时,能够起到防滑的作用;当需要对模具进行更换时,向上转动把手,此时把手解除对快拆轴的张紧,然后向外移动快拆轴,使得快拆轴脱离模具上的卡槽,接着将原来安装在模座上的模具拆卸下来并更换上新的模具,最后再通过快拆结构将新安装到模座上的模具锁紧即可。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上实施例中,只要不矛盾的技术方案都能够进行排列组合,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根据排列组合的数学知识穷尽所有可能,因此,本技术不再对排列组合后的技术方案进行一一说明,但应该理解为排列组合后的技术方案已经被本技术所公开。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列举的仅是本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例。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以上实施例,还可以有许多变形。总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从本技术公开的内容直接导出或联想到的所有变形,均应认为是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械模具的快速拆装结构,包括模座(1)和安装在模座(1)上的模具(2),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座(1)为“工”字形状结构,所述模具(2)的四个边角处均设置有用于与模座(1)配合锁紧的快拆结构,每个快拆结构均包括快拆轴(31),所述模具(2)的边角处设置有可供快拆轴(31)卡入的卡槽(21),所述模座(1)中设置有可供快拆轴(31)穿过的长形孔(11),所述快拆轴(31)沿长形孔(11)滑动到最外端时快拆轴(31)脱离卡槽(21),位于长形孔(11)下方的快拆轴(31)上套装有第一垫圈(32),位于第一垫圈(32)下方的快拆轴(31)上螺纹连接有螺母(33),位于卡槽(21)上方的快拆轴(31)的外部由下至上依次套装有第二垫圈(34)和橡胶圈(35),所述快拆轴(31)的上端铰接有用于张紧快拆轴(31)的把手(36),所述把手(36)向外转动后张紧快拆轴(3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械模具的快速拆装结构,包括模座(1)和安装在模座(1)上的模具(2),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座(1)为“工”字形状结构,所述模具(2)的四个边角处均设置有用于与模座(1)配合锁紧的快拆结构,每个快拆结构均包括快拆轴(31),所述模具(2)的边角处设置有可供快拆轴(31)卡入的卡槽(21),所述模座(1)中设置有可供快拆轴(31)穿过的长形孔(11),所述快拆轴(31)沿长形孔(11)滑动到最外端时快拆轴(31)脱离卡槽(21),位于长形孔(11)下方的快拆轴(31)上套装有第一垫圈(32),位于第一垫圈(32)下方的快拆轴(31)上螺纹连接有螺母(33),位于卡槽(21)上方的快拆轴(31)的外部由下至上依次套装有第二垫圈(34)和橡胶圈(35),所述快拆轴(31)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永平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