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的树脂制复合组件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699672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30 12:36
提供一种具备设计性和耐擦伤性的车辆用的树脂制复合组件及其制造方法。该制造方法为具有车窗并具有三维形状表面的车辆用的树脂制复合组件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树脂制复合组件具备树脂制组件基体、以及在该树脂制组件基体上形成的有机硅类聚合物的硬质涂层,该制造方法包括:在树脂制组件基体上涂布有机硅类聚合物以形成硬质涂层的步骤,以及对该硬质涂层表面的至少一部分照射紫外线,使得其硬度在纳米压痕法评价中为0.8GPa以上的步骤,在照射紫外线的步骤中,使用至少具有光源并从出射面射出波长为360nm以下的紫外线的光源单元,以从所述出射面至所述硬质涂层表面的距离为10mm以下的方式,对所述硬质涂层的表面照射紫外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用的树脂制复合组件及其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用的树脂制复合组件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专利文献1及专利文献2等中提出了一体地具有车辆用灯或后窗等的后部组件。[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8810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4-8837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本专利技术人研究了将专利文献1及专利文献2中所提出的后部组件具体化。在后部组件中,需要以光滑的曲面来覆盖多个部件,另外,由于特别需要外观设计性,因而需要将后部组件成形为复杂的三维形状。因此注意到,优选采用具有比玻璃更高的成形自由度的树脂来形成后部组件。然而,当仅通过树脂进行成形时,则对应于窗部的部位特别容易受到伤害。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具备设计性和耐擦伤性的车辆用的树脂制复合组件及其制造方法。[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方面的车辆用的树脂制复合组件的制造方法是具有车窗并具有三维形状表面的车辆用的树脂制复合组件的制造方法,所述树脂制复合组件具备:树脂制组件基体、以及在所述树脂制组件基体上形成的有机硅类聚合物的硬质涂层,所述制造方法包括:在树脂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用的树脂制复合组件的制造方法,其为具有车窗并具有三维形状表面的车辆用的树脂制复合组件的制造方法,所述树脂制复合组件具备:树脂制组件基体、以及在所述树脂制组件基体上形成的有机硅类聚合物的硬质涂层,所述制造方法包括:在树脂制组件基体上涂布有机硅类聚合物以形成硬质涂层的步骤、以及对所述硬质涂层表面的至少一部分照射紫外线,使得其硬度在纳米压痕法评价中为0.8GPa以上的步骤,在所述照射紫外线的步骤中,使用至少具有光源并从出射面射出波长为360nm以下的紫外线的光源单元,以从所述出射面至所述硬质涂层表面的距离为10mm以下的方式对所述硬质涂层的表面照射紫外线。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9.21 JP 2017-1814521.一种车辆用的树脂制复合组件的制造方法,其为具有车窗并具有三维形状表面的车辆用的树脂制复合组件的制造方法,所述树脂制复合组件具备:树脂制组件基体、以及在所述树脂制组件基体上形成的有机硅类聚合物的硬质涂层,所述制造方法包括:在树脂制组件基体上涂布有机硅类聚合物以形成硬质涂层的步骤、以及对所述硬质涂层表面的至少一部分照射紫外线,使得其硬度在纳米压痕法评价中为0.8GPa以上的步骤,在所述照射紫外线的步骤中,使用至少具有光源并从出射面射出波长为360nm以下的紫外线的光源单元,以从所述出射面至所述硬质涂层表面的距离为10mm以下的方式对所述硬质涂层的表面照射紫外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的树脂制复合组件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光源单元具有:所述光源、以及将由所述光源射出的光从所述光源导出至所述硬质涂层的表面的光纤,所述出射面为所述光纤的端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用的树脂制复合组件的制造方法,其中,使所述光纤的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堀川信行堤康章金子胜小林正幸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小糸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