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清洁箱的安装结构及清洁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69526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30 10: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清洁箱的安装结构及清洁机器人,该安装结构用于装卸清洁箱。其中,清洁箱上对应的固定台位,包括清洁箱装配按钮和开设两个凸起的伸缩骨位,固定台位卡接于清洁箱的箱体尾部,并在箱体尾部的顶壳开设有两个限位孔,用于配合所述伸缩骨位的两个凸起伸出或缩回清洁箱的箱体。该安装结构包括装配槽位和滑轨,滑轨用于引导待装配的清洁箱进入或离开清洁机器人的机体,直到装配槽位与清洁箱对应的固定台位安装或离开为止。基于所述安装结构,用户可根据室内的清洁需求通过一键装卸清洁组件,且在清洁过程中保持所述清洁箱稳定不脱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清洁箱的安装结构及清洁机器人
本专利技术涉及清洁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清洁箱的安装结构及清洁机器人。
技术介绍
现有市场上随着智能清洁机器人的发展,为了进一步的满足用户的打扫需求,更大的减轻用户的扫地、拖地的繁重任务,智能清洁机器人逐步实现了由吸尘、清扫到洗地、拖地的多功能发展,很多同类型产品将水箱和集尘箱于一体,这会导致分配到尘盒和水箱的容积较小,导致清扫面积减少,从而影响用户体验。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109222760A公开一种清洁组件及智能清洁设备,通过在壳体上设置导向机构和限位机构,导向机构可以引导清洁箱(集水盒或集尘盒)插入到壳体的安装部上,清洁箱更便于安装,而限位机构可以限制清洁箱与壳体分离,在需要拆换时,只需松开限位机构即可将清洁箱取出进行更换,而限位机构在清洁组件的箱体部分设有锁紧件,锁紧件的卡接部只是设置一个凸起,并穿过箱体顶壳的一个通孔卡接于机体的壳体,这一种限位机构容易造成安装入机体的清洁箱左右晃动,且不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对现有技术缺陷进行优化,设计了一种简单的安装结构,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清洁箱的安装结构,该安装结构分别装配在清洁机器人的机体和清洁箱上对应的固定台位处,该安装结构包括装配槽位和滑轨,其中,滑轨用于引导待装配的清洁箱进入清洁机器人的机体内部,直到装配槽位与清洁箱上对应的固定台位安装固定为止;滑轨还用于当装配槽位与清洁箱上对应的固定台位不产生限位关系时,引导已装配的清洁箱离开清洁机器人的机体;固定台位卡接于清洁箱的箱体尾部,并在箱体尾部的顶壳开设有两个对称的限位孔,其中,固定台位的安装槽上设有一个装配按钮,该装配按钮在对应限位孔的表面位置处分别开设伸缩骨位。基于所述安装结构,用户可根据室内的清洁需求以更加稳定的方式装卸清洁箱,避免清洁过程中的清洁箱的脱落。进一步地,所述限位孔对称分布在所述清洁箱的中心轴线的两侧。避免清洁过程中的清洁箱左右晃动,提高水箱或集尘盒与所述安装结构装配的可靠性。一种清洁机器人,装配有所述安装结构。用户可根据室内的清洁需求来更换所述清洁机器人的清洁方式,选择拖地或清扫吸尘,满足用户对室内的先清扫吸尘后拖地的清洁要求,或先拖地后清扫吸尘,或独立的清扫吸尘,或独立的拖地要求,实现了所述清洁机器人稳定的多模式清洁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清洁机器人机体上的安装结构的示意图。图2是集尘盒从清洁机器人的安装结构中抽取出来的示意图。图3是水箱插入清洁机器人的安装结构的示意图。附图标记:101是机体;102是集尘盒;103是水箱;104是水箱装配按钮;104’是集尘盒装配按钮;105是装配槽位;106是滑轨;107是水箱滑槽;107’是集尘盒滑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水箱或集尘盒的安装结构,如图1所示,该安装结构装配在清洁机器人的机体101中,该安装结构包括装配槽位105和滑轨106,滑轨106用于引导待装配的水箱组件或集尘盒组件进入清洁机器人的机体101内部,直到装配槽位105与水箱组件或集尘盒组件上对应的固定台位安装固定为止;滑轨106还用于当装配槽位105与水箱组件或集尘盒组件上对应的固定台位不产生装配固定关系时,引导已装配的水箱组件或集尘盒组件离开清洁机器人的机体101。基于所述安装结构,用户可根据室内的清洁需求以更加直接简便的方式更换清洁机器人的清洁模式,实现清洁机器人的多模式清洁效果。如图1所示,所述装配槽位105装配在所述安装结构的顶壳尾部与所述固定台位存在卡接装配关系的位置处,所述装配槽位105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下为一系列的限位槽,装配在所述安装结构对应机体101的顶壳尾部,并接近顶壳的边缘位置,用于配合限定水箱组件或集尘盒组件上对应的固定台位的装配位置;所述滑轨106设在所述安装结构的底壳尾部与所述待装配的水箱或集尘盒存在引导装配关系的位置处,所述滑轨106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下为两条条形轨道,分别铺设在所述安装结构对应机体101的向内凹陷的底壳两侧,用于引导所述待装配的水箱组件或集尘盒组件进入清洁机器人的机体101内部,从而限定待装配的水箱或集尘盒装配于所述机体101的尾部,方便用户的安装拆卸水箱或集尘盒,提高水箱或集尘盒与所述安装结构装配的可靠性。优选地,所述装配槽位105为凹槽位,所述水箱组件或集尘盒组件上对应的固定台位则对应设置为限位凸台,从而在限定所述水箱组件或集尘盒组件的基础上,提高水箱或集尘盒与所述安装结构装配的可靠性。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装配于所述安装结构的集尘盒102,如图1和图3所示,所述集尘盒102包括集尘盒装配按钮104’、受集尘盒装配按钮104’控制的伸缩骨位和配合所述滑轨106滑动的集尘盒滑槽107’。在本实施例下,所述装配按钮为集尘盒装配按钮104’。集尘盒装配按钮104’卡接于所述固定台位,伸缩骨位的一端抵接于集尘盒装配按钮104’,所述固定台位卡接于所述集尘盒的盒体尾部,并在箱体尾部的顶壳开设有相互对称的限位孔1091’和限位孔1092’,固定台位的安装槽上设有一个集尘盒装配按钮104’。其中,在集尘盒装配按钮104’内,限位孔1092’的表面位置处开设伸缩骨位1082’,限位孔1091’的表面位置处开设伸缩骨位1081’;当集尘盒装配按钮104’沿着固定台位的向下运动时,带动伸缩骨位1082’缩入限位孔1092’内,同时带动伸缩骨位1081’缩入限位孔1091’内,即伸缩骨位1081’和伸缩骨位1082’同时被挤压进入所述固定台位内部,即可实现集尘盒102与清洁机器人的机体101的顶壳分离,这样就可以将集尘盒102从清洁机器人的机体101内部取出。优选地,由于限位孔1091’和限位孔1092’分布在机体101的顶壳的中轴线两侧,且关于该中轴线对称,所以,当集尘盒装配按钮104’由压紧到松开时,伸缩骨位1081’从所述固定台位内部穿过限位孔1091’,伸缩骨位1082’从所述固定台位内部穿过限位孔1092’,以将集尘盒102稳定地卡接入机体101的顶壳,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能避免集尘盒102在清洁过程中左右晃动。对称设置的限位孔1091’和限位孔1092’分别有效地提高伸缩骨位1081’和伸缩骨位1082’卡接入机体101的顶壳的强度,有利于配合安装到所述安装结构上的装配槽位和滑轨,提高集尘盒整体组件装卸的效率和可靠性。另外,需要说明的是,集尘盒装配按钮104’用于在集尘盒滑槽107’配合所述滑轨106的引导作用下,通过控制伸缩骨位在所述固定台位处的位移来卡接或脱离所述装配槽位105,进而完成集尘盒装配或拆卸于所述安装结构;其中,所述集尘盒滑槽107’分别开设于所述集尘盒的壳底两侧以配合所述滑轨106。集尘盒切换为水箱的过程中,所述集尘盒102通过集尘盒装配按钮104’固定在所述装配槽位105中,用户通过按压集尘盒装配按钮104’来控制所述集尘盒102顶壳的所述伸缩骨位不卡接所述装配槽位105,然后控制所述集尘盒102上的集尘盒滑槽107’顺着所述滑轨106滑出所述安装结构,使得集尘盒装配按钮104’相对地退出所述装配槽位105,从而达到取出所述集尘盒102的效果,此时可开始将图2中所述水箱103插入所述安装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清洁箱的安装结构,该安装结构分别装配在清洁机器人的机体和清洁箱上对应的固定台位处,该安装结构包括装配槽位和滑轨,其中,滑轨用于引导待装配的清洁箱进入清洁机器人的机体内部,直到装配槽位与清洁箱上对应的固定台位安装固定为止;滑轨还用于当装配槽位与清洁箱上对应的固定台位不产生限位关系时,引导已装配的清洁箱离开清洁机器人的机体;其特征在于,固定台位卡接于清洁箱的箱体尾部,并在箱体尾部的顶壳开设有两个对称的限位孔,其中,固定台位的安装槽上设有一个装配按钮,该装配按钮在对应限位孔的表面位置处分别开设伸缩骨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清洁箱的安装结构,该安装结构分别装配在清洁机器人的机体和清洁箱上对应的固定台位处,该安装结构包括装配槽位和滑轨,其中,滑轨用于引导待装配的清洁箱进入清洁机器人的机体内部,直到装配槽位与清洁箱上对应的固定台位安装固定为止;滑轨还用于当装配槽位与清洁箱上对应的固定台位不产生限位关系时,引导已装配的清洁箱离开清洁机器人的机体;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芯速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