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护理拐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69524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30 10: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老年人护理拐杖,涉及一种护理用具,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握持舒适、防滑性好、可减震及伸缩的老年人护理拐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老年人护理拐杖,包括腋托、手托和拐杖杆,腋托为圆弧状,腋托表面包裹软垫,不易滑脱且保证舒适性;腋托的底部两端分别连接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之间通过手托相连,手托两端的固定高度可调整,手托的表面设有手指状纹路,提高握持的稳固和舒适性;第一支架连接第一连接杆,第二支架连接第二连接杆,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与拐杖杆连接,拐杖杆上设置减震结构和伸缩结构,拐杖杆底端设置底座,底座上设有三个支脚,支脚套设防滑套,提升拐杖的防滑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老年人护理拐杖
本技术涉及一种护理用具,具体是一种适合老年人使用的护理拐杖。
技术介绍
现有适合老年人使用的拐杖,大多为以下结构:最顶部设有直形腋托,腋托下设置两根支架,两根支架中部通过手托连接,两根支架的底部焊接在一起再连接拐杖杆。这样的拐杖结构单一,手托高度和拐杖杆总长度都是固定的,并且与地面接触面为一点,稳定性差,整体材料均为硬质,使用舒适度低。其他类似的拐杖在防滑性、握持舒适性、防滑稳定性、减震性等方面也存在一个或多个缺点。例如,公告号为CN202761646U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护理用骨科拐杖,其腋窝支撑架的上侧为平直状,易滑脱,而且把手高度不能调整,也不符合人体工学,握持不舒适。再例如,公告号为CN206198246U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骨科临床用多功能拐杖,同样存在腋托的上侧平直状,易滑脱;以及拐腿的底部与地面为点接触,防滑性较差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握持舒适、防滑性好、可减震及伸缩的老年人护理拐杖。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老年人护理拐杖,包括腋托、手托和拐杖杆,腋托为圆弧状,腋托的表面包裹软垫,腋托的底部两端分别连接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均为圆柱状,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之间通过手托相连,手托的表面设有手指状纹路,手托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圆环和第二圆环,第一圆环套于第一支架并通过第一固定螺栓固定,第二圆环套于第二支架并通过第二固定螺栓固定,其中,第一圆环的内侧直径大于第一支架的直径,第二圆环的内侧直径大于第二支架的直径,第一圆环的外侧设有第一固定螺栓,第二圆环的外侧设有第二固定螺栓,第一支架的外侧设有多个第一卡槽,第一卡槽的宽度大于第一固定螺栓的直径,第二支架的外侧设有多个第二卡槽,第二卡槽的宽度大于第二固定螺栓的直径;第一支架的底端设有第一连接杆,第二支架的底端设有第二连接杆,第一连接杆的底端和第二连接杆的底端均与拐杖杆的顶端连接,拐杖杆上设置减震结构和伸缩结构,拐杖杆底端设置底座,底座上设有三个支脚,三个支脚的底端均套设防滑套。具体的,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一连接杆为一整体,第二支架和第二连接杆为一整体。具体的,所述腋托表面的软垫为海绵。具体的,所述防滑套为橡胶套。进一步的是:所述拐杖杆分为三段,自上而下分别为第一拐杖杆、第二拐杖杆和第三拐杖杆,第一连接杆的底端和第二连接杆的底端均与第一拐杖杆的顶端固定连接,第一拐杖杆的底端连接第二拐杖杆,第二拐杖杆的底端连接第三拐杖杆;其中,第一拐杖杆和第二拐杖杆之间设置减震结构,第二拐杖杆和第三拐杖杆之间设置伸缩结构。具体的,所述减震结构为:第一拐杖杆内设有第一活塞,第二拐杖杆内部设有第二活塞,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通过伸缩杆连接在一起,第一拐杖杆和第二拐杖杆之间还设有弹簧,所述弹簧包裹在伸缩杆的外围。具体的,所述伸缩结构为:第二拐杖杆的底部设有空腔,所述第三拐杖杆的顶部伸入空腔内,第二拐杖杆的外侧设有第三固定螺栓,第三拐杖杆的外侧设有多个第三卡槽,第三卡槽的宽度大于第三固定螺栓的直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老年人护理拐杖的腋托为圆弧状,腋托的表面包裹软垫,不易滑脱,且保证舒适性。手托的固定高度可调整,方便使用者根据手臂长短调节手托高度。手托的表面设有手指状纹路,提高握持的稳固和舒适性。拐杖杆上设置减震结构和伸缩结构,减震结构能够缓解路面带来的冲击,吸收行动中带来的震动感,提升了拐杖的使用舒适度。伸缩结构可根据需要调节拐杖杆的长度,使得拐杖更加人性化。拐杖杆底端设置底座,底座上设有三个支脚,三个支脚的底端均套设防滑套,三个支脚围成三角体,大大提升了拐杖的防滑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老年人护理拐杖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老年人护理拐杖的手托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老年人护理拐杖的减震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老年人护理拐杖的伸缩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老年人护理拐杖的第一支架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老年人护理拐杖的第二支架的示意图。图中零部件、部位及编号:腋托1、手托2、第一支架3、第二支架4、手指状纹路5、第一连接杆6、第二连接杆7、第一拐杖杆8、第二拐杖杆9、第三拐杖杆10、减震结构11、伸缩结构12、底座13、支脚14、防滑套15、第一圆环16、第二圆环17、第一固定螺栓18、第二固定螺19、第一卡槽20、第二卡槽21、第一活塞22、第二活塞23、伸缩杆24、弹簧25、第三固定螺栓26、第三卡槽27。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至6所示,本技术老年人护理拐杖,包括腋托1、手托2和拐杖杆,拐杖杆上设置减震结构11和伸缩结构12。腋托1为圆弧状,腋托1的中部向下凹陷,老年人使用时腋托1不易滑脱;腋托1的表面包裹软垫,例如软垫为海绵,保证老年人使用的舒适性。腋托1的底部两端分别连接第一支架3和第二支架4,第一支架3和第二支架4用于支撑腋托1,第一支架3和第二支架4均为圆柱状,第一支架3和第二支架4之间通过手托2相连,手托2的表面设有手指状纹路5,提升了握持的手感。为了实现根据使用者手臂长度调整手托2固定高度的目的,如图2、5和6所示,手托2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圆环16和第二圆环17,第一圆环16的内侧直径大于第一支架3的直径,第一圆环16的外侧设有第一固定螺栓18,第一支架3的外侧设有多个第一卡槽20,第一卡槽20的宽度与第一固定螺栓18的直径一致,第一圆环16套于第一支架3外侧,第一固定螺栓18卡于第一卡槽20内使手托2的一端固定于第一支架3的目的。对应的,第二圆环17外侧设有第二固定螺栓19,第二支架4的外侧设有多个第二卡槽21,第二卡槽21的宽度大于第二固定螺栓19的直径,第二圆环17套于第二支架4外侧,第二固定螺栓19卡于第二卡槽21内。通过调整第一固定螺栓18和第二固定螺栓19的位置,可方便地调整手托2的固定高度。第一支架3的底端设有第一连接杆6,第二支架4的底端设有第二连接杆7,第一连接杆6和第二连接杆7同时固定在拐杖杆的顶部。第一支架3和第一连接杆6可连接而成,也可为一个整体;第二支架4和第二连接杆7可连接而成,也可为一个整体。拐杖杆上设置减震结构11和伸缩结构12,拐杖杆底端为底座13,底座13上设有三个支脚14,三个支脚14围成三角体,即围成四面体的形状。三个支脚14的底端均套设防滑套15,例如防滑套15为橡胶套。拐杖杆分为三段,自上而下分别为第一拐杖杆8、第二拐杖杆9和第三拐杖杆10。第一连接杆6的底端和第二连接杆7的底端与第一拐杖杆8的顶端固定连接,第一拐杖杆8的底部设有减震结构11,减震结构11的底部设有第二拐杖杆9,第二拐杖杆9的底部设有伸缩结构12,伸缩结构12的底部设有第三拐杖杆10,第三拐杖杆10的底部设置底座13。如图3所示,减震结构11为:第一拐杖杆8内部设有第一活塞22,第二拐杖杆9内部设有第二活塞23,第一活塞22和第二活塞23通过伸缩杆24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拐杖杆8和第二拐杖杆9之间还设有弹簧25,弹簧25包裹在伸缩杆24的外围。减震结构11能够缓解路面带来的冲击,吸收行动中带来的震动感,提升了拐杖的使用舒适度。如图4所示,伸缩结构12为:第二拐杖杆9的底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老年人护理拐杖,包括腋托(1)、手托(2)和拐杖杆,其特征在于:腋托(1)为圆弧状,腋托(1)的表面包裹软垫,腋托(1)的底部两端分别连接第一支架(3)和第二支架(4),第一支架(3)和第二支架(4)均为圆柱状,第一支架(3)和第二支架(4)之间通过手托(2)相连,手托(2)的表面设有手指状纹路(5),手托(2)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圆环(16)和第二圆环(17),第一圆环(16)套于第一支架(3)并通过第一固定螺栓(18)固定,第二圆环(17)套于第二支架(4)并通过第二固定螺栓(19)固定,其中,第一圆环(16)的内侧直径大于第一支架(3)的直径,第二圆环(17)的内侧直径大于第二支架(4)的直径,第一圆环(16)的外侧设有第一固定螺栓(18),第二圆环(17)的外侧设有第二固定螺栓(19),第一支架(3)的外侧设有多个第一卡槽(20),第一卡槽(20)的宽度大于第一固定螺栓(18)的直径,第二支架(4)的外侧设有多个第二卡槽(21),第二卡槽(21)的宽度大于第二固定螺栓(19)的直径;第一支架(3)的底端设有第一连接杆(6),第二支架(4)的底端设有第二连接杆(7),第一连接杆(6)的底端和第二连接杆(7)的底端均与拐杖杆的顶端连接,拐杖杆上设置减震结构(11)和伸缩结构(12),拐杖杆底端设置底座(13),底座(13)上设有三个支脚(14),三个支脚(14)的底端均套设防滑套(15)。...

【技术特征摘要】
1.老年人护理拐杖,包括腋托(1)、手托(2)和拐杖杆,其特征在于:腋托(1)为圆弧状,腋托(1)的表面包裹软垫,腋托(1)的底部两端分别连接第一支架(3)和第二支架(4),第一支架(3)和第二支架(4)均为圆柱状,第一支架(3)和第二支架(4)之间通过手托(2)相连,手托(2)的表面设有手指状纹路(5),手托(2)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圆环(16)和第二圆环(17),第一圆环(16)套于第一支架(3)并通过第一固定螺栓(18)固定,第二圆环(17)套于第二支架(4)并通过第二固定螺栓(19)固定,其中,第一圆环(16)的内侧直径大于第一支架(3)的直径,第二圆环(17)的内侧直径大于第二支架(4)的直径,第一圆环(16)的外侧设有第一固定螺栓(18),第二圆环(17)的外侧设有第二固定螺栓(19),第一支架(3)的外侧设有多个第一卡槽(20),第一卡槽(20)的宽度大于第一固定螺栓(18)的直径,第二支架(4)的外侧设有多个第二卡槽(21),第二卡槽(21)的宽度大于第二固定螺栓(19)的直径;第一支架(3)的底端设有第一连接杆(6),第二支架(4)的底端设有第二连接杆(7),第一连接杆(6)的底端和第二连接杆(7)的底端均与拐杖杆的顶端连接,拐杖杆上设置减震结构(11)和伸缩结构(12),拐杖杆底端设置底座(13),底座(13)上设有三个支脚(14),三个支脚(14)的底端均套设防滑套(15)。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老年人护理拐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3)和第一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婷泳严光玲江杨洋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