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酸辣粉及其生产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食品
,具体涉及一种酸辣粉及其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酸辣粉是重庆市、四川省、贵州省等地的汉族传统特色小吃,属于渝菜、川菜、贵州小吃。其特点是麻、辣、鲜、香、酸且油而不腻。酸辣粉源于西南民间,取食材至当地手工制作的红薯粉,味以突出酸辣为主而得名,后来经过西南各地不断的演变和调制而正式走上街头,成为各地的特色小吃。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今天,酸辣粉不失为一种受人欢迎、老少皆宜的小吃,且尤为受妇女儿童所青睐。现今酸辣粉的生产工艺是,采用薯类淀粉或豆类淀粉制作的干粉丝下锅煮熟,然后加入调味品及辅料以食用。由于价廉物美,酸辣粉长期以来一直受人喜爱。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传统的酸辣粉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传统的酸辣粉过于辣、营养搭配不均衡,不适宜各地的人群食用。因此,研制一种营养均衡、适宜各地人群食用的酸辣粉及其生产工艺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酸辣粉及其生产工艺。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酸辣粉,所述酸辣粉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红薯淀粉100-150份、豌豆淀粉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酸辣粉,其特征在于,所述酸辣粉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红薯淀粉100‑150份、豌豆淀粉30‑50份、酸菜10‑16份、黄豆芽10‑20份、鲫鱼豆腐汤50‑100份、中药浓缩液12‑20份、食盐6‑15份、香葱葱花2‑4份、生姜4‑8份、炸酥的花生2‑7份、炸酥的黄豆2‑7份、大蒜2‑4份、香辛料5‑15份、香菜1‑3份、辣椒油2‑7份、醋5‑10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酸辣粉,其特征在于,所述酸辣粉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红薯淀粉100-150份、豌豆淀粉30-50份、酸菜10-16份、黄豆芽10-20份、鲫鱼豆腐汤50-100份、中药浓缩液12-20份、食盐6-15份、香葱葱花2-4份、生姜4-8份、炸酥的花生2-7份、炸酥的黄豆2-7份、大蒜2-4份、香辛料5-15份、香菜1-3份、辣椒油2-7份、醋5-10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酸辣粉,其特征在于,所述酸辣粉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红薯淀粉120-140份、豌豆淀粉35-45份、酸菜12-14份、黄豆芽13-17份、鲫鱼豆腐汤60-90份、中药浓缩液15-18份、食盐8-13份、香葱葱花2.5-3.5份、生姜5-7份、炸酥的花生4-6份、炸酥的黄豆4-6份、大蒜2.5-3.5份、香辛料7-13份、香菜1.5-2.5份、辣椒油3-6份、醋6-9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酸辣粉,其特征在于,所述酸辣粉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红薯淀粉125份、豌豆淀粉40份、酸菜13份、黄豆芽15份、鲫鱼豆腐汤75份、中药浓缩液16份、食盐10份、香葱葱花3份、生姜6份、炸酥的花生4.5份、炸酥的黄豆4.5份、大蒜3份、香辛料10份、香菜2份、辣椒油4.5份、醋7.5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酸辣粉,其特征在于:所述香辛料由陈皮、木香、胡椒、野山椒、肉桂、桂皮、香叶、大茴香按照质量比1:1:1:1:1:1:1:1混合而成。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酸辣粉,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份计,所述中药浓缩液由黄芪10-20份、党参10-20份、甘草8-15份、白术10-18份、玉竹10-18份、枸杞10-20份,投入煎煮釜,加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正文,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三兄弟薯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