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饪器具及其内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69309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30 10: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及其内锅,其中,烹饪器具包括用于容纳内锅的外锅,而内锅上设有外凸的凸筋,凸筋被配置为:使内锅的凸筋部位与外锅内壁面的间隙量处于预设范围内;本方案提供的烹饪器具及其内锅,凸筋结构可减少内锅与煲体外锅内壁面之间的活动间隙,利于控制内锅凸筋部位与烹饪器具外锅的配合间隙量处于预设范围内,这样可以实现将内锅与烹饪器具上盖密封圈的实际偏位量控制在偏位误差允许范围内,确保内锅与密封圈配合精度和密封可靠性,避免由于内锅与密封圈偏位引起的漏气、泄压问题,且可相应实现密封圈和煲体标准化和通用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烹饪器具及其内锅
本技术涉及厨房用具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烹饪器具的内锅及一种烹饪器具。
技术介绍
现有烹饪器具产品中,烹饪器具的煲体具有用于容纳内锅的外锅,将内锅放入外锅中后利用煲体的功率部件向内锅供热进行烹饪,其中,为了满足平台的通用性,通常一台煲体配多种不同造型或者不同厚度的内锅,例如,部分烹饪器具产品出厂时配置的一锅双胆,即一台烹饪器具设备配两个内锅,在实现本技术的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外锅内壁面与内锅外壁面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当内锅的造型或者侧壁厚度不同时,外锅与所配备的两个内锅的间隙情况也不同,这样,两个内锅装配在外锅内时的偏移量也相应不同,对于烹饪器具产品而言,内锅与外锅之间偏移量直接关系到内锅与上盖密封圈之间的配合精度,从而直接影响到设备气密性质量,当配备的两个内锅厚度不同或者造型变化时,由于存在偏移量差异导致现有烹饪器具产品难以兼顾两个内锅分别与密封圈的配合精度,导致现有产品普遍存在漏气或者泄压等品质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烹饪器具的内锅。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上述烹饪器具的内锅的烹饪器具。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的内锅,所述烹饪器具包括用于容纳所述内锅的外锅,其中,所述内锅上设有外凸的凸筋,所述凸筋被配置为:使所述内锅的所述凸筋部位与所述外锅内壁面的间隙量处于预设范围内。值得说明的是,该预设范围并非特指特定的某一数值范围,可以将所述的预设范围理解为:能够满足内锅与密封圈在允许误差范围内准确对位并可靠密封的条件时,内锅的凸筋部位与外锅内壁面之间允许存在的间隙量的取值范围,甚至,所述的预设范围也可为相同条件下,内锅的凸筋部位与外锅内壁面之间允许存在的间隙量的取值,例如,为0mm。本技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的内锅,在内锅上设置外凸的凸筋,此凸筋可以减少内锅与煲体外锅内壁面之间的活动间隙,以利用该凸筋使内锅凸筋部位与烹饪器具外锅的配合间隙量控制在预设范围内,即相应控制了内锅在外锅中的径向可活动量处于预设范围内,这样可利于实现将内锅与烹饪器具上盖密封圈的实际偏位量控制在偏位误差允许范围内,确保内锅与密封圈配合精度和密封可靠性,避免由于内锅与密封圈偏位引起的漏气、泄压问题,且对于电压力锅产品,可确保烹饪器具上盖与内锅顺利旋合到位,提升旋合手感,且通过这样设计可以实现平台的标准化和通用化,尤其实现密封圈的通用,具体地,密封圈的直径限制了内锅锅口的直径,进而限制了内锅侧壁的直径,本设计通过在内锅上设计凸筋来相应限定内锅在外锅中的径向可活动量,实现外锅与不同外径的多种内锅适配,这样可以提升内锅与烹饪器具上盖密封圈之间的对位精度,防止内锅与密封圈偏位,从而突破了密封圈对内锅侧壁直径的匹配局限性,也增加煲体与不同内锅之间的适配性,实现煲体标准化和通用化。更具体而言,例如,对于一锅双胆的烹饪器具产品,在侧壁壁厚相对较厚的内锅上不设置凸筋或设置外凸尺寸较小的凸筋,而在侧壁壁厚相对较薄的内锅上设置凸筋或设置外凸尺寸较大的凸筋,利用凸筋来弥补两个内锅壁厚差异以使该侧壁壁厚相对较厚的内锅和该侧壁壁厚相对较薄的内锅分别与外锅配合时,两个内锅与外锅的配合间隙量相当,即利用凸筋调控壁厚不同的两个内锅分别与同一外锅配合时的径向可活动量相当,这样,设计满足密封圈与其中一个内锅的对位精度时,可同时满足密封圈与另一内锅的对位精度,无论使用哪一内锅的情况皆可满足产品气密性要求,避免漏气、泄压问题,并确保烹饪器具上盖与内锅顺利旋合到位,提升旋合手感。另外,本技术提供的上述实施例中的烹饪器具的内锅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内锅具有锅壁、与所述锅壁下端连接的锅底、与所述锅壁上端连接的锅沿,所述锅沿处形成锅口,所述凸筋设置在所述锅壁上。在本方案中,将凸筋设置在位于锅口与锅底之间的锅壁上,这样可以使凸筋部位避开内锅上的主要承压部位,避免凸筋设计或加工不良导致内锅承压能力被削弱的问题。在本技术的一个技术方案中,所述内锅的所述锅壁外表面上设有至少2个所述凸筋,且所述至少2个所述凸筋沿所述内锅的外周方向间隔地分布。在本方案中,在内锅锅壁的外表面上设有至少2个凸筋,使该至少2个凸筋沿内锅的外周方向间隔地分布,例如,在内锅上设置对称分布的两个凸筋,或设置三个凸筋使之对应位于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处,或设置四个凸筋使之对应位于四边形的四个顶点处等,该设计能实现有效限定内锅在外锅内的径向可活动量,并可实现进一步提升内锅与密封圈的对中性精度,以进一步改善内锅放置在外锅中时的位置偏差。在本技术的一个技术方案中,所述内锅的所述锅壁外表面上设有至少一个沿所述内锅的外周方向构造呈环状的所述凸筋。在本方案中,在内锅锅壁上设有至少一个沿内锅的外周方向构造呈环状的凸筋,该设计能实现有效限定内锅在外锅内的径向可活动量,并可实现进一步提升内锅与密封圈的对中性精度,以进一步改善内锅放置在外锅中时的位置偏差。在本技术的一个技术方案中,所述凸筋与所述内锅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凸筋由所述锅壁从内侧向外凸出形成。在本方案中,设计凸筋与内锅为一体式结构,一体式结构具有连接可靠性高的优点,且节省了凸筋与内锅的装配工序,实现兼顾产品质量和加工效率,其中,通过设计凸筋由锅壁从内侧向外凸出形成,具体如,将内锅锅壁局部构造成外凸内凹状或外凸内平状,使该呈外凸状的部位作为凸筋结构,例如,对内锅锅壁的局部进行辊压处理或其他类似工艺处理以使其局部从内向外凸出构造成外凸内凹状,该结构具有加工方便的优点,且也能够起到对内锅局部加强的作用,同时,对于烹饪器具产品,该外凸内凹状的结构还可起到类似膨胀结的作用,对内锅具有定型效果,防止内锅频繁受内压而容易变形的不良影响,当然,也可通过堆料处理使内锅锅壁局部构造外凸内平状,同样具有加工方便的优点。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内锅的所述锅壁外表面上设有4~8个所述凸筋;和/或所述内锅的所述锅壁外表面上设有呈点状、呈条状或弧形的所述凸筋。在本方案中,在内锅锅壁的外表面上设有4~8个凸筋,具体如,设计4~8个凸筋沿内锅锅壁的周向等间隔地分布,这样可相应在内锅外周方向上形成4~8个支撑限位点,使内锅在外锅内时,其周向各位置处的径向可活动量大致相当,并能更可靠地限定内锅任一径向偏位量皆位于预设范围内,并进一步提升内锅与密封圈的对中性精度,以进一步改善内锅放置在外锅中时的位置偏差,反之,若内锅锅壁的外表面上的凸筋数量少于4个,很可能在内锅未设有凸筋的某一径向上出现限位效果不明显或得不到限位的问题,使得对内锅在外锅中的径向可活动量处于预设范围内的限定得不到全方位覆盖,而若内锅锅壁的外表面上的凸筋数量多于8个,在确保有效限定内锅在外锅中的径向可活动量处于预设范围内的前提下,部分凸筋就显得较为多余,不利于保证产品的外观质量,且不利于简化产品的加工工序;在内锅锅壁的外表面上设有呈点状或呈条状或弧形的凸筋,具有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制造的优点。在本技术的一个技术方案中,所述凸筋与所述内锅为分体部件,其中,所述凸筋与所述内锅的所述锅壁外表面固定连接,或所述凸筋呈环状并箍紧在所述内锅上。在本方案中,设计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烹饪器具的内锅,所述烹饪器具包括用于容纳所述内锅的外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锅上设有外凸的凸筋,所述凸筋被配置为:使所述内锅的所述凸筋部位与所述外锅内壁面的间隙量处于预设范围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烹饪器具的内锅,所述烹饪器具包括用于容纳所述内锅的外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锅上设有外凸的凸筋,所述凸筋被配置为:使所述内锅的所述凸筋部位与所述外锅内壁面的间隙量处于预设范围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的内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锅具有锅壁、与所述锅壁下端连接的锅底、与所述锅壁上端连接的锅沿,所述锅沿处形成锅口,所述凸筋设置在所述锅壁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器具的内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锅的所述锅壁外表面上设有至少2个所述凸筋,且所述至少2个所述凸筋沿所述内锅的外周方向间隔地分布。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器具的内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锅的所述锅壁外表面上设有至少一个沿所述内锅的外周方向构造呈环状的所述凸筋。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烹饪器具的内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筋与所述内锅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凸筋由所述锅壁从内侧向外凸出形成。6.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烹饪器具的内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锅的所述锅壁外表面上设有4~8个所述凸筋;和/或所述内锅的所述锅壁外表面上设有呈点状、呈条状或弧形的所述凸筋。7.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俊梁少雄邓领文李发展冯绍贵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