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缆二次套塑自对中式涂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690294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7 22: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光缆二次套塑自对中式涂覆装置,包括由纤膏涂覆装置,通过紧固螺栓与充油腔连接的导纤管,以及固定于导纤管外周的、且其内分别设有内锥面A与内锥面B的机头分流锥,机头分流锥内还设有空心的模芯,模芯的外锥面可与机头分流锥内锥面A配合,导纤管内设有长度大于导纤管的钢管,且在导纤管与钢管上贯穿开设有可与外界连通的长条孔,同时导纤管的外锥面可与机头分流锥内锥面B配合。整个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面,不需要人工调节即可实现自动对中,解决了现有光缆松套管生产中模具安装调整费时、管内断纤、套管鼓包的问题,提高了光缆的生产效率和成品合格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缆二次套塑自对中式涂覆装置
本技术涉及通信用光缆
,特别是一种光缆二次套塑自对中式涂覆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信息行业的不断发展,对光缆光纤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对光缆二次套塑工艺中的的生产效率、产品质量、成品合格率、模具更换安装效率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二次套塑油膏充油装置采用针管注射的原理,将纤膏充入PBT套管中,存在模具规格型号多、导纤管与光纤束的接触面大、模具更换不方便、模具对中调节费时、油膏流动不畅等影响效率的问题,而且在生产制造过程中,光纤束在导纤管内接触距离较长、空间较小,容易堆积杂物堵塞管道,对光纤束造成一定的阻力,从而使光缆容易受到外力的破坏,造成生产过程中断纤、套管鼓包等质量问题。现有技术中对于上述问题已经有了各式各样的解决办法,包括对于还需要继续后续工艺的光缆,在涂覆时进行自对中,其中授权公告号为CN201873623U的技术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大芯径光纤、尤其是大芯径塑料包层光纤的树脂涂层涂覆装置。该装置包括有一壳体,壳体内安设有引导模,引导模与壳体底部之间为液态涂料腔,在壳体的底部对应引导模开设引出孔接口,其特征在于在引出孔接口安设柔性成型模。该技术可以通过成型模腔内孔的棱条使得光纤处于内孔中心,然后在光纤引出成型模腔后,利用液态涂料表面张力的作用,使被棱条分割的涂层迅速闭合形成包覆光纤的外层。但是通过成型模腔内孔中的棱条完成自动调节和对中,不仅因棱条与光纤的接触使得整个涂覆过程摩擦增大,且阻力不均,而且仅靠液态涂料的表面张力来完成对光纤的包覆,难免会有覆盖不均甚至裸露之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光缆二次套塑自对中式涂覆装置。本技术的光缆二次套塑自对中式涂覆装置,包括由充油腔、光纤束出口模、纤膏分流器以及光纤束进口模组成的纤膏涂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通过紧固螺栓与充油腔连接的导纤管以及固定于导纤管外周的、且其内分别设有内锥面A与内锥面B的机头分流锥,机头分流锥内还设有空心的模芯,模芯的外锥面可与机头分流锥内锥面A配合,导纤管内设有长度大于导纤管的钢管,且在导纤管与钢管上贯穿开设有可与外界连通的长条孔,同时导纤管的外锥面可与机头分流锥内锥面B配合。本技术中光纤束进口模,纤膏分流器,光纤束出口模以及导纤管均位于同一中心线上,通过在模芯和导纤管的外周设置可与机头分流锥的内锥面配合的外锥面,达到整个装置的自对中目的,并且在导纤管与钢管上贯穿开设有可与外界连通的长条孔,使得光纤在涂覆过程中与外界大气连通,避免产生负压。整个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面,不需要人工调节即可实现自动对中,解决了现有光缆松套管生产中模具安装调整费时、管内断纤、套管鼓包的问题,提高了光缆的生产效率和成品合格率。本技术的光缆二次套塑自对中式涂覆装置,所述机头分流锥内锥面A与机头分流锥内锥面B的锥度为3°-5°。进一步,本技术的光缆二次套塑自对中式涂覆装置,所述长条孔为四个,且沿中心轴线对称设置,可以使人眼方便地观察到长条孔。进一步,本技术的光缆二次套塑自对中式涂覆装置,所述充油腔内依次设有光纤束出口模、纤膏分流器以及光纤束进口模,光纤束出口模靠近导纤管内的钢管一端,光纤束进口模上设有光纤入口。光纤束通过光纤束进口模、穿过充满纤膏的充油腔,最后从光纤束出口模出来进入导纤管中。进一步,本技术的光缆二次套塑自对中式涂覆装置,所述纤膏分流器内设中心孔,外周设有螺旋形流道,且流道连接设于充油腔上的纤膏入口。充油腔内安装对称式流道的纤膏分流器,并使纤膏通过连接的管道和齿轮泵以一定的压力和流量进入充油腔,避免了纤膏填充油腔时,对光纤束造成一定的冲击阻力。进一步,本技术的光缆二次套塑自对中式涂覆装置,所述导纤管内的钢管伸入模芯内的长度为15-25mm。进一步,本技术的光缆二次套塑自对中式涂覆装置,所述用来连接导纤管与充油腔的紧固螺栓用卡簧进行限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本技术的一种光缆二次套塑自对中式涂覆装置,其中光纤束进口模,纤膏分流器,光纤束出口模以及导纤管均位于同一中心线上,通过在模芯和导纤管的外周设置可与机头分流锥的内锥面配合的外锥面,达到整个装置的自对中目的,并且在导纤管与钢管上贯穿开设有可与外界连通的长条孔,使得光纤在涂覆过程中与外界大气连通,避免产生负压。整个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面,不需要人工调节即可实现自动对中,解决了现有光缆松套管生产中模具安装调整费时、管内断纤、套管鼓包的问题,提高了光缆的生产效率和成品合格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纤膏分流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导纤管结构示意图。图中:1.机头分流锥,1-1.内锥面A,1-2.内锥面B,2.模芯,3.导纤管,4.紧固螺栓,5.卡簧,6.充油腔,7.光纤束出口模,8.纤膏分流器,9.光纤束进口模,10.长条孔,11.钢管,12.光纤入口,13.纤膏入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1-图3所示:本技术的光缆二次套塑自对中式涂覆装置,包括由充油腔6、光纤束出口模7、纤膏分流器8以及光纤束进口模9组成的纤膏涂覆装置,还包括通过紧固螺栓4与充油腔6连接的导纤管3以及固定于导纤管3外周的、且其内分别设有内锥面A1-1与内锥面B1-2的机头分流锥1,用来连接导纤管3与充油腔6的紧固螺栓4用卡簧5进行限位。机头分流锥1内还设有空心的模芯2,模芯2的外锥面可与机头分流锥内锥面A1-1配合,导纤管3内设有长度大于导纤管3的钢管11,且在导纤管3与钢管11上贯穿开设有可与外界连通的长条孔10,同时导纤管3的外锥面可与机头分流锥内锥面B1-2配合。充油腔6内依次设有光纤束出口模7、纤膏分流器8以及光纤束进口模9,光纤束出口模7靠近导纤管3内的钢管11一端,光纤束进口模9上设有光纤入口12,纤膏分流器8内设中心孔,外周设有螺旋形流道,且流道连接设于充油腔6上的纤膏入口13。在本最佳实施例中,机头分流锥1通过螺纹连接与导纤管3固定,且机头分流锥内锥面A1-1与机头分流锥内锥面B1-2的锥度为5°,导纤管3内的钢管11伸入模芯2内的长度为15-25mm,长条孔10为四个,且沿中心轴线对称设置,通过设于紧固螺栓4上的孔来与外界连通。纤膏分流器8的中心孔孔径为3-5mm,光纤束进口模9的孔径取值范围为1.1-1.4mm,光纤束出口模7的孔径取值范围为1.4-2.2mm,光纤束进口模9和光纤束出口模7的入口均倒圆角,圆滑过渡,减少光纤束在行进中的摩擦阻力。在使用过程中,以生产6芯/1.85mm的PBT套管为例,6根光纤自光纤束进口模9进入,穿过纤膏分流器8,在充满纤膏的充油腔6中带出纤膏后通过光纤束出口模7,最终经由导纤管3中的钢管11导入模芯2内,完成套管的整个涂覆过程。整个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面,不需要人工调节即可实现自动对中,解决了现有光缆松套管生产中模具安装调整费时、管内断纤、套管鼓包的问题,提高了光缆的生产效率和成品合格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缆二次套塑自对中式涂覆装置,包括由充油腔(6)、光纤束出口模(7)、纤膏分流器(8)以及光纤束进口模(9)组成的纤膏涂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通过紧固螺栓(4)与充油腔(6)连接的导纤管(3)以及固定于导纤管(3)外周的、且其内分别设有内锥面A(1‑1)与内锥面B(1‑2)的机头分流锥(1),机头分流锥(1)内还设有空心的模芯(2),模芯(2)的外锥面可与机头分流锥内锥面A(1‑1)配合,导纤管(3)内设有长度大于导纤管(3)的钢管(11),且在导纤管(3)与钢管(11)上贯穿开设有可与外界连通的长条孔(10),同时,导纤管(3)的外锥面可与机头分流锥内锥面B(1‑2)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缆二次套塑自对中式涂覆装置,包括由充油腔(6)、光纤束出口模(7)、纤膏分流器(8)以及光纤束进口模(9)组成的纤膏涂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通过紧固螺栓(4)与充油腔(6)连接的导纤管(3)以及固定于导纤管(3)外周的、且其内分别设有内锥面A(1-1)与内锥面B(1-2)的机头分流锥(1),机头分流锥(1)内还设有空心的模芯(2),模芯(2)的外锥面可与机头分流锥内锥面A(1-1)配合,导纤管(3)内设有长度大于导纤管(3)的钢管(11),且在导纤管(3)与钢管(11)上贯穿开设有可与外界连通的长条孔(10),同时,导纤管(3)的外锥面可与机头分流锥内锥面B(1-2)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缆二次套塑自对中式涂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头分流锥内锥面A(1-1)与机头分流锥内锥面B(1-2)的锥度为3°-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缆二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永泰熊伟
申请(专利权)人:长飞光纤光缆兰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