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器的绝缘结构及接触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68728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7 20: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接触器的绝缘结构,其包括导磁元件、底板和绝缘套,所述绝缘套设于所述导磁元件和所述底板之间,所述绝缘套具有隔离槽,所述导磁元件的下端置于所述隔离槽内,所述绝缘套的边缘包裹于所述导磁元件的侧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接触器的绝缘结构能够有效对地绝缘以确保安全,并具有结构简单且可靠性高等优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一种具有该结构的接触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接触器的绝缘结构及接触器
本技术涉及交流接触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接触器的绝缘结构及接触器。
技术介绍
接触器是一种电子控制器件,其利用线圈流过电流产生磁场,使触头闭合,以达到控制负载的电器。交流接触器是其中一种常用的接触器,当交流接触器的线圈通电后,线圈电流会产生磁场,产生的磁场使静铁芯产生电磁吸力吸引动铁芯,并带动交流接触器点动作,常闭触点断开,常开触点闭合,两者是联动的。当线圈断电时,电磁吸力消失,衔铁在释放弹簧的作用下释放,使触点复原,常开触点断开,常闭触点闭合。接触器电磁系统主要包括电磁线圈、磁轭和底板,电磁线圈安装在磁轭上,磁轭与底板之间铺设有一层橡胶垫以间接实现电磁线圈对地绝缘,然而,橡胶垫为矩形薄片状,薄片状的橡胶垫往往不能较好的对磁轭和底板之间进行电器绝缘隔离,导致在工频耐压测试中,线圈对地的电气间隙由于磁轭和底板的绝缘失效,转换成电磁线圈与磁轭的最小电气间隙,一旦这个最小间隙小于工频耐压测试安全距离,耐压测试则失败,换句话说,如果将这种绝缘能力较差的电磁线圈机构投入到市场进行使用,电磁线圈对地绝缘失效就会导致电磁线圈烧毁,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且可靠性较低,严重的甚至会发生火灾,无法满足现有需要。因此,亟需要一种能够有效对地绝缘以确保安全,结构简单且可靠性高的接触器及其接触器的绝缘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对地绝缘以确保安全,结构简单且可靠性高的接触器的绝缘结构。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有效对地绝缘以确保安全,结构简单且可靠性高的接触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接触器的绝缘结构,其包括导磁元件、底板和绝缘套,所述绝缘套设于所述导磁元件和所述底板之间,所述绝缘套具有隔离槽,所述导磁元件的下端置于所述隔离槽内,所述绝缘套的边缘包裹于所述导磁元件的侧面。较佳地,所述导磁元件的下端具有便于所述导磁元件伸入所述隔离槽的导向斜面,所述隔离槽具有与所述导向斜面相配合的配合斜面。较佳地,所述隔离槽具有由槽底延伸形成的缓冲件,所述导磁元件承载于所述缓冲件上。较佳地,所述缓冲件包括至少两个沿所述隔离槽的长度方向呈间隔开布置的缓冲筋条。较佳地,相邻两所述缓冲筋条之间的间隔呈相等布置。本技术公开的接触器,包括电磁线圈以及上述的接触器的绝缘结构,所述电磁线圈内套于所述导磁元件内。较佳地,接触器还包括基架,所述基架分别与所述导磁元件和电磁线圈连接,所述导磁元件沿所述电磁线圈的X轴方向布置,所述基架沿所述电磁线圈的Y轴方向向外延伸形成延伸部,所述电磁线圈的出线端设于所述延伸部的下方。较佳地,所述延伸部沿所述电磁线圈的Y轴方向呈左、右布置。较佳地,所述电磁线圈的底部具有用于与所述隔离槽的槽口边缘相卡接的卡合部。较佳地,所述卡合部包括至少两个由所述电磁线圈的底部伸向所述绝缘套的凸起,所述绝缘套两相对的外侧面均抵接有所述凸起,以定位所述电磁线圈。由于本技术的接触器的绝缘结构在导磁元件及底板之间设置绝缘套,使所述绝缘套的边缘向上延伸,从而利用所述绝缘套将所述导磁元件的下侧包裹起来,从而在所述导磁元件及底板之间形成较大的绝缘间隙,从而确保对导磁元件和地进行电气绝缘隔离,从而提高整体的绝缘性能,大大提高接触器的安全可靠性;而且具有结构简单、安全且可靠性高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接触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接触器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接触器中的绝缘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接触器在隐藏底板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请参阅图1至图2,本技术公开一种接触器200,其包括基架5、电磁线圈4以及接触器的绝缘结构100。其中,接触器的绝缘结构100包括导磁元件1、底板2及绝缘套3,绝缘套3设于导磁元件1和底板2之间,绝缘套3具有隔离槽31,导磁元件1的下端置于隔离槽31内,绝缘套3的边缘包裹于导磁元件1的侧面,从而在导磁元件1及底板2之间形成较大的绝缘间隙,从而确保对导磁元件1和地进行电气绝缘隔离,从而提高整体的绝缘性能,大大提高接触器200的安全可靠性;电磁线圈4内套于导磁元件1内,基架5分别与导磁元件1和电磁线圈4连接,并安装于电磁线圈4和导磁元件1的上方,电磁线圈4的底部位于绝缘套3的槽口边缘312上方,从而使各部件之间的布置更为紧凑;底板2通过螺纹连接等方式与地连接,较优的是,底板2上设有两个沿隔离槽31的长度方向呈左、右布置的连接耳21,底板2通过两连接耳21与地螺纹连接。于本实施例中,导磁元件1为磁轭,但不以此为限。更为具体的,如下:请参阅图2至图3,导磁元件1的下端具有便于导磁元件1伸入隔离槽31的导向斜面11,隔离槽31具有与导向斜面11相配合的配合斜面311,利用导向斜面11的导向作用使得导磁元件1的下端更容易伸入隔离槽31并与隔离槽31实现安装,结构简单。具体的,导向斜面11沿导磁元件1上下方向倾斜布置,配合斜面311由隔离槽31的槽底向外张开形成,以达到更好的导向和承载效果;于本实施例中,导向斜面11设置为两个并呈对称的设置于导磁元件1的两侧,对应的,配合斜面311设置为两个并呈对称的设置于隔离槽31的两侧,但不限于此。较优的是,绝缘套3为船状结构,能够更好的适配隔离槽31的槽形结构,并使各部件之间的布置更为紧凑。请参阅图2至图3,隔离槽31具有由槽底延伸形成的缓冲件32,导磁元件1承载于缓冲件32上。缓冲件32的设置能够有效的对电器件工作时所产生的振动进行缓冲,从而提高装置整体的稳定性,而且,缓冲件32的设置还能够有效的吸合冲击所产生的噪音以达到降噪的效果,另外,缓冲件32还能够对导磁元件1起到一定支撑的作用,提高装置整体的稳定性。举例而言,缓冲件32包括至少两个沿隔离槽31的长度方向呈间隔开布置的缓冲筋条321,缓冲筋条321的设置能够对实现对导磁元件1的底部的多个部位进行缓冲,从而调高整体的缓冲性能,与此同时,缓冲筋条321的间隔设置能够有效避免相邻筋条之间的相互影响,以达到提高缓冲性能的目的。较优的是,相邻两缓冲筋条321之间的间隔呈相等布置,相同的间隔能够使所有缓冲筋条321的缓冲作用力呈均匀的作用于导磁元件1的底部,提高缓冲稳定性的同时减少导磁元件1的晃动。请参阅图1至图2,导磁元件1沿电磁线圈4的X轴方向布置,基架5沿电磁线圈4的Y轴方向向外延伸形成延伸部51(X轴方向和Y轴方向如图1所示),电磁线圈4的出线端41设于延伸部51的下方,由于电磁线圈4的出线端41位于延伸部51的下方,利用延伸部51的长度延伸使得电磁线圈4的出线端41能够远离导磁元件1,进而增大电磁线圈4的出线端41与导磁元件1之间的最小电气间隙,以确保最小电气间隙大于安全距离,因此,即使导磁元件1对地绝缘失效,电磁线圈4的出线端41与导磁元件1之间的最小电气间隙仍然保持在安全的距离,提高了装置整体的绝缘能力和安全性能,避免了传统上出线端41设于导磁元件1附近所存在的安全隐患,可靠性高。具体的,延伸部51沿电磁线圈4的Y轴方向呈左、右布置,于本实施例中,延伸部51的数量设置为两个,基架5的两侧均具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接触器的绝缘结构,包括导磁元件及底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绝缘套,所述绝缘套设于所述导磁元件和所述底板之间,所述绝缘套具有隔离槽,所述导磁元件的下端置于所述隔离槽内,所述绝缘套的边缘包裹于所述导磁元件的侧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接触器的绝缘结构,包括导磁元件及底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绝缘套,所述绝缘套设于所述导磁元件和所述底板之间,所述绝缘套具有隔离槽,所述导磁元件的下端置于所述隔离槽内,所述绝缘套的边缘包裹于所述导磁元件的侧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器的绝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磁元件的下端具有便于所述导磁元件伸入所述隔离槽的导向斜面,所述隔离槽具有与所述导向斜面相配合的配合斜面。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器的绝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槽具有由槽底延伸形成的缓冲件,所述导磁元件承载于所述缓冲件上。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接触器的绝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件包括至少两个沿所述隔离槽的长度方向呈间隔开布置的缓冲筋条。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接触器的绝缘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两所述缓冲筋条之间的间隔呈相等布置。6.一种接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文俊廖功龙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中汇瑞德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