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开关和压力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68725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7 20: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压力开关和压力系统。为了实现压力开关的高耐久性和低成本化,压力开关具有:导电性壳体,其具有沿轴向贯穿的孔(H),且具有在轴向一侧与孔(H)连接的凹状载置部(105);绝缘性壳体(20),其具有在轴向另一侧开口的凹状收纳部(201),该绝缘性壳体被固定于导电性壳体(10)的轴向一侧;第一导电性端子(30),其配置于载置部处;导电性施力部件(40),其配置于收纳部(201)中,且能够在轴向上伸缩;第二导电性端子(50),其被固定于绝缘性壳体(10)的轴向一侧,且与导电性施力部件接触;以及金属板(60),其配置于绝缘性壳体(20)的轴向另一侧,能够与导电性施力部件以及第一导电性端子接触,且能够在轴向上变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压力开关和压力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压力开关和压力系统。
技术介绍
压力开关是以规定压力为基准来切换接通状态和断开状态的开关。即,压力开关可以说是检测规定压力的压力传感器的一种。压力开关分为常开型和常闭型两种。常开型通常是开关触点为开放状态,即断开状态,且在输入压力为规定压力时,开关触点变化为闭合状态,即变化为接通状态。另一方面,常闭型通常是开关触点为闭合状态,即接通状态,且在输入压力为规定压力时,开关触点变化为开放状态,即变化为断开状态。根据应用压力开关的压力系统来适当选择是采用常开型还是采用常闭型。压力开关为了检测输入压力而具有称为隔膜的部件。隔膜必须具有依赖于输入压力而变形或者移位的性质。这是因为,压力开关通过其变形或者移位而变化为接通状态或者断开状态。此外,为了准确地检测输入压力,隔膜必须具有压力的密封性。因这样的理由,隔膜一般是橡胶制成。但是,由于橡胶制隔膜容易劣化,因此存在产品寿命短这样的课题。此外,包含基布的橡胶制隔膜可以实现耐久性的提升,但是会产生制造成本增大这样的新课题。并且,橡胶制隔膜是绝缘体。因此,由于橡胶制隔膜作为压力开关而发挥功能,因此必须具有作为开关触点的导电体。这意味着会进一步增大橡胶制隔膜的制造成本。此外,橡胶制隔膜因其弹性而容易产生颤动这样的现象。所谓颤动是在开关触点的状态(开放状态或者闭合状态)发生变化时,开关触点重复细小的机械振动的现象。即,在输入压力成为规定压力时,压力开关的接通状态或者断开状态不稳定。这振颤引起应用了压力开关的压力系统的误动作。并且,输入压力的振动、例如输入压力为液压时油振使颤动冗余。例如,日本特开2001-23488号公报、日本特开2010-270890号公报、日本特开2012-33392号公报、以及日本特开2014-89832号公报公开了隔膜是金属板的压力开关。金属板相比于橡胶制隔膜,具有耐久性提升、和制造成本低等优点。此外,在金属板是快动盘(snapactiondisc)时,还可以防止颤动。另一方面,压力开关的开关触点以隔膜为基准被设置于输入压力作用于隔膜的一侧的相反侧。该情况下,用于将隔膜的变形传递给开关触点的机构变得复杂。即,专利文献1~4没有公开输入压力作用于隔膜的一侧与设置压力开关的开关触点的一侧相同的结构。因此,专利文献1~4所公开的压力开关无法充分达成低成本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实现压力开关的高耐久性和低成本化的技术。本申请的例示的第一技术的压力开关具有:导电性壳体,其具有沿轴向贯穿的孔,且在轴向一侧具有与所述孔连接的凹状载置部;绝缘性壳体,其具有在轴向另一侧开口的凹状收纳部,该绝缘性壳体被固定于所述导电性壳体的轴向一侧;第一导电性端子,其配置于所述载置部处;导电性施力部件,其配置于所述收纳部中,且能够在轴向上伸缩;第二导电性端子,其固定于所述绝缘性壳体的轴向一侧,且与所述导电性施力部件接触;以及第一金属板,其配置于所述绝缘性壳体的轴向另一侧,能够与所述导电性施力部件以及所述第一导电性端子接触,且能够在轴向上变形。所述导电性施力部件在轴向上对所述第一金属板施力。在输入到所述孔的输入压力小于规定压力时,所述第一金属板与所述第一导电性端子接触,且在所述输入压力在所述规定压力以上时,所述第一金属板离开所述第一导电性端子。根据本申请的例示的第一技术,能够实现压力开关的高耐久性和低成本化。在本技术的压力开关中,所述第一金属板与绝缘性壳体的轴向另一侧的面接触。在本技术的压力开关中,所述第一金属板具有朝向所述第一导电性端子突出的圆顶状的突出部。在本技术的压力开关中,所述第一金属板是以所述规定压力作为阈值而能够取得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中的一个状态的快动盘,所述第一状态是所述第一金属板与所述第一导电性端子接触的状态,所述第二状态是所述第一金属板离开所述第一导电性端子的状态。在本技术的压力开关中,所述第一金属板是将所述载置部和所述收纳部在空间上分离的隔膜。在本技术的压力开关中,所述压力开关还具有密封部件,该密封部件被配置于所述第一金属板与所述导电性壳体之间,对所述第一金属板与所述导电性壳体之间进行密封。在本技术的压力开关中,所述密封部件配置于所述载置部中,被夹在所述第一金属板与所述导电性壳体之间。在本技术的压力开关中,所述密封部件配置于所述收纳部中,被夹在所述第一金属板与所述导电性壳体之间。在本技术的压力开关中,所述第一金属板配置于所述收纳部的第一部分,所述导电性施力部件配置于所述收纳部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的与中心轴线垂直的径向上的尺寸比所述第二部分的径向上的尺寸大。在本技术的压力开关中,所述第一导电性端子是第二金属板,具有使所述孔露出的开口部和在所述开口部的周围朝向所述第一金属板突出的多个突出部。在本技术的压力开关中,所述压力开关还具有固定板,该固定板在所述绝缘性壳体的轴向一侧将所述第二导电性端子固定于所述绝缘性壳体。在本技术的压力开关中,所述导电性壳体的轴向一侧具有以中心轴线为中心的螺钉头的外形,所述导电性壳体的轴向另一侧具有以中心轴线为中心的螺纹牙和螺纹槽的外形。在本技术的压力开关中,所述第二导电性端子具有以中心轴线为中心的凹陷部,所述凹陷部的内表面具有螺纹牙和螺纹槽。在本技术的压力开关中,所述输入压力是液压。在本技术的压力开关中,所述导电性施力部件是弹簧。在本技术的压力开关中,所述导电性壳体和所述绝缘性壳体中的一方具有凹部,所述导电性壳体和所述绝缘性壳体中的另一方具有凸部,所述导电性壳体和所述绝缘性壳体通过将所述凸部与所述凹部嵌合而结合。在本技术的压力系统中,具有:压力路径;压力产生机,其使在所述压力路径中流动的液体或者气体从初始压力上升至规定压力;压力开关,其与所述压力路径连接,将所述液体或者所述气体的当前压力作为输入压力而输入至该压力开关;控制电路,其基于所述压力开关的接通状态或者断开状态来控制所述压力产生机;以及线缆,其将所述压力开关与所述控制电路连接,所述压力开关具有:导电性壳体,其具有沿轴向贯穿的孔,且具有在轴向一侧与所述孔连接的凹状载置部;绝缘性壳体,其具有在轴向另一侧开口的凹状收纳部,该绝缘性壳体被固定于所述导电性壳体的轴向一侧;第一导电性端子,其配置于所述载置部中;导电性施力部件,其配置于所述收纳部中,且能够在轴向上伸缩;第二导电性端子,其固定于所述绝缘性壳体的轴向一侧,且与所述导电性施力部件接触;以及第一金属板,其配置于所述绝缘性壳体的轴向另一侧,能够与所述导电性施力部件以及所述第一导电性端子接触,且能够在轴向上变形,所述导电性施力部件在轴向上对所述第一金属板施力,所述输入压力被输入到所述孔,所述线缆与所述第二导电端子连接,在所述输入压力小于所述规定压力时,所述第一金属板与所述第一导电性端子接触,所述压力开关是所述接通状态,在所述输入压力为所述规定压力以上时,所述第一金属板离开所述第一导电性端子,所述压力开关是所述断开状态。在本技术的压力系统中,具有:压力路径;油泵,其使在所述压力路径中流动的油从初始压力上升至规定压力;压力开关,其与所述压力路径连结,将所述油的压力作为输入压力而输入至该压力开关;液压警报电路,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压力开关,其特征在于,具有:导电性壳体,其具有沿轴向贯穿的孔,且具有在轴向一侧与所述孔连接的凹状载置部;绝缘性壳体,其具有在轴向另一侧开口的凹状收纳部,该绝缘性壳体被固定于所述导电性壳体的轴向一侧;第一导电性端子,其配置于所述载置部中;导电性施力部件,其配置于所述收纳部中,且能够在轴向上伸缩;第二导电性端子,其被固定于所述绝缘性壳体的轴向一侧,且与所述导电性施力部件接触;以及第一金属板,其配置于所述绝缘性壳体的轴向另一侧,能够与所述导电性施力部件以及所述第一导电性端子接触,且该第一金属板能够在轴向上变形,所述导电性施力部件在轴向上对所述第一金属板施力,在输入到所述孔的输入压力小于规定压力时,所述第一金属板与所述第一导电性端子接触,且在所述输入压力为所述规定压力以上时,所述第一金属板离开所述第一导电性端子。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7.31 JP 2017-1486231.一种压力开关,其特征在于,具有:导电性壳体,其具有沿轴向贯穿的孔,且具有在轴向一侧与所述孔连接的凹状载置部;绝缘性壳体,其具有在轴向另一侧开口的凹状收纳部,该绝缘性壳体被固定于所述导电性壳体的轴向一侧;第一导电性端子,其配置于所述载置部中;导电性施力部件,其配置于所述收纳部中,且能够在轴向上伸缩;第二导电性端子,其被固定于所述绝缘性壳体的轴向一侧,且与所述导电性施力部件接触;以及第一金属板,其配置于所述绝缘性壳体的轴向另一侧,能够与所述导电性施力部件以及所述第一导电性端子接触,且该第一金属板能够在轴向上变形,所述导电性施力部件在轴向上对所述第一金属板施力,在输入到所述孔的输入压力小于规定压力时,所述第一金属板与所述第一导电性端子接触,且在所述输入压力为所述规定压力以上时,所述第一金属板离开所述第一导电性端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板与绝缘性壳体的轴向另一侧的面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力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板具有朝向所述第一导电性端子突出的圆顶状的突出部。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压力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板是以所述规定压力作为阈值而能够取得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中的一个状态的快动盘,所述第一状态是所述第一金属板与所述第一导电性端子接触的状态,所述第二状态是所述第一金属板离开所述第一导电性端子的状态。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压力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板是将所述载置部和所述收纳部在空间上分离的隔膜。6.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压力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开关还具有密封部件,该密封部件被配置于所述第一金属板与所述导电性壳体之间,对所述第一金属板与所述导电性壳体之间进行密封。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压力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部件配置于所述载置部中,被夹在所述第一金属板与所述导电性壳体之间。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压力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部件配置于所述收纳部中,被夹在所述第一金属板与所述导电性壳体之间。9.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压力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板配置于所述收纳部的第一部分,所述导电性施力部件配置于所述收纳部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的与中心轴线垂直的径向上的尺寸比所述第二部分的径向上的尺寸大。10.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压力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性端子是第二金属板,具有使所述孔露出的开口部和在所述开口部的周围朝向所述第一金属板突出的多个突出部。11.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压力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开关还具有固定板,该固定板在所述绝缘性壳体的轴向一侧将所述第二导电性端子固定于所述绝缘性壳体。12.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压力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性壳体的轴向一侧具有以中心轴线为中心的螺钉头的外形,所述导电性壳体的轴向另一侧具有以中心轴线为中心的螺纹牙和螺纹槽的外形。13.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压力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电性端子具有以中心轴线为中心的凹陷部,所述凹陷部的内表面具有螺纹牙和螺纹槽。1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压力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压力是液压。1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压力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性施力部件是弹簧。16.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压力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性壳体和所述绝缘性壳体中的一方具有凹部,所述导电性壳体和所述绝缘性壳体中的另一方具有凸部,所述导电性壳体和所述绝缘性壳体通过将所述凸部与所述凹部嵌合而结合。17.一种压力系统,其特征在于,具有:压力路径;压力产生机,其使在所述压力路径中流动的液体或者气体从初始压力上升至规定压力;压力开关,其与所述压力路径连接,将所述液体或者所述气体的当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及川龙之介大泽朝华中村俊晃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电产东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