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据量的动态数据发送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686964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7 20: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量的动态数据发送方法,基于远程调控的动态数据发送方法,步骤如下:S1、启动通讯管理机,采集数据;S2、判断通讯管理机内是否有时间配置文件:当结果为否,自动生成时间配置文件;S3、根据时间配置文件中的时间间隔将数据转发到监控模块;S4、监控模块根据数据量发送修改时间间隔的数据包;S5、转发模块接受并解析数据包;S6、重复S3、S4、S5。基于本地调控的动态数据发送方法,步骤如下:S1、在本地修改时间配置文件中的时间间隔;S2、重启通讯管理机并获取修改后的时间间隔;S3、转发模块根据时间间隔将数据转发到监控模块。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可以动态调整数据转发时间,给数据监控系统提供便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数据量的动态数据发送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数据量大小动态发送数据的方法,属于数据发送

技术介绍
随着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传统的电力设备、能耗设备、传动设备等的网络通讯能力也越来越强,为了更好的掌握这些设备的工作情况并对它们进行有效管理,需要将这些设备接入到监控系统,通过网络进行实时监控。这种实时监控对数据传输的实时性有较高的要求。通讯管理机用于采集各类设备中的数据并将数据转发给监控系统,在最初的设计中,通讯管理机只是为了满足电力系统对于电气参数的获取需求,例如,电流、电压、功率、频率等信息的获取。目前,为了响应国家节能减排的号召,各大厂家推出了各式各样的能耗管理设备及平台,原本的通讯管理机的处理数据的能力已经不能满足大数据量的要求,因此,提升通讯管理机处理数据的能力成为很多厂家都需要解决的难题。一套完整的监控系统在处理大数据量的能力上受很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最重要的当属硬件配置,但是在硬件配置相同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软件层面进一步提高数据处理能力。目前大部分通讯管理机都设置了固定的数据转发时间间隔,当数据量过大时,固定不变的转发时间间隔存在数据刷新率低的缺陷。根据实际的数据量实时调整数据转发的速度,保持数据解析与数据转发之间的平衡,可以从软件层面提高监控系统的数据处理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数据量的动态数据发送方法,根据数据量实时动态调整数据的转发时间,在数据刷新率不变的前提下满足不同数据量转发时间动态调整的需求,降低通讯管理机和监控系统的压力,提高工作效率。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手段:基于远程调控的动态数据发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启动通讯管理机,进行数据采集;S2、判断通讯管理机内是否有时间配置文件:当结果为否,由通讯管理机自动生成时间配置文件,并设置初始时间间隔;当结果为是,则直接提取时间配置文件中的时间间隔;S3、根据时间配置文件中的时间间隔,将采集到的数据转发到监控模块;S4、监控模块实时监测通讯管理机采集的数据量,并根据数据量发送修改时间间隔的数据包;S5、通讯管理机中的转发模块接受并解析数据包,将解析出的时间间隔存入时间配置文件;S6、重复步骤S3、S4、S5,循环进行远程动态数据发送。进一步的,所述的时间间隔包括遥测数据时间间隔、遥信数据时间间隔和遥脉数据时间间隔。进一步的,初始遥测数据时间间隔为100ms,初始遥信数据时间间隔为100ms,初始遥脉数据时间间隔1000ms。基于本地调控的动态数据发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在本地修改时间配置文件中的时间间隔并保存;S2、重启通讯管理机并查找时间配置文件,获取修改后的时间间隔;S3、转发模块根据S2获取的时间间隔将数据转发到监控模块。进一步的,所述的时间间隔包括遥测数据时间间隔、遥信数据时间间隔和遥脉数据时间间隔。采用以上技术手段后可以获得以下优势: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量的动态数据发送方法,在通讯管理机中设置时间配置文件,时间配置文件中包含有遥测数据、遥信数据和遥脉数据的转发时间间隔,通讯管理机的转发模块根据时间配置文件中的时间间隔进行数据转发,当数据量较大或较小时,用户可以通过网络从监控模块下发数据包修改时间间隔,通讯管理机解析数据包并更新时间配置文件中的时间间隔,本方法实现了实时动态调整数据转发时间的功能,使通讯管理机的数据转发与监控系统的数据处理保持平衡,避免大量数据堆积的问题。同时,用户可以在本地修改时间间隔,修改并手动保存时间配置文件,重启通讯管理机后时间配置文件不会丢失,通讯管理机可以直接根据修改后的时间间隔发送数据,给现场调试人员提供了便利,满足了现场增容扩容的需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基于数据量的动态数据发送方法的步骤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一种基于数据量的动态数据发送方法,根据动态调整方式可以进一步分为远程动态调整的数据发送方法和本地动态调整的数据发送方法。如图1所示,基于远程调控的动态数据发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启动通讯管理机,进行数据采集,采集到的数据分为遥控数据、遥信数据和遥脉数据三种。S2、判断通讯管理机内是否有时间配置文件,当结果为否,通讯管理机会自动生成时间配置文件,并设置初始时间间隔;当结果为是,则直接提取时间配置文件中的时间间隔。时间间隔包括遥测数据时间间隔、遥信数据时间间隔和遥脉数据时间间隔,在本具体实施例中,初始遥测数据时间间隔为100ms,初始遥信数据时间间隔为100ms,初始遥脉数据时间间隔1000ms。S3、转发模块根据时间配置文件中的时间间隔将采集到的数据转发到监控模块。S4、监控模块实时监测通讯管理机采集的数据量,为了保证转发的数据量与监控系统的数据处理量一致,监控模块可以根据数据量发送修改时间间隔的数据包。监控模块使用自定义通讯协议下发修改时间间隔的数据帧,数据帧的组成如下表所示:在本具体实施例中,当数据量较大时,远程修改的遥测数据时间间隔为500ms,遥信数据时间间隔为500ms,遥脉数据时间间隔为5000ms;当数据量较小时,远程修改的遥测数据时间间隔为50ms,遥信数据时间间隔为50ms,遥脉数据时间间隔为500ms。S5、通讯管理机中的转发模块接受数据包,根据自定义通讯协议解析数据包,将解析出的时间间隔存入时间配置文件。S6、重复步骤S3、S4、S5,循环进行远程动态数据发送。基于本地调控的动态数据发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在本地修改时间配置文件中的时间间隔,并手动保存时间配置文件;时间间隔包括遥测数据时间间隔、遥信数据时间间隔和遥脉数据时间间隔,在本地修改时可以单独修改一部分时间间隔,也可以修改全部时间间隔。S2、重启通讯管理机并查找时间配置文件,获取修改后的时间间隔。S3、转发模块根据S2获取的时间间隔将数据转发到监控模块。本专利技术提供远程和本地两种动态调整数据转发时间的方法,用户可以根据测试或实际使用需求,结合通讯管理机采集的数据量,通过远程或者本地操作实时调整数据转发时间,使数据发送速度与监控系统的数据处理速度保持一致,避免系统压力,实现设备监控需求。上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地说明,但是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基于远程调控的动态数据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启动通讯管理机,进行数据采集;S2、判断通讯管理机内是否有时间配置文件:当结果为否,由通讯管理机自动生成时间配置文件,并设置初始时间间隔;当结果为是,则直接提取时间配置文件中的时间间隔;S3、根据时间配置文件中的时间间隔,将采集到的数据转发到监控模块;S4、监控模块实时监测通讯管理机采集的数据量,并根据数据量发送修改时间间隔的数据包;S5、通讯管理机中的转发模块接受并解析数据包,将解析出的时间间隔存入时间配置文件;S6、重复步骤S3、S4、S5,循环进行远程动态数据发送。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远程调控的动态数据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启动通讯管理机,进行数据采集;S2、判断通讯管理机内是否有时间配置文件:当结果为否,由通讯管理机自动生成时间配置文件,并设置初始时间间隔;当结果为是,则直接提取时间配置文件中的时间间隔;S3、根据时间配置文件中的时间间隔,将采集到的数据转发到监控模块;S4、监控模块实时监测通讯管理机采集的数据量,并根据数据量发送修改时间间隔的数据包;S5、通讯管理机中的转发模块接受并解析数据包,将解析出的时间间隔存入时间配置文件;S6、重复步骤S3、S4、S5,循环进行远程动态数据发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远程调控的动态数据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普陈继兴蒙小芳马如明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天溯自动化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