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加载信息安全监控引擎后列车控制系统的可靠性测试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信息安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加载信息安全监控引擎后列车控制系统的可靠性测试方法。
技术介绍
根据国家相关部门的要求,轨道交通新建线路的列车控制系统的信息安全必须达到等保三级的水平。原列车控制系统的功能安全经过SIL4的安全认证,加入信息安全的相应设备后,为了确保原系统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功能安全性,需要对原系统的可靠性进行测试评估。现有的通用网络测试软件只能对网络时延做分析测试,无法对信息安全加护后列车控制数据的单向流程和时延与原有的流程和数据进行实时比对,从而不能得到可靠的关于列车控制系统的可靠性的评估。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载信息安全监控引擎后列车控制系统的可靠性测试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不能对列车控制系统在加装安全监控引擎后的系统可靠性进行准确的评估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加载信息安全监控引擎后列车控制系统的可靠性测试方法,应用于列车控制系统中,所述列车运行于设定的轨道上,所述列车控制系统包括核心网交换机、车载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加载信息安全监控引擎后列车控制系统的可靠性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列车控制系统中,所述列车运行于设定的轨道上,所述列车控制系统包括核心网交换机、车载交换机、轨旁PC、车载PC、第一信息安全监控引擎以及第二信息安全监控引擎,其中所述轨旁PC和所述第一信息安全监控引擎均与所述核心网交换机通信,所述车载PC和所述第二信息安全监控引擎均与所述车载交换机通信,所述可靠性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初始化所述第一信息安全监控引擎和所述第二信息安全监控引擎,以设定所述第一信息安全监控引擎的第一工作周期和所述第二信息安全监控引擎的第二工作周期;其中,所述第一监控周期包括第一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载信息安全监控引擎后列车控制系统的可靠性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列车控制系统中,所述列车运行于设定的轨道上,所述列车控制系统包括核心网交换机、车载交换机、轨旁PC、车载PC、第一信息安全监控引擎以及第二信息安全监控引擎,其中所述轨旁PC和所述第一信息安全监控引擎均与所述核心网交换机通信,所述车载PC和所述第二信息安全监控引擎均与所述车载交换机通信,所述可靠性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初始化所述第一信息安全监控引擎和所述第二信息安全监控引擎,以设定所述第一信息安全监控引擎的第一工作周期和所述第二信息安全监控引擎的第二工作周期;其中,所述第一监控周期包括第一工作时间和第一静默时间,所述第二监控周期包括第二工作时间和第二静默时间,且所述第一信息安全监控引擎在所述第一工作时间中时,所述第一信息安全监控引擎处于工作状态,所述第一信息安全监控引擎在所述第一静默时间中时,所述第一信息安全监控引擎处于静默状态,所述第二信息安全监控引擎在所述第二工作时间中时,所述第二信息安全监控引擎处于工作状态,所述第二信息安全监控引擎在所述第二静默时间中时,所述第二信息安全监控引擎处于静默状态;步骤S2:令所述第一信息安全监控引擎和所述第二信息安全监控引擎分别按照所述第一工作周期和所述第一工作周期进行工作,且同时令所述轨旁PC以预设的轨旁周期向所述车载PC发送轨旁数据包,令所述车载PC以预设的车载周期向所述轨旁PC发送车载数据包;步骤S3:在每个所述第一工作周期内,所述轨旁PC接收所述第一信息安全监控引擎处于所述第一工作时间内所述车载PC发送的第一数量的车载数据包以及所述第一信息安全监控引擎处于所述第一静默时间内所述车载PC发送的第二数量的车载数据包,且根据所述第一数量的车载数据包和所述第二数量的车载数据包对所述列车控制系统的通信的时延和丢包率进行分析以获取第一结果;在每个所述第二工作周期内,所述车载PC接收所述第二信息安全监控引擎处于所述第二工作时间内所述轨旁PC发送的第一数量的轨旁数据包以及所述第二信息安全监控引擎处于所述第二静默时间内所述轨旁PC发送的第二数量的轨旁数据包,且根据所述第一数量的轨旁数据包和所述第二数量的轨旁数据包对所述列车控制系统的通信的时延和丢包率进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志华,李晋,邓朝义,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控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