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强度缠绕结构壁管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682586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7 19: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强度缠绕结构壁管材,包括管体、螺旋缠绕于所述管体外壁的加强筋和设于所述管体外壁的起吊组件;所述起吊组件包括起吊环和同轴设于所述管体的一对支撑环,所述起吊环的一端与一所述支撑环连接,另一端与另一所述支撑环连接,所述支撑环的外壁沿径向凹设有多个限位孔或/和凸设有多个限位柱,所述限位柱可卡入所述限位孔中以固定相邻所述管材的相对位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管材在管体的外壁缠绕有加强筋,设置有沿管体径向的竖筋,增强管材径向的强度,提高管材的环刚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强度缠绕结构壁管材
本技术属管材于
,具体涉及一种高强度缠绕结构壁管材。
技术介绍
缠绕结构壁管材的成型工艺独特,可制备大直径的管材。缠绕结构壁管材广泛应用于市政排水、低压输送等领域。管材的在深埋土壤后,管材主要受到径向的力,因此,要求管材具有较高的环刚度,但现有技术中的大直径缠绕结构壁管材的环刚度较小,限制了管材的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高强度的缠绕结构壁管材。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高强度缠绕结构壁管材,包括管体、螺旋缠绕于所述管体外壁的加强筋和设于所述管体外壁的起吊组件;所述加强筋包括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所述第一本体螺旋缠绕于所述管体的外壁,且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管体的外壁形成第一空腔,所述第二本体沿所述第一本体的缠绕方向盖设与所述第一本体的外壁,且所述第二本体和所述第一本体的外壁形成第二空腔,所述第二空腔内沿所述管体的径向设有竖筋,所述竖筋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本体的外部和所述第二本体的内壁连接,并将所述第二空腔分隔为多个小空腔;所述起吊组件包括起吊环和同轴设于所述管体的一对支撑环,所述起吊环的一端与一所述支撑环连接,另一端与另一所述支撑环连接,所述支撑环的外壁沿径向凹设有多个限位孔或/和凸设有多个限位柱,所述限位柱可卡入所述限位孔中以固定相邻所述管材的相对位置。进一步的,所述支撑环位于所述加强筋的外侧,所述支撑环与所述加强筋外壁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起吊组件为两个,两个所述起吊组件分别位于所述管体的两端。进一步的,所述竖筋沿所述第一本体的缠绕方向,螺旋设于所述第一本体的外壁。进一步的,所述竖筋为多个,多个所述竖筋沿所述第一本体的缠绕方向均匀间隔设置。进一步的,相邻所述竖筋在缠绕方向上的间隔距离a,所述竖筋在缠绕方向上的长度为b,其中0<a<1/3b。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本技术的管材中,在管体的外壁缠绕有加强筋,该加强筋包括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第一本体与管体外壁形成第一空腔,第二本体覆盖在第一本体的外侧,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之间形成第二空腔,并且在第二空腔中,还设置有沿管体径向的竖筋,增强管材径向的强度,提高管材的环刚度。在本技术的管材中,在管体的上还设置有起吊组件,起吊组件包括和管体同轴设置的一对支撑环,以及连接在支撑环上的起吊环,起吊环直接与支撑环连接,在起吊时,吊环上的作用力分散在支撑环上,避免在起吊过程中应力集中。在支撑环的外壁上还设置有限位柱或是限位孔,管材在堆放时,相邻管材上的限位柱和限位孔相互配合,限定管材之间的相对位置,放置管材在堆放过程中发生倾倒。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管材轴向的剖视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管材的局部主视示意图一;图3为本技术管材的局部主视示意图二;图4为图1中A部分放大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管材的加强筋的局部剖视示意图一;图6为本技术管材的加强筋的局部剖视示意图二;附图标记:1-管体,2-加强筋,21-第一本体,22-第二本体,23-第一空腔,24-第二空腔,25-竖筋,5-起吊组件,51-起吊环,52-支撑环,53-限位孔,54-限位柱。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1-6,具体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高强度缠绕结构壁管材,包括管体1、螺旋缠绕于所述管体1外壁的加强筋2和设于所述管体1外壁的起吊组件5;所述加强筋2包括第一本体21和第二本体22,第一本体21和第二本体22均为弧形壳状,所述第一本体21螺旋缠绕于所述管体1的外壁,第一本体21与所述管体1的外壁形成第一空腔23,所述第二本体22沿的第一本体21的缠绕方向盖设与所述第一本体21的外壁,且所述第二本体22和所述第一本体21的外壁形成第二空腔24,所述第二空腔24内沿所述管体1的径向设有竖筋25,所述竖筋25的外端与第二本体22的内壁连接,竖筋25的内端与第一本体21的外壁连接,竖筋25将所述第二空腔24分隔为两个小空腔;竖筋25为沿着第一本体21的外壁螺旋缠绕,竖筋25的沿第一本体21螺旋方向的长度与第一本体21的长度相同;第二本体22的弧度略大于第一本体21的弧度。所述起吊组件5包括起吊环51和同轴设于所述管体1的一对支撑环52,支撑环52的宽度远小于管体1的长度,并且支撑环52设在在管体1的外壁,所述支撑环52位于所述加强筋2的外侧,与支撑环52接触的加强筋2被支撑环52包裹,所述支撑环52与所述加强筋2外壁固定连接,起吊环51沿着管体1的径向设置,大致与管体1的径向平行,起吊环51的一端与其中一所述支撑环52连接,另一端与另一所述支撑环52连接,所述其中一支撑环52的外壁沿径向凹设有多个限位孔53,在另一支撑环52的外壁沿径向凸设有多个限位柱54,所述限位柱54可卡入所述限位孔53中以固定相邻所述管材的相对位置。限位孔53和限位柱54的位置根据管体1直径可计算出,即,当两个管体1水平放置时,相邻管体1上的限位柱54正好插入到另一管体1的限位孔53中,使两管体1合为一体,堆放的管体1较多时,多个管体1之间连接成一整体,管体1不易滚动,增强了管材堆的稳定性。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起吊组件5为两个,两个所述起吊组件5分别位于所述管体1的两端。在本技术的其他实施例中,起吊组件5还可以是一个,一个起吊组件5则设置在管材的中间位置,若管材较长,则可更加实际需要,设置多个起吊组件5,多个起吊组件5沿管材的长度方向均匀间隔分布。在本实施例中,竖筋25为多个,多个所述竖筋25沿所述第一本体21的缠绕方向均匀间隔设置。即在第一本体21的外壁,多个竖筋25的连线为螺旋线。并且相邻所述竖筋25在缠绕方向上的间隔距离a,所述竖筋25在缠绕方向上的长度为b,其中0<a<1/3b。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强度缠绕结构壁管材,其特征在于:包括管体(1)、螺旋缠绕于所述管体(1)外壁的加强筋(2)和设于所述管体(1)外壁的起吊组件(5);所述加强筋(2)包括第一本体(21)和第二本体(22),所述第一本体(21)螺旋缠绕于所述管体(1)的外壁,且所述第一本体(21)与所述管体(1)的外壁形成第一空腔(23),所述第二本体(22)沿所述第一本体(21)的缠绕方向盖设与所述第一本体(21)的外壁,且所述第二本体(22)和所述第一本体(21)的外壁形成第二空腔(24),所述第二空腔(24)内沿所述管体(1)的径向设有竖筋(25),所述竖筋(25)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本体(21)的外部和所述第二本体(22)的内壁连接,并将所述第二空腔(24)分隔为多个小空腔;所述起吊组件(5)包括起吊环(51)和同轴设于所述管体(1)的一对支撑环(52),所述起吊环(51)的一端与一所述支撑环(52)连接,另一端与另一所述支撑环(52)连接,所述支撑环(52)的外壁沿径向凹设有多个限位孔(53)或/和凸设有多个限位柱(54),所述限位柱(54)可卡入所述限位孔(53)中以固定相邻管材的相对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强度缠绕结构壁管材,其特征在于:包括管体(1)、螺旋缠绕于所述管体(1)外壁的加强筋(2)和设于所述管体(1)外壁的起吊组件(5);所述加强筋(2)包括第一本体(21)和第二本体(22),所述第一本体(21)螺旋缠绕于所述管体(1)的外壁,且所述第一本体(21)与所述管体(1)的外壁形成第一空腔(23),所述第二本体(22)沿所述第一本体(21)的缠绕方向盖设与所述第一本体(21)的外壁,且所述第二本体(22)和所述第一本体(21)的外壁形成第二空腔(24),所述第二空腔(24)内沿所述管体(1)的径向设有竖筋(25),所述竖筋(25)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本体(21)的外部和所述第二本体(22)的内壁连接,并将所述第二空腔(24)分隔为多个小空腔;所述起吊组件(5)包括起吊环(51)和同轴设于所述管体(1)的一对支撑环(52),所述起吊环(51)的一端与一所述支撑环(52)连接,另一端与另一所述支撑环(52)连接,所述支撑环(52)的外壁沿径向凹设有多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双全郝洪波周祖明
申请(专利权)人:康泰塑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