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带抗剪件剪力墙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679737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7 18: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提供了一种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带抗剪件剪力墙结构,其包括预制墙体和结合于所述预制墙体的竖向两侧的现浇墙体,所述现浇墙体的顶部设有抗剪件,相邻带抗剪件剪力墙结构的层间水平接缝处通过所述抗剪件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剪力墙预制墙体部分的竖向钢筋断开,以此减少竖向钢筋接头和灌浆套筒的数量,加强措施是按抗弯等强原则加大预制墙体两侧现浇边缘构件墙体的配筋量,可以弥补竖向分布钢筋断开造成正截面抗弯承载能力的损失,从而节约材料及预制构件工厂制作费用;以及通过抗剪件的设置可以弥补剪力墙竖向钢筋断开造成在层间水平接缝处的抗剪能力的降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带抗剪件剪力墙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尤其涉及一种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带抗剪件剪力墙结构。
技术介绍
对于目前国内正在兴起“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其墙体钢筋竖向连接多采用“套筒连接”或“约束浆锚连接”方法。该些连接方法均需要进行大量钢筋的连接,不但增加了结构造价,安装过程中由于钢筋定位困难也会对施工人员造成了极大的困扰。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或潜在的不足之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带抗剪件剪力墙结构,能够避免在剪力墙装配施工中采用大量套筒连接,减轻施工负担和降低建造成本。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提供了一种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带抗剪件剪力墙结构,其包括预制墙体和结合于所述预制墙体的竖向两侧的现浇墙体,所述现浇墙体的端部设有抗剪件,相邻所述带抗剪件剪力墙结构的层间水平连接处通过所述抗剪件相连。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预制墙体的底部设有灌浆盲孔,所述预制墙体的底部设有与所述灌浆盲孔相通的座浆层预留缝隙。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抗剪件竖直设置,第一端埋设于所述现浇墙体中,第二端延伸出所述现浇墙体。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抗剪件为钢筋或型钢。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预制墙体的内部设有至少由第一竖向筋和第一水平筋连接形成的第一钢筋结构,且部分或全部所述第一水平筋的端部延伸出所述预制墙体的竖向侧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现浇墙体包括至少由第二竖向筋和第二水平筋连接形成的第二钢筋结构及浇筑于所述第二钢筋结构的混凝土结构,所述第二竖向筋的端部延伸出所述混凝土结构。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水平筋为水平箍筋,箍设于多道所述第二竖向筋上。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竖向筋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竖向筋的直径。本技术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使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在进行本技术的剪力墙结构的竖向拼装时,无需在预制墙体的底部设置大量的钢筋连接节点,减少了套筒连接的数量,减轻了施工负担,加强措施是按抗弯等强原则加大预制墙体两侧现浇边缘构件墙体的配筋量,可以弥补竖向分布钢筋断开造成正截面抗弯承载能力的损失,在预制墙体的底部预留灌浆盲孔来现浇座浆层,可将预制墙体牢固而稳定地固定在整体结构中,通过改善预制墙体的现浇墙体的配筋量来等强竖向钢筋断开造成剪力墙抗弯强度的减低,以及通过抗剪件的设置可以弥补剪力墙竖向钢筋断开造成在层间水平接缝处的抗剪能力的降低。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带抗剪件剪力墙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参阅图1所示,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带抗剪件剪力墙结构,其主要由预制墙体11和现浇墙体12两部分组成,其中,预制墙体11的数量为一,现浇墙体12的数量为二,且两个现浇墙体12分别结合于预制墙体11的竖向两侧。在预制墙体11的底部预留有灌浆盲孔13,灌浆盲孔13为预留在预制构件表面、用于注浆的孔洞,该灌浆盲孔13包括竖向开设在预制墙体11的底部的竖向孔洞及贯穿竖向孔洞处的预制墙体的两个小孔,两个小孔上下平行设置,位于下方的小孔作为注浆孔,位于上方的小孔作为出浆孔,使用时,向注浆孔中注入浆液,浆液流经竖向孔洞达到预制墙体的底部,预制墙体的底部在浆液凝固后被固定,当出浆孔中有浆液流出时,代表注浆完成,此时可停止注浆,如此,利用预制墙体底部的灌浆盲孔便可利用浆液对预制墙体的底部进行固定,无需采用大量钢筋连接。灌浆盲孔在不使用时,一般在其内塞入金属塞子,以防外物进入后封堵洞口。预制墙体11为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可在工厂制作、现场安装,预制墙体11的内部设有至少由第一竖向筋111和第一水平筋112连接形成的第一钢筋结构,且部分或全部第一水平筋112的端部延伸出预制墙体11的竖向两侧,用于与两侧的现浇墙体12相连结。当预制墙体的顶部需要设置上层板结构15,如现浇楼板时,可将第一钢筋结构的部分或全部第一竖向筋111的端部延伸出预制墙体11的顶部,将该些延伸钢筋直接浇筑在上层板结构中,以提高预制墙体与上层板结构的结合强度,此处的连结无需钢筋对接,因此也就不需要设置套筒连接,只需将上层板结构的混凝土直接浇筑在延伸钢筋上,无需预留用于搭接上层预制墙体的钢筋接头,操作简便,不会增加任何施工负担。而在预制墙体11的底部,由于无需与下层预制墙体的钢筋接头搭接,便无需在预制墙体11的底部预埋大量的钢筋连接用预埋套筒,只需留置少量,如两个灌浆盲孔即可,操作简便,无需大量钢筋对接施工,节省施工成本,提高施工效率。现浇墙体12包括至少由第二竖向筋121和第二水平筋122连接形成的第二钢筋结构及浇筑于第二钢筋结构的混凝土结构,较佳地,第二水平筋122为水平箍筋,箍设于多道第二竖向筋121上。其中,第二竖向筋121的两端延伸出所述混凝土结构,用于与上下层结构搭接。该现浇墙体12采用传统的现浇钢筋混凝土墙体的施工方式,施工时,首先绑扎第二钢筋结构,将第二钢筋结构的第二竖向筋与下层板结构16(现浇结构)顶部或下层剪力墙结构顶部预留的竖向钢筋搭接,然后安装模板结构,再浇筑混凝土。现浇墙体的第二竖向筋的底部可直接搭接在下层板结构16的预留竖向钢筋上,操作方便,无需设置套筒连接。现浇墙体12底部预留的第二竖向筋用于连接下层板结构16顶部或下层剪力墙结构顶部预留的竖向钢筋,其顶部预留的第二竖向筋则用于连接上层板结构15或上层剪力墙结构的竖向钢筋,因此,采用现浇墙体12可与上下层结构之间建立良好且巩固的连结体系,整体性强,抗弯抗剪和承载能力优越。较佳地,预制墙体11中向外延伸的第一水平筋112的端部可进一步连接于现浇墙体12的第二钢筋结构,以增强预制墙体11与现浇墙体12的结合强度,通过在预制墙体11的两侧各设置现浇墙体12,利用现浇墙体12良好的整体连结性和抗剪承载能力,可提高预制墙体与上下层结构在水平接缝处的抗剪承载能力,弥补因预制墙体在水平接缝处无钢筋连接而导致的结构薄弱和抗剪承载能力差的问题,确保结构的安全性。另外,可通过改善预制墙体和现浇墙体中的钢筋结构的配筋和构造等,进一步加强本技术复合剪力墙结构的结构强度和抗剪承载能力。在预制墙体中竖向分布的第一竖向筋采用最小配筋率进行配置并在上下层水平接缝处断开连接,水平接缝处留设20mm座浆层131,通过使预制墙体的底部标高比现浇墙体的底部标高高20mm,于预制墙体的底部形成待浇筑座浆料的座浆层预留缝隙,且灌浆盲孔连通于座浆层预留缝隙,在完成向灌浆盲孔中的注浆施工后,便可在预制墙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带抗剪件剪力墙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制墙体和结合于所述预制墙体的竖向两侧的现浇墙体,所述现浇墙体的端部设有抗剪件,相邻所述带抗剪件剪力墙结构的层间水平连接处通过所述抗剪件相连;所述现浇墙体包括至少由第二竖向筋和第二水平筋连接形成的第二钢筋结构及浇筑于所述第二钢筋结构的混凝土结构,所述第二竖向筋的端部延伸出所述混凝土结构;所述抗剪件竖直设置,下端埋设于所述现浇墙体的顶部,上端延伸出所述现浇墙体的顶部并向上穿过上层板结构,直至锚入上一层带抗剪件剪力墙结构的现浇墙体中;并且,下层现浇墙体顶部的抗剪件与上层现浇墙体的第二钢筋结构搭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带抗剪件剪力墙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制墙体和结合于所述预制墙体的竖向两侧的现浇墙体,所述现浇墙体的端部设有抗剪件,相邻所述带抗剪件剪力墙结构的层间水平连接处通过所述抗剪件相连;所述现浇墙体包括至少由第二竖向筋和第二水平筋连接形成的第二钢筋结构及浇筑于所述第二钢筋结构的混凝土结构,所述第二竖向筋的端部延伸出所述混凝土结构;所述抗剪件竖直设置,下端埋设于所述现浇墙体的顶部,上端延伸出所述现浇墙体的顶部并向上穿过上层板结构,直至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显东肖绪文刘亚男马昕煦田伟张士前范新海李浩朱海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