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油降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67671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7 17:37
一种浮油降解装置,包括:基板,所述基板上表面具有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基板还包括多个通孔,所述通孔从所述基板上表面向下贯穿所述基板;所述通孔内具有光催化催化剂;所述通孔侧壁具有至少一个臭氧供气口;设置于所述基板上或者所述基板内部的臭氧发生装置及二次电池,所述臭氧发生装置的臭氧气体出口通过所述基板内部与所述臭氧供气口相连;所述基板上方具有至少一个紫外光照射装置。所述浮油降解装置能够对海上溢油产生的残留浮油进行降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浮油降解装置
本技术涉及环保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浮油降解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海上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和海洋油气资源的进一步勘探开发,海上溢油事故也不断地增多。海上溢油污染是各种海洋污染类型中发生频率最高、分布面积最广、危害程度最大的一种。海上溢油应急处理方法通常是先回收,再进行消除处理。例如,采用物理方法(如围油栏围控、吸油毡吸附等)进行回收,再采用化学方法(如喷洒化学分散剂等)进行浮油消除处理。然而,在回收相应的溢油之后,虽然可以采用化学分散剂等方法,将海面的浮油分散成极微小的颗粒,但是,不能实现浮油真正的消除,另外化学分散剂存在二次污染,会给海洋带来新的污染。因此,亟待研制新型海上溢油产生的残留浮油的处理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浮油降解装置,以更好地实现对海上溢油产生的残留浮油的降解。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浮油降解装置,包括:基板,所述基板上表面具有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基板还包括多个通孔,所述通孔从所述基板上表面向下贯穿所述基板;所述通孔内具有光催化催化剂;所述通孔侧壁具有至少一个臭氧供气口;设置于所述基板上或者所述基板内部的臭氧发生装置及二次电池,所述臭氧发生装置的臭氧气体出口通过所述基板内部与所述臭氧供气口相连;所述基板上方具有至少一个紫外光照射装置。可选的,所述通孔内具有通管,所述通管的管壁具有通气开口,所述通气开口与所述臭氧供气口相通;所述通管内表面具有所述光催化催化剂,从而使所述通孔侧壁的内表面具有所述光催化催化剂。可选的,所述通管的材料为玻璃或石英。可选的,所述紫外光照射装置通过支撑柱设置在所述基板上方,所述支撑柱的底部设置在所述基板的外侧壁。可选的,所述紫外光照射装置的上表面具有太阳能电池板。可选的,所述光催化催化剂为TiO2、WO3、CdS、ZnS、ZnO、Fe2O3或CdSe。可选的,所述基板包括位于上表面中央的凸台,所述臭氧发生装置和所述二次电池设置在所述凸台内。可选的,所述凸台的上表面和侧面具有太阳能电池板。可选的,所述通孔在所述基板的表面上呈均匀的阵列排布。可选的,所述基板的密度小于海水的密度。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其中一个方面中,一方面,能够利用紫外光照射装置和相应的光催化催化剂对浮油进行光降解,另一方面,能够同时利用臭氧的氧化作用进行氧化降解,从而使得浮油被消除处理,整个装置各结构设计之间相互配合,使得对浮油的处理效果更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浮油降解装置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浮油降解装置中基板的部分上表面放大示意图;图3是图2所示结构中其中一个通管的俯视示意图;图4是图3所示通管的立体示意图;图5是图2所示结构沿a-a’虚线剖切得到的剖面示意图;图6是图5所示结构省略通管后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现有浮油的降解装置有待改进,为此,本技术提供一种新的浮油降解装置。为更加清楚的表示,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详细的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浮油降解装置,请结合参考图1至图6。如图1所示,浮油降解装置包括基板100,基板100上方具有两个紫外光照射装置130。紫外光照射装置130到基板100上表面的垂直距离可以根据需要调整。紫外光照射装置130提供紫外光照,从而为浮油的光催化降解提供光源。其它实施例中,紫外光照射装置的个数可以更多,例如三个以上,可以根据基板的总面积(基板的总面积决定一个浮油降解装置能够处理的浮油面积,因此,通常希望此总面积较大),以及紫外光照射装置能够照射到的基板面积,设置紫外光照射装置的个数。浮油降解装置还包括设置于基板100上或者基板100内部的臭氧发生装置(未示出)及二次电池(未示出)。所述臭氧发生装置用于产生臭氧气体,臭氧气体用于浮油的氧化降解。所述二次电池可以反复充电和放电,从而保证为浮油降解提供电能(例如为紫外光照射装置130提供电能)。本实施例中,基板100包括位于上表面中央的凸台110,所述臭氧发生装置和所述二次电池设置在凸台110内,即臭氧发生装置和二次电池位于基板内。将臭氧发生装置和二次电池设置在凸台110内,可以更好地防止海水影响臭氧发生装置和二次电池。本实施例中,可以进一步凸台110的上表面和侧面可以具有太阳能电池板,以增大太阳能电池板的总面积。其它实施例中,基板也可以不包括凸台。臭氧发生装置和二次电池可以设置在基板表面上,并利用相应的防水结构保护臭氧发生装置和二次电池,同时,保证臭氧发生装置产生的臭氧能够输入后续提到的臭氧供气口(如图6所示的臭氧供气口101h)。请参考图1和图2,图2为图1中虚线框100A框选部分的结构放大图(即基板100部分上表面的俯视放大图)。结合参考图1和图2可知,基板100还包括多个通孔101,通孔101从基板100上表面向下贯穿基板100(图1中的小点代表了相应的通孔101,可以从图2中的放大示意图得到)。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基板100上表面具有太阳能电池板(未示出)。本实施例中,基板100上表面除了被相应通孔101贯穿的部分之外,其它部分均可以设置有相应的太阳能电池板,以利用太阳能电池板发电,供相应的装置(如紫外光照射装置130等)使用。本实施例中,通孔101内具有光催化催化剂。具体的,本实施例设置通孔101内具有通管102(单独一个通管102的俯视结构如图3所示,立体结构如图4所示)。此时,通管102的管孔为通孔101的一部分。本实施例通过设置通管102内表面具有光催化催化剂103(在图3中显示为覆盖在通管102内表面),从而使通孔101侧壁的内表面具有光催化催化剂103。设置通管102,可以使得每个通孔101内的光催化催化剂均方便地更换。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不设置通管,直接在通孔侧壁表面设置光催化催化剂。请参考图3,正如前面所述,通管102的管孔为通孔101的一部分,而通管102的内表面被光催化催化剂103覆盖。图4显示了单独一个通管102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显示,通管102的管壁具有通气开口1021,通管102位于通孔101时,通气开口1021与上述臭氧发生装置的所述臭氧供气口相通。请返回参考图1,本实施例中,紫外光照射装置130架设在两个支撑柱120顶部之间,即每个紫外光照射装置130通过两个支撑柱120进行固定。图1中显示了两个紫外光照射装置130。其它实施例中,紫外光照射装置的个数可以更多。本实施例中,设置支撑柱120可拆卸地固定在基板100的外侧壁,此时,基板100的上下表面均不受设置支撑柱120的影响,从而保证基板100上下表面充分与海水接触,进而保证相应有更多通孔101与海水接触。本实施例中,紫外光照射装置130的上表面可以具有太阳能电池板(未示出)。请再次参考图1至图4,通孔101内具有通管102,也就是说,通管102设置在通孔101中。通管102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固定在通孔101内部。例如,可以通常粘贴方式,或者利用通管102的外径与通孔101内径之间的调整,使得通管102恰好能够固定在通孔101内。本实施例中,通管102的材料为玻璃或石英。通管102若为石英玻璃时,它的材料为石英,而并非玻璃,因为玻璃通常是非晶体。请参考图5,显示了图2所示结构中,沿a-a’虚线剖切得到的剖面结构。由于a-a’虚线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浮油降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所述基板上表面具有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基板还包括多个通孔,所述通孔从所述基板上表面向下贯穿所述基板;所述通孔内具有光催化催化剂;所述通孔侧壁具有至少一个臭氧供气口;设置于所述基板上或者所述基板内部的臭氧发生装置及二次电池,所述臭氧发生装置的臭氧气体出口通过所述基板内部与所述臭氧供气口相连;所述基板上方具有至少一个紫外光照射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浮油降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所述基板上表面具有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基板还包括多个通孔,所述通孔从所述基板上表面向下贯穿所述基板;所述通孔内具有光催化催化剂;所述通孔侧壁具有至少一个臭氧供气口;设置于所述基板上或者所述基板内部的臭氧发生装置及二次电池,所述臭氧发生装置的臭氧气体出口通过所述基板内部与所述臭氧供气口相连;所述基板上方具有至少一个紫外光照射装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油降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内具有通管,所述通管的管壁具有通气开口,所述通气开口与所述臭氧供气口相通;所述通管内表面具有所述光催化催化剂,从而使所述通孔侧壁的内表面具有所述光催化催化剂。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浮油降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管的材料为玻璃或石英。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油降解装置,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华斌王燕云庄峙厦王小如周艳丽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华厦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