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风电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67613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7 17: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梯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通风电梯,包括电梯轿厢,所述电梯轿厢上表面和下表面的两侧均开设有进风斗,所述电梯轿厢内部的两侧均开设有进风管道,两个所述进风管道的两端分别与四个进风斗远离电梯轿厢外部的一侧面固定连接,两个所述进风管道内壁的相对面均开设有活动槽。该通风电梯,通过进风斗在电梯上下移动时进行收集,气流方便使用挡风板和分流块进行疏导,减速板减缓气流流速的作用,达到减少气流对电梯轿厢内部的冲击力度,过滤网起到对气流中的灰尘进行过滤作用,负离子发生器起到清除气流中的微生物的作用,达到净化空气的作用,第一出气嘴和第二出气嘴使电梯轿厢内部的空气达到流通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通风电梯
本技术涉及电梯
,具体为一种通风电梯。
技术介绍
电梯是指服务于建筑物内若干特定的楼层的升降设备,其轿厢运行在至少两列垂直于水平面或与铅垂线倾斜角小于15°的刚性轨道运动的永久运输设备。也有台阶式,踏步板装在履带上连续运行,俗称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服务于规定楼层的固定式升降设备。垂直升降电梯具有一个轿厢,运行在至少两列垂直的或倾斜角小于15°的刚性导轨之间。轿厢尺寸与结构形式便于乘客出入或装卸货物。习惯上不论其驱动方式如何,将电梯作为建筑物内垂直交通运输工具的总称。大多数电梯在运行时,电梯内部大多处于空气不流通状态,导致电梯使用时的环境质量降低,容易对人身健康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通风电梯,解决了大多数电梯运作时内部处于空气不流通状态,容易对人身健康造成影响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通风电梯,包括电梯轿厢,所述电梯轿厢上表面和下表面的两侧均开设有进风斗,所述电梯轿厢内部的两侧均开设有进风管道,两个所述进风管道的两端分别与四个进风斗远离电梯轿厢外部的一侧面固定连接,两个所述进风管道内壁的相对面均开设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槽内壁的正面和背面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活动槽远离进风管道的一侧内壁开设有分流槽,所述分流槽内壁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第一通风管道,所述第一通风管道远离分流槽的一侧面开设有减速槽,所述减速槽远离第一通风管道的一侧内壁开设有第二通风管道,所述第二通风管道远离减速槽的一侧面开设有净化槽,所述电梯轿厢顶壁的内部开设有出风管道,所述出风管道的内部与净化槽的内部连通,所述进风管道的底部内壁固定插接有第一出风嘴,所述第一出风嘴的底端延伸至电梯轿厢的内部,所述电梯轿厢两侧内壁的底部均固定插接有第二出风嘴,两个所述第二出风嘴的背对端均延伸至净化槽的内部,两个所述进风管道内壁的背对面均铰接有挡风板,所述挡风板远离进风管道内壁的一侧延伸至活动槽的内部,所述挡风板位于活动槽内部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两端分别延伸至两个滑槽的内部,所述分流槽远离开口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有分流块,所述减速槽的两侧内壁均固定连接有减速板,所述净化槽的内侧壁与过滤网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净化槽远离第二通风管道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有负离子发生器,所述电梯轿厢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光源。优选的,所述进风管道的内部与进风斗的内部连通。优选的,所述挡风板为石棉板,所述挡风板的宽度与活动槽的宽度相适配,所述滑槽为弧形槽。优选的,所述分流块为锥形块,所述分流块的水平中线与挡风板的水平中线位于同一直线。优选的,所述减速板的数量为二十个,且每五个减速板的为一组,四组所述减速板分别交叉固定在四个减速槽的两侧内壁。优选的,所述光源的顶部固定连接在电梯轿厢顶部内壁的中心,所述第一出风嘴的数量为十个,且每五个第一出风嘴为一组,两组所述第一出风嘴位于光源的两侧,所述光源为节能LED灯。(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通风电梯,具备的有益效果:该通风电梯,通过进风斗在电梯上下移动时进行收集,气流方便使用挡风板和分流块进行疏导,减速板减缓气流流速的作用,达到减少气流对电梯轿厢内部的冲击力度,过滤网起到对气流中的灰尘进行过滤作用,负离子发生器起到清除气流中的微生物的作用,达到净化空气的作用,第一出气嘴和第二出气嘴使电梯轿厢内部的空气达到流通的作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正剖图;图2为本技术活动槽结构俯剖图;图3为图1中A处结构放大图。图中:1电梯轿厢、2进风斗、3进风管道、4活动槽、5滑槽、6分流槽、7第一通风管道、8减速槽、9第二通风管道、10净化槽、11出风管道、12第一出风嘴、13第二出风嘴、14挡风板、15滑杆、16分流块、17减速板、18过滤网、19负离子发生器、20光源。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一种通风电梯,包括电梯轿厢1,电梯轿厢1上表面和下表面的两侧均开设有进风斗2,进风斗2用于在电梯轿厢1移动时收集空气的作用,电梯轿厢1内部的两侧均开设有进风管道3,两个进风管道3的两端分别与四个进风斗2远离电梯轿厢1外部的一侧面固定连接,进风管道3的内部与进风斗2的内部连通,两个进风管道3内壁的相对面均开设有活动槽4,活动槽4内壁的正面和背面均开设有滑槽5,滑槽5为弧形槽,活动槽4远离进风管道3的一侧内壁开设有分流槽6,分流槽6内壁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第一通风管道7,第一通风管道7远离分流槽6的一侧面开设有减速槽8,减速槽8远离第一通风管道7的一侧内壁开设有第二通风管道9,第二通风管道9远离减速槽8的一侧面开设有净化槽10,电梯轿厢1顶壁的内部开设有出风管道11,出风管道11的内部与净化槽10的内部连通,进风管道3的底部内壁固定插接有第一出风嘴12,第一出风嘴12的底端延伸至电梯轿厢1的内部,电梯轿厢1两侧内壁的底部均固定插接有第二出风嘴13,两个第二出风嘴13的背对端均延伸至净化槽10的内部,两个进风管道3内壁的背对面均铰接有挡风板14,挡风板14为石棉板,石棉板的内部有较多的孔洞,减少气流进入活动槽4内时产生的噪音,挡风板14的宽度与活动槽4的宽度相适配,挡风板14远离进风管道3内壁的一侧延伸至活动槽4的内部,挡风板14位于活动槽4内部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滑杆15,滑杆15的两端分别延伸至两个滑槽5的内部,气流冲击挡风板14使,挡风板14带动滑杆15在滑槽5内移动,防止气流从进风管道3另一端排出,分流槽6远离开口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有分流块16,分流块16为锥形块,分流块16的水平中线与挡风板14的水平中线位于同一直线,气流冲击分流块16时,气流接触分流块16的斜面,方便改变气流方向的作用,减速槽8的两侧内壁均固定连接有减速板17,减速板17的数量为二十个,且每五个减速板17的为一组,四组减速板17分别交叉固定在四个减速槽8的两侧内壁,气流冲击减速板17时,减速板17起到减缓气流流速的作用,防止气流过大造成使用人员的不适,净化槽10的内侧壁与过滤网18的外侧壁固定连接,过滤网18对灰尘具有一定的过滤效果,净化槽10远离第二通风管道9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有负离子发生器19,负离子发生器19具有散热负离子的作用,负离子具有消除空气中大多数有害物质活性的作用,电梯轿厢1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光源20,光源20的顶部固定连接在电梯轿厢1顶部内壁的中心,第一出风嘴12的数量为十个,且每五个第一出风嘴12为一组,两组第一出风嘴12位于光源20的两侧,光源20为节能LED灯,通过进风斗2在电梯上下移动时进行收集,气流方便使用挡风板14和分流块16进行疏导,减速板17减缓气流流速的作用,达到减少气流对电梯轿厢1内部的冲击力度,过滤网18起到对气流中的灰尘进行过滤作用,负离子发生器19起到清除气流中的微生物的作用,达到净化空气的作用,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通风电梯,包括电梯轿厢(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轿厢(1)上表面和下表面的两侧均开设有进风斗(2),所述电梯轿厢(1)内部的两侧均开设有进风管道(3),两个所述进风管道(3)的两端分别与四个进风斗(2)远离电梯轿厢(1)外部的一侧面固定连接,两个所述进风管道(3)内壁的相对面均开设有活动槽(4),所述活动槽(4)内壁的正面和背面均开设有滑槽(5),所述活动槽(4)远离进风管道(3)的一侧内壁开设有分流槽(6),所述分流槽(6)内壁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第一通风管道(7),所述第一通风管道(7)远离分流槽(6)的一侧面开设有减速槽(8),所述减速槽(8)远离第一通风管道(7)的一侧内壁开设有第二通风管道(9),所述第二通风管道(9)远离减速槽(8)的一侧面开设有净化槽(10),所述电梯轿厢(1)顶壁的内部开设有出风管道(11),所述出风管道(11)的内部与净化槽(10)的内部连通,所述进风管道(3)的底部内壁固定插接有第一出风嘴(12),所述第一出风嘴(12)的底端延伸至电梯轿厢(1)的内部,所述电梯轿厢(1)两侧内壁的底部均固定插接有第二出风嘴(13),两个所述第二出风嘴(13)的背对端均延伸至净化槽(10)的内部,两个所述进风管道(3)内壁的背对面均铰接有挡风板(14),所述挡风板(14)远离进风管道(3)内壁的一侧延伸至活动槽(4)的内部,所述挡风板(14)位于活动槽(4)内部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滑杆(15),所述滑杆(15)的两端分别延伸至两个滑槽(5)的内部,所述分流槽(6)远离开口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有分流块(16),所述减速槽(8)的两侧内壁均固定连接有减速板(17),所述净化槽(10)的内侧壁与过滤网(18)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净化槽(10)远离第二通风管道(9)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有负离子发生器(19),所述电梯轿厢(1)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光源(2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风电梯,包括电梯轿厢(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轿厢(1)上表面和下表面的两侧均开设有进风斗(2),所述电梯轿厢(1)内部的两侧均开设有进风管道(3),两个所述进风管道(3)的两端分别与四个进风斗(2)远离电梯轿厢(1)外部的一侧面固定连接,两个所述进风管道(3)内壁的相对面均开设有活动槽(4),所述活动槽(4)内壁的正面和背面均开设有滑槽(5),所述活动槽(4)远离进风管道(3)的一侧内壁开设有分流槽(6),所述分流槽(6)内壁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第一通风管道(7),所述第一通风管道(7)远离分流槽(6)的一侧面开设有减速槽(8),所述减速槽(8)远离第一通风管道(7)的一侧内壁开设有第二通风管道(9),所述第二通风管道(9)远离减速槽(8)的一侧面开设有净化槽(10),所述电梯轿厢(1)顶壁的内部开设有出风管道(11),所述出风管道(11)的内部与净化槽(10)的内部连通,所述进风管道(3)的底部内壁固定插接有第一出风嘴(12),所述第一出风嘴(12)的底端延伸至电梯轿厢(1)的内部,所述电梯轿厢(1)两侧内壁的底部均固定插接有第二出风嘴(13),两个所述第二出风嘴(13)的背对端均延伸至净化槽(10)的内部,两个所述进风管道(3)内壁的背对面均铰接有挡风板(14),所述挡风板(14)远离进风管道(3)内壁的一侧延伸至活动槽(4)的内部,所述挡风板(14)位于活动槽(4)内部的一侧面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建华闵文辉
申请(专利权)人:康达电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