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结构的水量压力调节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67503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7 17: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结构的水量压力调节阀,包括阀体、推杆、阀套、上压力调节座、下压力调节座和限位件,在所述阀体的一侧设有与冷凝器的出液口相连通的进液口,在所述阀体的另一侧设有与用水管道相连通的出液口;在所述推杆上设有阀芯;所述阀套设置在阀体内;在所述上压力调节座内设有上压力调节腔,在所述上压力调节腔内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上端压接在上压力调节腔的顶部上,所述弹簧的下端压接在推杆上。本发明专利技术维修方便,整体体积较小,能够满足多种安装环境,避免浪费水资源,更加节能,产生水垢时,只需更换下压力调节座上的阀体即可,无需将水量压力调节阀进行整体更换,不但降低了维修成本,并且不会使制冷剂泄漏,有利于环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结构的水量压力调节阀
本专利技术涉及制冷系统
,特别涉及到一种新型结构的水量压力调节阀。
技术介绍
水量压力调节阀是水冷制冷系统的重要部件之一,水量压力调节阀设置在冷凝器的下游,且进液口与冷凝器的出液口相连通,通过压缩机工作时的压力来调节毛细管内部制冷剂的的压力,从而来调节从冷凝器流出的液体的流量。现有的用于制冷系统的水量压力调节阀整体结构较为复杂,且用于连接冷凝器的进液口和出液口的尺寸较大,采用此种结构不但提高了调节水量平衡压力的难度,并且浪费了水资源,难以满足节能的要求,同时还增大了水量压力调节阀的整体体积,限制了安装环境,给安装带来了较大的不便;另一个,水量压力调节阀经过长时间的使用后,极易在水量压力调节阀内产生水垢,产生水垢后无法使阀芯完全关闭,给水量的调节工作带来了较大的不便,现有技术中为了能够使水量得到有效的调节,需要将水量压力调节阀整体卸下进行更换,更换水量压力调节时制冷剂会从毛细管内完全漏出,因此更换完毕需要通过专业人员向毛细管内冲入足量的制冷剂,采用此种更换方式不但提高了维修成本,并且还污染了环境,不利于环保,给水量压力调节阀维修工作带来了较大的不便;再一个,金属波纹管设置在下压力调节座的下压力调节腔内,通过压缩机的工作压力来调节其膨胀或收缩,当压缩机工作不稳定时,极易使金属波纹管频繁的膨胀或收缩,金属波纹管在膨胀或收缩过程中极易与下压力调节腔的内壁产生磨损发出较大的噪音,因此现有的水量压力调节阀已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然而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研发者有必要研制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维修方便,整体体积较小,能够满足多种安装环境,避免浪费水资源,更加节能,产生水垢时,只需更换下压力调节座上的阀体即可,无需将水量压力调节阀进行整体更换,不但降低了维修成本,并且不会使制冷剂泄漏,有利于环保的新型结构的水量压力调节阀。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目的提供了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维修方便,整体体积较小,能够满足多种安装环境,避免浪费水资源,更加节能,水量调节敏感度更高,产生水垢时,只需更换下压力调节座上的阀体即可,无需将水量压力调节阀进行整体更换,不但降低了维修成本,并且不会使制冷剂泄漏,有利于环保的新型结构的水量压力调节阀。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新型结构的水量压力调节阀,包括一阀体,在所述阀体的一侧设有与冷凝器的出液口相连通的进液口,在所述阀体的另一侧设有与用水管道相连通的出液口;一设置在阀体的内部且能够沿其轴线方向进行上下移动的推杆,在所述推杆上设有阀芯,所述阀芯与推杆为一体成型结构;一用于为阀芯进行导向作用的阀套,所述阀套设置在阀体内;一设置在阀体上侧的上压力调节座,在所述上压力调节座内设有上压力调节腔,在所述上压力调节腔内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上端压接在上压力调节腔的顶部上,所述弹簧的下端压接在推杆上;一设置在阀体下侧的下压力调节座,在所述下压力调节座内设有下压力调节腔,在所述下压力调节腔内设有金属波纹管,在所述下压力调节座的下端设有与金属波纹管相连通的压力调节孔,所述压力调节孔通过毛细管与压缩机相连通;一用于限制金属波纹管从下压力调节腔内膨胀出的限位件,所述限位件设置在下压力调节腔的上端上。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该新型结构的水量压力调节阀还包括一用于调节弹簧压力的压力调节装置,所述压力调节装置包括上压力调节座、下压力调节座和压力调节螺丝,在所述上压力调节座的中心位置开设有与压力调节螺丝相配合的螺纹孔,所述弹簧设置在上压力调节座和下压力调节座之间,所述压力调节螺丝穿过上压力调节腔的顶部与上压力调节座的螺纹孔相配合,所述下压力调节座压接在推杆的上端上。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所述上压力调节座与弹簧相接触的一端上设有弹簧定位凸台。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所述下压力调节座与推杆相接触的一端上设有推杆定位凹槽。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所述推杆下端与阀体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在所述阀芯内部镶嵌有第二密封圈,在所述推杆的上端与阀套之间设有第三密封圈,在阀套与阀体之间设有第四密封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采用上述结构能够有效的减小该水量压力调节阀的整体体积,能够满足多种安装环境,避免浪费水资源,更加节能,维修方便,产生水垢时,只需更换下压力调节座上的阀体即可,无需将水量压力调节阀进行整体更换,不但降低了维修成本,并且不会使制冷剂泄漏,有利于环保。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俯视图。图3为图2的A-A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参照图1-图3所示,图中给出的为一种新型结构的水量压力调节阀,包括阀体100、推杆200、阀套300、上压力调节座400、下压力调节座500和限位件600。在阀体100的一侧设有与冷凝器的出液口相连通的进液口110,在阀体100的另一侧设有与用水管道相连通的出液口120,推杆200设置在阀体100的内部且能够沿其轴线方向进行上下移动,在推杆200上设有阀芯210,阀芯210在推杆200的作用下使进液口110与出液口120连通或关闭,阀芯210与推杆200为一体成型结构,有效的提高了阀芯210与推杆200之间的稳定性能。阀套300用于为阀芯210进行导向作用,阀套300设置在阀体100内,推杆200带动阀芯210在阀套300内进行上下移动,提高了该新型结构的水量压力调节阀的稳定性能。上压力调节座400设置在阀体100上侧,在上压力调节座400内设有上压力调节腔410,在上压力调节腔410内设有弹簧900,弹簧900的上端压接在上压力调节腔410的顶部上,弹簧900的下端压接在推杆200上。金属波纹管700未膨胀前,推杆200在弹簧900的作用力下,使阀芯210紧紧压接在出液口120的进液端上,使进液口110与出液口120处于关闭状态(未连通状态),在压缩机工作时,使设置在毛细管内的制冷剂压力增大,从而使金属波纹管700在下压力调节腔510内膨胀,推动推杆200向上移动,带动阀芯210从出液口120的进液端上移开,使进液口110与出液口120相连通。下压力调节座500设置在阀体100下侧,在下压力调节座500内设有下压力调节腔510,在下压力调节腔510内设有金属波纹管700,在下压力调节座500的下端设有与金属波纹管700相连通的压力调节孔520,压力调节孔520通过毛细管与压缩机相连通。限位件600用于限制金属波纹管700从下压力调节腔510内膨胀出,限位件600设置在下压力调节腔510的上端上,产生水垢时,只需将安装在下压力调节座500上的阀体100进行更换即可,无需将水量压力调节阀进行整体更换,不但降低了维修成本,并且不会使制冷剂泄漏,有利于环保。另外通过限位件600的作用,当金属波纹管700频繁的膨胀或收缩,不会使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结构的水量压力调节阀,包括一阀体,在所述阀体的一侧设有与冷凝器的出液口相连通的进液口,在所述阀体的另一侧设有与用水管道相连通的出液口;一设置在阀体的内部且能够沿其轴线方向进行上下移动的推杆,在所述推杆上设有阀芯,所述阀芯与推杆为一体成型结构;一用于为阀芯进行导向作用的阀套,所述阀套设置在阀体内;一设置在阀体上侧的上压力调节座,在所述上压力调节座内设有上压力调节腔,在所述上压力调节腔内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上端压接在上压力调节腔的顶部上,所述弹簧的下端压接在推杆上;一设置在阀体下侧的下压力调节座,在所述下压力调节座内设有下压力调节腔,在所述下压力调节腔内设有金属波纹管,在所述下压力调节座的下端设有与金属波纹管相连通的压力调节孔,所述压力调节孔通过毛细管与压缩机相连通;一用于限制金属波纹管从下压力调节腔内膨胀出的限位件,所述限位件设置在下压力调节腔的上端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结构的水量压力调节阀,包括一阀体,在所述阀体的一侧设有与冷凝器的出液口相连通的进液口,在所述阀体的另一侧设有与用水管道相连通的出液口;一设置在阀体的内部且能够沿其轴线方向进行上下移动的推杆,在所述推杆上设有阀芯,所述阀芯与推杆为一体成型结构;一用于为阀芯进行导向作用的阀套,所述阀套设置在阀体内;一设置在阀体上侧的上压力调节座,在所述上压力调节座内设有上压力调节腔,在所述上压力调节腔内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上端压接在上压力调节腔的顶部上,所述弹簧的下端压接在推杆上;一设置在阀体下侧的下压力调节座,在所述下压力调节座内设有下压力调节腔,在所述下压力调节腔内设有金属波纹管,在所述下压力调节座的下端设有与金属波纹管相连通的压力调节孔,所述压力调节孔通过毛细管与压缩机相连通;一用于限制金属波纹管从下压力调节腔内膨胀出的限位件,所述限位件设置在下压力调节腔的上端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结构的水量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强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金鋆制冷控制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