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循环运输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675018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7 17: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循环运输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相互平行的轨道模组,以及分别对称设置于轨道组件相对两端的第一转接模组和第二转接模组。该运输机构的转接模组具有转接功能,运输车可通过该转接模组在两个轨道模组之间来回移动,从而实现运输车的循环运输功能,有效保障了生产线的高效运作;而且,本运输机构采用了“回”字型的结构设计,转接模组和轨道模组相互垂直设置,在等同的运输能力下,本运输机构的占地面积比传统的圆弧型运输轨道的占地面积更少,能有效克服生产车间空间资源浪费的问题;而且,本运输机构对生产车间的地形要求较低,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可根据需要便捷地安装在各类生产车间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循环运输机构
本技术涉及物料运输
,尤其涉及一种循环运输机构。
技术介绍
在产品的加工过程中,生产车间主要是利用运输车来实现物料的转移,该类运输车会在特定的轨道上行走,从而将物料运载至生产线的各个工位上。为了保障生产线的高效运作,现有的轨道一般会采用闭环式的设计,使运输车可以被有效地循环利用;然而,该轨道在运输车的掉头处,通常采用弧型的结构,由于弧形导轨的转弯半径较大,从而导致了轨道需要占用很大的空间,造成生产车间空间资源浪费的问题。因此,寻找一种占地面积小的轨道式循环运输机构,成为本
人员所研究的重要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循环运输机构,以解决现有运输车轨道由于采用圆弧式的设计,从而导致轨道地面积大、浪费空间资源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循环运输机构,包括两个相互平行的轨道模组,以及分别对称设置于所述轨道模组相对两端的第一转接模组和第二转接模组;其中,所述第一转接模组和第二转接模组具有相同的结构;所述轨道模组包括若干个依次相连的运输轨道,所述运输轨道上设有运输车;所述第一转接模组包括转接支撑架,所述转接支撑架的上端面连接有垂直于所述运输轨道的换向轨道,所述换向轨道上设有转接车;所述转接车包括矩形框架,以及连接于所述矩形框架上端面的转接轨道;其中,所述转接轨道平行于所述运输轨道,而且转接轨道的高度与运输轨道的高度相持平,转接轨道可与所述轨道模组相对接。可选的,所述转接支撑架的第一端安装有转接驱动电机,所述转接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平行于所述运输轨道的同步轴,所述同步轴的两端分别活动有两个垂直于所述运输轨道的传动皮带;两个所述传动皮带分别连接于所述转接车的相对两端。可选的,所述转接车还包括位于所述矩形框架中的双向驱动组件,以及安装在所述矩形框架相对两侧的滚轮;所述双向驱动组件包括双向驱动电机,以及两个对称设置于所述双向驱动电机相对两侧的第一驱动轮;所述双向驱动电机的输出端通过链条分别连接于两个所述第一驱动轮。可选的,运输轨道包括架体,以及位于所述架体中的运输驱动组件;所述架体的上端面设有相互平衡的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所述运输驱动组件包括依次放置的运输驱动电机,以及两个第二驱动轮;所述运输驱动电机的输出端通过链条分别连接于所述两个所述第二驱动轮。可选的,所述运输车包括车架,以及安装在所述车架相对两侧的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所述车架的下端面还固定连接有齿条,所述齿条的长度方向平行于所述运输轨道。可选的,所述转接轨道的下端面还连接有感应条,所述转接支撑架还连接有与所述感应条相匹配的感应器。可选的,所述转接车还设有固定连接于所述矩形框架外侧的若干个第一感应元件,所述第一感应元件的感应方向朝向所述转接轨道的上方。可选的,所述运输轨道还设有固定连接于所述架体外侧的若干个第二感应元件,所述第二感应元件的感应方向朝向所述运输轨道的上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循环运输机构,该运输机构的转接模组具有转接功能,运输车可通过该转接模组在两个轨道模组之间来回移动,从而实现运输车的循环运输功能,有效保障了生产线的高效运作;而且,本运输机构采用了“回”字型的结构设计,转接模组和轨道模组相互垂直设置,在等同的运输能力下,本运输机构的占地面积比传统的圆弧型运输轨道的占地面积更少,能有效克服生产车间空间资源浪费的问题;而且,本运输机构对生产车间的地形要求较低,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可根据需要便捷地安装在各类生产车间内。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循环运输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转接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运输车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转接车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运输轨道的结构示意图。图示说明:10、轨道模组;101、运输轨道;1011、架体;1012、第一导轨;1013、第二导轨;1014、第二驱动轮;1015、运输驱动电机;102、运输车;1021、车架;1022、第一滚轮;1023、第二滚轮;1024、齿条;21、第一转接模组;22、第二转接模组;211、转接支撑架;2111、转接驱动电机;2112、同步轴;2113、传动皮带;212、换向轨道;213、转接车;2131、矩形框架;2132、转接轨道;2133、滚轮;2134、双向驱动电机;2135、第一驱动轮;31、感应条;32、感应器;41、第一感应元件;42、第二感应元件。具体实施方式为使得本技术的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短”“内”“外”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展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原件必须具有此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进行操作,以此不能理解为本技术的限制。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请参阅图1,该图示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循环运输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该运输机构包括:两个相互平行的轨道模组10,以及分别对称设置于轨道模组10相对两端的第一转接模组21和第二转接模组22;其中,第一转接模组21和第二转接模组22具有相同的结构;轨道模组10包括若干个依次相连的运输轨道101,运输轨道101上设有运输车102;运输车102可在该运输轨道101上移动,实现运输物料的功能;在实际操作中,轨道模组10可根据实际需求,调整运输轨道101的数量,以适配不同生产车间的地形条件。请参阅图2,该图示为本实施例提供了第一转接模组的结构示意图,该第一转接模组21包括转接支撑架211,该转接支撑架211的上端面连接有垂直于运输轨道101的换向轨道212,换向轨道212上设有转接车213;具体的,转接支撑架211的第一端安装有转接驱动电机2111,该转接驱动电机2111的输出端连接有平行于运输轨道101的同步轴2112,同步轴2112的两端分别活动有两个垂直于运输轨道101的传动皮带2113;两个传动皮带2113分别连接于转接车213的相对两端。需要说明的是,驱动电机可通过同步轴2112拉动传动皮带2113,进而带动转接车213在转换轨道上移动。请参阅图3,该图示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运输车的结构示意图,该运输车102包括车架1021,以及安装在车架1021相对两侧的第一滚轮1022和第二滚轮1023;车架1021的下端面还固定连接有齿条1024,齿条1024的长度方向平行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循环运输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相互平行的轨道模组,以及分别对称设置于所述轨道模组相对两端的第一转接模组和第二转接模组;其中,所述第一转接模组和第二转接模组具有相同的结构;所述轨道模组包括若干个依次相连的运输轨道,所述运输轨道上设有运输车;所述第一转接模组包括转接支撑架,所述转接支撑架的上端面连接有垂直于所述运输轨道的换向轨道,所述换向轨道上设有转接车;所述转接车包括矩形框架,以及连接于所述矩形框架上端面的转接轨道;其中,所述转接轨道平行于所述运输轨道,而且转接轨道的高度与运输轨道的高度相持平,转接轨道可与所述轨道模组相对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循环运输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相互平行的轨道模组,以及分别对称设置于所述轨道模组相对两端的第一转接模组和第二转接模组;其中,所述第一转接模组和第二转接模组具有相同的结构;所述轨道模组包括若干个依次相连的运输轨道,所述运输轨道上设有运输车;所述第一转接模组包括转接支撑架,所述转接支撑架的上端面连接有垂直于所述运输轨道的换向轨道,所述换向轨道上设有转接车;所述转接车包括矩形框架,以及连接于所述矩形框架上端面的转接轨道;其中,所述转接轨道平行于所述运输轨道,而且转接轨道的高度与运输轨道的高度相持平,转接轨道可与所述轨道模组相对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运输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支撑架的第一端安装有转接驱动电机,所述转接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平行于所述运输轨道的同步轴,所述同步轴的两端分别活动有两个垂直于所述运输轨道的传动皮带;两个所述传动皮带分别连接于所述转接车的相对两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运输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车还包括位于所述矩形框架中的双向驱动组件,以及安装在所述矩形框架相对两侧的滚轮;所述双向驱动组件包括双向驱动电机,以及两个对称设置于所述双向驱动电机相对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聪陈争亮黄光寿张培彪赵火旺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阿李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