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半固态成型背楞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673673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7 16: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建筑领域,公开了一种半固态成型背楞固定装置,包括:支撑平台和锁紧组件,背楞置于支撑平台上,通过锁紧组件与模板抵接;支撑平台包括两根垂直模板固定的主筋,其中一根主筋的外侧设置第一齿条;锁紧组件包括预紧件和终紧件,预紧件包括两根水平杆,其中一根水平杆的外侧设置第二齿条,两根水平杆分别与两根主筋配合,第二齿条与第一齿条配合;终紧件包括分别与预紧件的两根水平杆连接的两根立杆,以及立杆之间连接的偏心轮。本发明专利技术有效的解决了传统背楞锁紧结构复杂的问题,简化了背筋固定结构,提高了背楞安装及拆卸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半固态成型背楞固定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建筑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半固态成型背楞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半固态成型技术包括触变铸造、触变锻造、半固态轧制和射铸成型几种工艺,但应用最广的是触变铸造。触变铸造是指把经在固-液温度区间搅拌的金属先制成非枝晶淀料,然后根据所做零件的大小截成小的坯料,再将坯料重新加热到半固态温度后压入模具的方法。模板是现浇混凝土结构工程中必不可少的部件和技术,而背楞是墙、柱模板必备的加固部件。浇筑混凝土墙、柱的过程中,墙、柱模板受到较大的混凝土侧压力而变形,对此采用“背楞”加“对拉”加固体系来保证模板承载力安全及混凝土成形质量。目前,对背楞加固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通过螺栓将背楞与斜撑固定在一起,另外一种方式则是采用螺栓在模板两侧对拉,两种方式的背楞固定结构都十分复杂,安装和拆卸都十分耗时,特别是后一种方式还会对模板及浇筑墙体造成损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提供一种半固态成型背楞固定装置,简化了背楞固定结构,提高了背楞安装和拆卸的效率。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半固态成型背楞固定装置,包括:支撑平台和锁紧组件,背楞置于支撑平台上,通过锁紧组件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半固态成型背楞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平台和锁紧组件,背楞置于支撑平台上,通过锁紧组件与模板抵接;支撑平台包括两根垂直模板固定的主筋,其中一根主筋的外侧设置第一齿条;锁紧组件包括预紧件和终紧件;预紧件包括两根水平杆,其中一根水平杆的外侧设置第二齿条,两根水平杆分别与两根主筋配合,第二齿条与第一齿条配合;终紧件包括分别与预紧件的两根水平杆连接的两根立杆,以及立杆之间连接的偏心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半固态成型背楞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平台和锁紧组件,背楞置于支撑平台上,通过锁紧组件与模板抵接;支撑平台包括两根垂直模板固定的主筋,其中一根主筋的外侧设置第一齿条;锁紧组件包括预紧件和终紧件;预紧件包括两根水平杆,其中一根水平杆的外侧设置第二齿条,两根水平杆分别与两根主筋配合,第二齿条与第一齿条配合;终紧件包括分别与预紧件的两根水平杆连接的两根立杆,以及立杆之间连接的偏心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楞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两根主筋的侧面均设置有第一滑轨,具体为:两根主筋的内侧设置有第一滑轨,或者,两根主筋的外侧设置有第一滑轨且第一齿条设置在第一滑轨的外侧;两根水平杆为滑块,分别与两根主筋上的第一滑轨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楞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齿条安装在拆装匣内;拆装匣包括顶板、内侧板、外侧板、前端板和后端板,其中,前端板朝向模板,后端板可拆卸;内侧板和外侧板上分别开设有L形解锁槽,L形解锁槽的水平部分的开口朝向后端板,L形解锁槽的下方设有第二滑轨,第二齿条架设在第二滑轨上且第二齿条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军杨泓斌李鑫高国恒闫学超
申请(专利权)人:筑梦高科建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