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自行车折叠把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673535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7 16: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新型自行车折叠把立,包括横把杆、竖把杆和折叠装置;折叠装置包括定位机构、锁紧机构、保险机构和两个相互对应扣合的“碗”状体,分别为上碗体和下碗体;锁紧机构包括“工”字形锁紧块、直连杆、固定块和“Y”形连杆;保险机构包括手柄、保险按钮、弹簧、保险扣和伞头螺丝;第一销铆设置为圆柱体,由中点向两端依次穿过串联锁紧机构、保险机构、下碗体和上碗体,组合成折叠装置,通过偏心设计,达到固定紧密、安全保险、操作便捷、转向精准的有益效果,体现智能化、精准化、简约化的优越性,有效减少了工艺制作流程,便于存放和携带的有益效果,其科学创新、高效多能、安全实用的优点,必将受到市场的喜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自行车折叠把立
本技术涉及自行车领域,尤其是一种新型自行车折叠把立。
技术介绍
传统的自行车折叠把立,容易发生松动、转向空滞、磨损等现象,存在转向不精准、磨损锈蚀、折叠不到位等不足,直接影响使用效率和骑行感受,甚至会引发骑行事故,造成不必要的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科学设计一种新型自行车折叠把立,通过创新设计采用新型定位机构、锁紧机构、保险机构替代传统的固定连接机构,并通过偏心设计,利用杠杆原理,达到固定紧密、安全保险、操作便捷、转向精准的有益效果,体现智能化、精准化、简约化的优越性,具备“中国制造2025”的先进性、创新性。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自行车折叠把立,包括横把杆、竖把杆和折叠装置;所述的竖把杆的上端与所述的横把杆的中点位置固定连接,呈“T”字形,所述的竖把杆的下端与所述的折叠装置固定连接;所述的折叠装置包括定位机构、锁紧机构、保险机构和两个相互对应扣合的“碗”状体;所述的锁紧机构包括“工”字形锁紧块、直连杆、固定块和“Y”形连杆;所述的保险机构包括手柄、保险按钮、弹簧、保险扣和伞头螺丝;第一销铆设置为圆柱体,由中点向两端依次穿过串联所述的锁紧机构、所述的保险机构、所述的两个相互对应扣合的“碗”状体,组合成所述的折叠装置。所述的两个相互对应扣合的“碗”状体,分别为上碗体和下碗体,在所述的上碗体和所述的下碗体扣合状态下,相对应的一侧分别设置一对上碗体弯臂和一对下碗体弯臂,所述的一对上碗体弯臂和所述的一对下碗体弯臂相对应位置分别设置相对应的圆孔,供所述的第一销铆穿过;在所述的上碗体和所述的下碗体扣合状态下,与分别设置的所述的一对上碗体弯臂和所述的一对下碗体弯臂相对应的另一侧分别对称设置一对“T”字形缺口,在扣合状态下呈“工”字形。所述的定位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的上碗体的口沿上,与所述的一对上碗体弯臂和所述的“T”字形缺口相互平行的中轴线上设置的一对梯形凸榫,和设置在所述的下碗体的口沿上,与所述的一对下碗体弯臂和所述的“T”字形缺口相互平行的中轴线上设置的一对倒梯形凹缺,在所述的上碗体与所述的下碗体扣合状态下,所述的一对梯形凸榫与所述的一对倒梯形凹缺相互插接紧密咬合,形成定位。所述的“工”字形锁紧块,一面呈与所述的上碗体口外沿与所述的下碗体口外沿相同弧度的弧形,另一面呈不规则“W”形,刚好与所述的上碗体、所述的下碗体扣合状态下的“工”字形缺口完全紧密吻合;所述的“工”字形锁紧块的不规则“W”形侧面与所述的直连杆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的直连杆另一端插接在所述的“Y”形连杆的开口端内,通过第二销铆活动连接;所述的“Y”形连杆的非开口端设置一圆孔,供所述的第一销铆穿过;所述的固定块固定设置于所述的上碗体空腔内,上部设置一圆形孔,供所述的直连杆平移活动。所述的手柄上端设置成歪头拇指状,下端设置成一对手柄弯臂,在所述的一对手柄弯臂向外侧偏心对应位置设置一对对称的圆孔,使这对圆孔圆心距所述的一对手柄弯臂的外沿距离由外向内逐渐变大,并在所述的一对手柄弯臂的单边弯臂上活动设置旋紧定位螺丝,用于与所述的“Y”形连杆紧密连接,固定定位。所述的手柄中部位置外侧设置长椭圆形滑槽,在所述的滑槽内活动设置所述的保险按钮;在所述的手柄中部位置内侧,所述的保险按钮的内侧面固定设置扁平直角形状的保险钩;在所述的手柄中部位置内侧,所述的保险按钮上端固定设置一个弹簧,用于当所述的保险钩勾住所述的伞头螺丝后,限制所述的保险按钮在所述的长椭圆形滑槽内再向上滑动,使所述的保险钩紧紧勾住所述的伞头螺丝。所述的伞头螺丝固定设置于所述的竖把杆的下部外周与所述的手柄对应位置。其技术特点和工作方法:当我们需要骑车时,首先调节所述的一对手柄弯臂的单边弯臂上的所述的定位螺丝,将所述的锁紧机构调节到适宜松紧度。然后向上竖起把立,将所述的上碗体口沿上的所述的一对梯形凸榫卡入所述的下碗体口沿上的所述的一对倒梯形凹缺中。再向上扳起所述的手柄,通过所述的一对手柄弯臂从外侧沿到内侧沿逐渐变宽的设置,利用杠杆原理将所述的“工”字形锁紧块紧紧地锁紧所述的上碗体和所述的下碗体,并向上滑动所述的手柄外侧所述的保险按钮,使所述的保险钩紧紧地勾住所述的伞头螺丝,松开手指,所述的弹簧将所述的保险按钮推回并固定在所述的长椭圆形滑槽的底部,达到锁紧状态。确保自行车把立与自行车前叉紧密固定连接,转向同步精准。折叠时,按上述步骤反向操作,简捷方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一种新型自行车折叠把立,通过偏心设计,利用杠杆原理,达到固定紧密、安全保险、操作便捷、转向精准的有益效果,体现智能化、精准化、简约化的优越性,有效减少了工艺制作流程,降低成本,增加普及率;减少磨损锈蚀,增加使用寿命;分离收折,便于存放和携带的有益效果,其科学创新、高效多能、安全实用的优点,必将受到市场的喜爱。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使用状态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手柄打开状态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折叠状态整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折叠装置扣合状态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折叠装置手柄打开状态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折叠装置折叠状态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折叠装置中上碗体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具体实施例:在此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所示,一种新型自行车折叠把立,包括横把杆1、竖把杆2和折叠装置3;所述的竖把杆2的上端与所述的横把杆1的中点位置固定连接,呈“T”字形,所述的竖把杆2的下端与所述的折叠装置3固定连接;所述的折叠装置3包括定位机构、锁紧机构、保险机构和两个相互对应扣合的“碗”状体;所述的锁紧机构包括“工”字形锁紧块16、直连杆21、固定块23和“Y”形连杆19;所述的保险机构包括手柄4、保险按钮6、弹簧13、保险扣14和伞头螺丝15;第一销铆10设置为圆柱体,由中点向两端依次穿过串联所述的锁紧机构、所述的保险机构、所述的两个相互对应扣合的“碗”状体,组合成所述的折叠装置3。在此具体实施例中,如图4、图5、图6所示,所述的两个相互对应扣合的“碗”状体,分别为上碗体8和下碗体11;在所述的上碗体8和所述的下碗体11扣合状态下,相对应的一侧分别设置一对上碗体弯臂9和一对下碗体弯臂12,所述的一对上碗体弯臂9和所述的一对下碗体弯臂12相对应位置分别设置相对应的圆孔,供所述的第一销铆10穿过;在所述的上碗体8和所述的下碗体11扣合状态下,与分别设置的所述的一对上碗体弯臂9和所述的一对下碗体弯臂12相对应的另一侧分别对称设置一对“T”字形缺口17,在扣合状态下呈“工”字形。在此具体实施例中,如图6、图7所示,所述的定位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的上碗体8的口沿上,与所述的一对上碗体弯臂9和所述的“T”字形缺口17相互平行的中轴线上设置的一对梯形凸榫22,和设置在所述的下碗体11的口沿上,与所述的一对下碗体弯臂12和所述的“T”字形缺口17相互平行的中轴线上设置的一对倒梯形凹缺18,在所述的上碗体8与所述的下碗体11扣合状态下,所述的一对梯形凸榫22与所述的一对倒梯形凹缺18相互插接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自行车折叠把立,其特征在于:包括横把杆、竖把杆和折叠装置;所述的竖把杆的上端与所述的横把杆的中点位置固定连接,呈“T”字形,所述的竖把杆的下端与所述的折叠装置固定连接;所述的折叠装置包括定位机构、锁紧机构、保险机构和两个相互对应扣合的“碗”状体;所述的锁紧机构包括“工”字形锁紧块、直连杆、固定块和“Y”形连杆;所述的保险机构包括手柄、保险按钮、弹簧、保险扣和伞头螺丝;第一销铆设置为圆柱体,由中点向两端依次穿过串联所述的锁紧机构、所述的保险机构、所述的两个相互对应扣合的“碗”状体,组合成所述的折叠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自行车折叠把立,其特征在于:包括横把杆、竖把杆和折叠装置;所述的竖把杆的上端与所述的横把杆的中点位置固定连接,呈“T”字形,所述的竖把杆的下端与所述的折叠装置固定连接;所述的折叠装置包括定位机构、锁紧机构、保险机构和两个相互对应扣合的“碗”状体;所述的锁紧机构包括“工”字形锁紧块、直连杆、固定块和“Y”形连杆;所述的保险机构包括手柄、保险按钮、弹簧、保险扣和伞头螺丝;第一销铆设置为圆柱体,由中点向两端依次穿过串联所述的锁紧机构、所述的保险机构、所述的两个相互对应扣合的“碗”状体,组合成所述的折叠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自行车折叠把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个相互对应扣合的“碗”状体,分别为上碗体和下碗体,在所述的上碗体和所述的下碗体扣合状态下,相对应的一侧分别设置一对上碗体弯臂和一对下碗体弯臂,所述的一对上碗体弯臂和所述的一对下碗体弯臂相对应位置分别设置相对应的圆孔,供所述的第一销铆穿过;在所述的上碗体和所述的下碗体扣合状态下,与分别设置的所述的一对上碗体弯臂和所述的一对下碗体弯臂相对应的另一侧分别对称设置一对“T”字形缺口,在扣合状态下呈“工”字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自行车折叠把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的上碗体的口沿上,与所述的一对上碗体弯臂和所述的“T”字形缺口相互平行的中轴线上设置的一对梯形凸榫,和设置在所述的下碗体的口沿上,与所述的一对下碗体弯臂和所述的“T”字形缺口相互平行的中轴线上设置的一对倒梯形凹缺,在所述的上碗体与所述的下碗体扣合状态下,所述的一对梯形凸榫与所述的一对倒梯形凹缺相互插接紧密咬合,形成定位。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春根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骑牛车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