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脱模的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671229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7 16: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脱模的模具,该可自动脱扣的模具还包括引导机构,该引导机构包括第一引导块、第二引导块、引导柱、第一顶针板、滑块、滑块座、第一弹性部件以及第二弹性部件,第一引导块固接于上模板的底端;第一引导块上设有第一斜面;滑块座可滑动的安装在下模板上;第一弹性部件的一端抵接于滑块座的后端,第一弹性部件的另一端抵接于下模板上;滑块固接于滑块座的后端,第二引导块安装于滑块座的前端;第二引导块的后端设有第二斜面;镶针的前端用于在合模时向着靠近型腔运动并伸于型腔内;镶针的后端活动的穿接于滑块;第二弹性部件夹持于滑块与第一顶针板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易于与成型的产品脱离,减少脱模过程中产品的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脱模的模具
本技术涉及模具
,尤其涉及一种便于脱模的模具。
技术介绍
目前,模具主要包括上模板、下模板以及驱动机构,上模板可在驱动机构的带动下相对下模板上下运动,从而开模和合模,在合模时上模板和下模板形成用于成型产品的型腔。而在成型的产品具有特殊结构时,如孔位时,通常是在模具上设置镶针,而在开模时,需要将镶针与产品脱离,但现有的模具的镶针在与产品脱离时容易带动产品一起走动,使产品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脱模的模具,其镶针易于与成型的产品脱离,减少脱模过程中产品的损坏。本技术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便于脱模的模具,包括上模板、下模板、底板以及镶针,上模板、下模板以及底板由上至下依次设置;上模板可向着靠近或者远离下模板运动以开模或者合模,上模板和下模板用于在合模时形成型腔;镶针设于下模板上并用于在合模时靠近型腔内部运动以成型孔位;镶针用于在开模时远离型腔内部运动;该可自动脱扣的模具还包括引导机构,该引导机构包括第一引导块、第二引导块、引导柱、第一顶针板、滑块、滑块座、第一弹性部件以及第二弹性部件,第一引导块固接于上模板的底端;第一引导块上设有第一斜面,第一斜面由上至下逐渐向外倾斜;滑块座可滑动的安装在下模板上;第一弹性部件的一端抵接于滑块座的后端,第一弹性部件的另一端抵接于下模板上,第一弹性部件用于在开模时提供使滑块座向着远离型腔运动的第一弹性应力;滑块固接于滑块座的后端,第二引导块安装于滑块座的前端;第二引导块的后端设有第二斜面;第二斜面用于与第一斜面滑动配合;第一顶针板安装于滑块和第二引导块之间并与滑块座的顶端面滑动配合;镶针的前端用于在合模时向着靠近型腔运动并伸于型腔内;镶针的后端活动的穿接于滑块并由滑块的后端伸出与第一顶针板固接;第二弹性部件夹持于滑块与第一顶针板之间,并用于在开模时提供一使第一顶针板远离滑块运动的第二弹性应力;引导柱的前端与第一顶针板固接,引导柱的后端活动的穿接于第二引导块并由第二斜面伸出;第一斜面的上端设有限位槽,限位槽的底壁为与第一斜面下端衔接的垂直面;引导柱的后端用于在开模时伸入限位槽并与垂直面滑动配合。优选的,底板上设有第二顶针板以及顶针,第二顶针板安装于底板上并可向着靠近或者远离下模板的底端运动;所述顶针的底端固接于第二顶针板上,顶针的顶端活动的穿接于下模板内并用于在开模时由下模板的顶端伸出以顶出产品。优选的,滑块座的前端设有第一安装槽,第一弹性部件的一端抵接于第一安装槽的后壁;第一弹性部件的另一端由第一安装槽的前端伸出并固接于后模板上。优选的,滑块的后端设有第二安装槽,第二弹性部件的一端抵接于安装槽的前壁,第二弹性部件的另一端由第二安装槽的后端伸出并与第一顶针板固接。优选的,第一弹性部件和第二弹性部件均为弹簧。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在开模时,第一弹性部件可提供弹性应力将滑块座带动向着远离型腔运动,而镶针此时在垂直面的作用下与产品保持相对静止状态,此后,引导柱滑动至第一斜面的下端时,引导柱便可沿第一斜面滑动,如此,镶针可相对滑动座滑动,退出产品,防止在脱模时产品发生形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局部结构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剖视图。图中:10、上模板;20、下模板;30、底板;41、第二顶针板;42、顶针;51、第一引导块;511、第一斜面;512、限位槽;513、垂直面;52、第二引导块;53、滑块座;54、滑块;55、镶针;56、第一顶针板;57、第二弹性部件;58、引导柱;59、第一弹性部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如图1、图2以及图3所示的一种便于脱模的模具,包括上模板10、下模板20、底板30以及镶针55,上模板10、下模板20以及底板30由上至下依次设置;上模板10可向着靠近或者远离下模板20运动以开模或者合模,上模板10和下模板20用于在合模时形成型腔。具体上述镶针55设于下模板20上,在合模时,镶针55可靠近型腔内部运动以成型产品上的孔位,且在开模时,镶针55远离型腔内部运动。另外,该可自动脱扣的模具还可包括引导机构,该引导机构包括第一引导块51、第二引导块52、引导柱58、第一顶针板56、滑块54、滑块座53、第一弹性部件59以及第二弹性部件57,将第一引导块51固接于上模板10的底端,第一引导块51上设有第一斜面511,第一斜面511由上至下逐渐向外倾斜。滑块座53可滑动的安装在下模板20上;第一弹性部件59的一端抵接于滑块座53的后端,第一弹性部件59的另一端抵接于下模板20上,在本实施例中你可在下模板20上设置台阶面供第一弹性部件59抵接。在开模时,该第一弹性部件59可提供一使滑块座53向着远离型腔运动的第一弹性应力。滑块54固接于滑块座53的后端,第二引导块52安装于滑块座53的前端;第二引导块52的后端设有第二斜面;第二斜面用于与第一斜面511滑动配合。在此结构基础上,第一顶针板56安装于滑块54和第二引导块52之间,并与滑块座53的顶端面滑动配合,即第一顶针板56可在滑块54和第二引导块52之间滑动。镶针55的后端活动的穿接于滑块54并由滑块54的后端伸出与第一顶针板56固接,在合模时,上述的镶针55的前端用于向着靠近型腔运动并伸于型腔内。第二弹性部件57夹持于滑块54与第一顶针板56之间,并用于在开模时提供一使第一顶针板56远离滑块54运动的第二弹性应力;引导柱58的前端与第一顶针板56固接,引导柱58的后端活动的穿接于第二引导块52并由第二斜面伸出;第一斜面511的上端设有限位槽512,限位槽512的底壁为与第一斜面511下端衔接的垂直面513;引导柱58的后端用于在开模时伸入限位槽512并与垂直面513滑动配合。在使用本技术的便于脱模的模具时,上模板10、下模板20、底板30以及顶出机构均可安装在模具的机体上,模具的机体上的驱动机构可带动上模板10向着下模板20向下运动,合模时,产品在型腔内成型,镶针55可伸入型腔内成型产品上的孔位。具体过程如下,在合模时,上模板10底端的第一引导块51的第一斜面511可与下模板20上的第二引导块52上的第二斜面配合,即上模板10向下运动的过程中,第一斜面511下端先与第二斜面接触,施加在第二斜面上的力可分解为横向力,推动滑动座向前运动,使镶针55前端向着型腔内部运动;在上模板10逐渐向下运动的过程中,引导柱58可伸入限位槽512内并与限位槽512的垂直面513抵接,第一顶针板56与第一滑块54之间的第二弹性部件57被压缩。与此同时,滑块座53的后端与下模板20之间的第一弹性部件59也可被压缩。此后,在开模时,上模板10向上运动,此时垂直面513依旧与引导柱58抵接,第二弹性部件57保持压缩状态,即此时镶针55与产品保持相对不动,而滑动做整体在第一弹性部件59复位时产生的第一弹性应力作用下先退模。在上模板10逐渐向上运动的过程中,引导柱58滑动至第一斜面511的下端,此后引导柱58便可在第一斜面511的下端滑动,第二弹性部件57便可复位,带动镶针55退出产品,此时产品冷却时间足够,镶针55退出时便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脱模的模具,包括上模板、下模板、底板以及镶针,上模板、下模板以及底板由上至下依次设置;上模板可向着靠近或者远离下模板运动以开模或者合模,上模板和下模板用于在合模时形成型腔;其特征在于,镶针设于下模板上并用于在合模时靠近型腔内部运动以成型孔位;镶针用于在开模时远离型腔内部运动;该可自动脱扣的模具还包括引导机构,该引导机构包括第一引导块、第二引导块、引导柱、第一顶针板、滑块、滑块座、第一弹性部件以及第二弹性部件,第一引导块固接于上模板的底端;第一引导块上设有第一斜面,第一斜面由上至下逐渐向外倾斜;滑块座可滑动的安装在下模板上;第一弹性部件的一端抵接于滑块座的后端,第一弹性部件的另一端抵接于下模板上,第一弹性部件用于在开模时提供使滑块座向着远离型腔运动的第一弹性应力;滑块固接于滑块座的后端,第二引导块安装于滑块座的前端;第二引导块的后端设有第二斜面;第二斜面用于与第一斜面滑动配合;第一顶针板安装于滑块和第二引导块之间并与滑块座的顶端面滑动配合;镶针的前端用于在合模时向着靠近型腔运动并伸于型腔内;镶针的后端活动的穿接于滑块并由滑块的后端伸出与第一顶针板固接;第二弹性部件夹持于滑块与第一顶针板之间,并用于在开模时提供一使第一顶针板远离滑块运动的第二弹性应力;引导柱的前端与第一顶针板固接,引导柱的后端活动的穿接于第二引导块并由第二斜面伸出;第一斜面的上端设有限位槽,限位槽的底壁为与第一斜面下端衔接的垂直面;引导柱的后端用于在开模时伸入限位槽并与垂直面滑动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脱模的模具,包括上模板、下模板、底板以及镶针,上模板、下模板以及底板由上至下依次设置;上模板可向着靠近或者远离下模板运动以开模或者合模,上模板和下模板用于在合模时形成型腔;其特征在于,镶针设于下模板上并用于在合模时靠近型腔内部运动以成型孔位;镶针用于在开模时远离型腔内部运动;该可自动脱扣的模具还包括引导机构,该引导机构包括第一引导块、第二引导块、引导柱、第一顶针板、滑块、滑块座、第一弹性部件以及第二弹性部件,第一引导块固接于上模板的底端;第一引导块上设有第一斜面,第一斜面由上至下逐渐向外倾斜;滑块座可滑动的安装在下模板上;第一弹性部件的一端抵接于滑块座的后端,第一弹性部件的另一端抵接于下模板上,第一弹性部件用于在开模时提供使滑块座向着远离型腔运动的第一弹性应力;滑块固接于滑块座的后端,第二引导块安装于滑块座的前端;第二引导块的后端设有第二斜面;第二斜面用于与第一斜面滑动配合;第一顶针板安装于滑块和第二引导块之间并与滑块座的顶端面滑动配合;镶针的前端用于在合模时向着靠近型腔运动并伸于型腔内;镶针的后端活动的穿接于滑块并由滑块的后端伸出与第一顶针板固接;第二弹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晓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君盛模具研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