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乾松专利>正文

一种生态肥发酵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669171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7 15: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农业废料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生态肥发酵设备,包括框体和控制器;所述第一搅拌杆、第二搅拌杆和第三搅拌杆均叶轮形设计;所述过滤板分为上板和下板两部分;所述上板下表面和下板上表面均设有均匀布置的粉碎齿;所述第二固定杆靠近转动轴的一端均固连有第一曝气球;所述第一曝气球的上下两端均固连有第二曝气球;所述框体外设有保温舱;所述框体外表面设有加热器;所述第四搅拌杆为磁性材料制成;所述转动轴、第四搅拌杆、第五搅拌杆和第六搅拌杆内均开设有第二气道,且彼此连通;所述转动轴、第四搅拌杆、第五搅拌杆和第六搅拌杆表面均开设有连通第二气道的第二曝气孔;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搅拌充分彻底,发酵速率快。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态肥发酵设备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业废料
,具体的说是一种生态肥发酵设备。
技术介绍
豆制品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黄浆水,黄浆水中富含蛋白质、低聚糖等有机物,营养成分极高,是一种非常有用的资源,但是长期以来大部分的黄浆水得不到有效的利用,有的甚至直接当作污水直接排放,一方面造成资源浪费,另一方面因为黄浆水中的有机物含量远远超过环保排放标准从而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现有技术中也出现了一些生态肥发酵设备的技术方案,如申请号为2016211232524的一项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黄浆水发酵生产液态稀释有机肥装置,包括导热的发酵罐、加热装置、保温装置,发酵罐置于保温装置内,发酵罐和保温装置之间设有为发酵罐提供适宜温度的加热装置,发酵罐上部设有搅拌叶片置于发酵罐内的搅拌装置,发酵罐上部设有连通发酵罐内部和保温装置外部的黄浆水注入口,发酵罐上部设有投料口,发酵罐上设有连通发酵罐内部和保温装置外部的蒸汽入口,发酵罐的底部设有出肥口,发酵罐底部设有排污口。该技术方案的一种黄浆水发酵生产液态稀释有机肥装置,通过通入高温蒸汽灭杀杂菌时容易将菌剂中有效菌灭杀,导致发酵无法进行,通过搅拌叶片对原料进行搅拌,无法使搅拌完全,且原料发酵过程中容易粘连框体内壁,以及发生沉淀,导致发酵效率低,原料在通入时,无法确保原料粉碎彻底,降低发酵速率,通过加热器外部加热,导致原料加热不均匀,使菌类生存温度存在较大差异,导致发酵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高温蒸汽灭杀杂菌时容易将菌剂中有效菌灭杀,导致发酵无法进行、原料发酵过程中容易粘连框体内壁,以及发生沉淀,导致发酵效率低、原料在通入时,无法确保原料粉碎彻底,降低发酵速率和加热器外部加热,导致原料加热不均匀,使菌类生存温度存在较大差异,导致发酵效率低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生态肥发酵设备。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生态肥发酵设备,包括框体和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装置工作;所述框体顶部固连有电机,电机为正反转电机;所述电机的转轴下端固连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穿过框体设置,与框体转动连接;所述框体顶部开设有两个入料口,入料口设有密封塞;所述转动轴表面固连有过滤板,所述过滤板圆形设计,且表面均匀开设有第一凸齿;所述框体内壁固连有第一齿环;所述过滤板与第一齿环之间设有均匀布置的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通过第一固定杆固连于框体内壁,且第一齿轮分别与第一凸齿和第一齿环相啮合,可将黄浆水中的颗粒杂质以及固态肥粉碎,方便发酵;所述转动轴表面固定套接有固定块;所述框体内设有第一搅拌环;所述第一搅拌环与固定块之间固连有第一搅拌杆;所述第一搅拌环下方设有第二搅拌环;所述第二搅拌环内壁设有均匀布置的第二搅拌杆;所述第二搅拌杆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转动轴表面;所述第一搅拌环下表面和第二搅拌环上表面均均匀布置有第二凸齿;所述第一搅拌环和第二搅拌环之间设有两个第二齿环;所述第二齿环内壁设有第三搅拌杆;所述第三搅拌杆一端固连于第二齿环内壁,另一端固连有第二固定杆,第二固定杆固连于框体内壁,且第二齿环与第二凸齿相啮合;所述第一搅拌环和第二搅拌环表面均开设有均匀布置的圆形通孔,有助于溶液的流动,加强搅拌效果;所述第一搅拌杆、第二搅拌杆和第三搅拌杆均叶轮形设计;工作时,通过两个入料口投入黄浆水、固态肥和菌剂,电机正转,带动过滤板转动,通过第一齿轮与第一凸齿和第一齿环的啮合,对原料进行粉碎,提高发酵速率;同时电机正转带动第一搅拌环和第一搅拌杆正转,通过第二齿环带动第二搅拌环和第二搅拌杆反转,第一搅拌杆正转使水溶液向第二搅拌杆方向流动,第二搅拌杆反转使水溶液向第一搅拌杆方向流动;第三搅拌杆使溶液向两边流动,电机反转时,第一搅拌环和第一搅拌杆反转,通过第二齿环带动第二搅拌环和第二搅拌杆正转,第一搅拌杆反转使水溶液框体顶部流动,第二搅拌杆正转转使水溶液向框体底部流动;第三搅拌杆使溶液向第一搅拌杆和第二搅拌杆之间流动,通过水溶液的循环流动搅拌黄浆水,原料混合更充分,提高发酵速率。优选的,所述过滤板分为上板和下板两部分;所述上板倒“U”形设计,且为硬质材料制成,保证第一凸齿与第一齿轮啮合达到更好的粉碎效果;所述下板位于上板内,下板为软质材料制成,通过第三固定杆固连于框体内壁,且转动连接于转动轴;所述上板与下板之间设有空腔;所述上板下表面和下板上表面均设有均匀布置的粉碎齿;所述粉碎齿均位于相邻的两个过滤孔之间,粉碎齿交错布置,且上板的过滤孔直径大于下板的过滤孔直径,有助于原料进入空腔粉碎;所述第一搅拌杆上表面均匀布置有挤压板,挤压板均挤压下板设计;工作时,电机转动,带动上板转动,下板静止,使通过上板过滤孔的原料通过粉碎齿进行研磨粉碎,使粉碎更彻底,同时第一搅拌杆转动,带动挤压板转动,使下板间歇性的挤压和放松,从而使下板震动,提高粉碎效率的同时加强过滤效果,有效防止过滤板堵塞,且挤压板转动过程中可协助搅拌原料,防止搅拌死角。优选的,所述第二固定杆靠近转动轴的一端均固连有第一曝气球;所述第一曝气球的上下两端均固连有第二曝气球;所述框体外设有保温舱;所述框体位于保温舱内;所述框体外表面设有加热器;所述加热器“U”形设计,且贴附于框体外壁设置,有效对框体进行加热,提供菌类最适合的生存温度,保温舱可减少温度的散失;所述加热器外壁开设有螺纹槽;所述保温舱内壁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圆环形设计,且于螺纹槽内滑动;所述加热器固定套接于转动轴表面;所述保温舱外壁固连有氧气罐;氧气罐通过导管连通滑块上方的保温舱空腔内,导管上设有单向阀;所述第二固定杆穿过框体设置,且其内开设有第一气道;所述第一气道连通第一曝气球和第二曝气球,且第一曝气球和第二曝气球表面均匀开设有第一曝气孔,第一曝气孔连通第一气道;工作时,电机正转,使转动轴正转,带动加热器正转,使滑块上移,挤压滑块上方保温舱内空间,使空间内加热后的氧气通过第一曝气孔曝气,使溶液溶氧充分,为菌类提供充足的氧气,同时第一曝气球和第二曝气球转动曝气,且曝气位置为溶液流动的聚集点,可使曝气更均匀的同时,可加强搅拌效果,防止搅拌死角,且氧气经过加热后曝出使溶液加热更均匀,电机反转时,使加热器反转,使滑块下移,从而使氧气罐内氧气充入滑块上方保温舱空间内,通过加热器对氧气进行加热。优选的,所述滑块为磁铁制成;所述第二搅拌环下方设有第四搅拌杆;所述第四搅拌杆下方设有第五搅拌杆;所述第五搅拌杆“U”形设计,且固连于第四搅拌杆的两端;所述转轴表面固连有限位杆;所述第四搅拌杆滑动连接于转动轴表面,且转动轴可通过限位杆带动第四搅拌杆转动;所述第四搅拌杆为磁性材料制成;工作时,滑块上下移动过程中,通过磁性作用使第四搅拌杆上下移动的同时转动,从而带动第五搅拌杆上下移动的同时转动,通过第四搅拌杆和第五搅拌杆的配合可加强搅拌效果,防止搅拌死角。优选的,所述第五搅拌杆紧贴框体内壁设置,且滑块下移的最大距离为第五搅拌杆下移至刚好接触框体底部的距离;工作时,在第五搅拌杆上下移动和转动过程中,可将沉淀框体底部的原料刮起,通过第五搅拌杆上移使原料上移,从而使原料混合更充分,加快发酵速率。优选的,所述第五搅拌杆和第四搅拌杆之间固连有均匀布置的第六搅拌杆;所述氧气罐通过导管连通滑块下方保温舱内空间,导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态肥发酵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框体(1)和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装置工作;所述框体(1)顶部固连有电机,电机为正反转电机;所述电机的转轴下端固连有转动轴(11);所述转动轴(11)穿过框体(1)设置,与框体(1)转动连接;所述框体(1)顶部开设有两个入料口(12),入料口(12)设有密封塞;所述转动轴(11)表面固连有过滤板(2),所述过滤板(2)圆形设计,且表面均匀开设有第一凸齿(21);所述框体(1)内壁固连有第一齿环(13);所述过滤板(2)与第一齿环(13)之间设有均匀布置的第一齿轮(14);所述第一齿轮(14)通过第一固定杆固连于框体(1)内壁,且第一齿轮(14)分别与第一凸齿(21)和第一齿环(13)相啮合,可将黄浆水中的颗粒杂质以及固态肥粉碎,方便发酵;所述转动轴的表面固定套接有固定块(15);所述框体(1)内设有第一搅拌环(16);所述第一搅拌环(16)与固定块(15)之间固连有第一搅拌杆(17);所述第一搅拌环(16)下方设有第二搅拌环(18);所述第二搅拌环(18)内壁设有均匀布置的第二搅拌杆(19);所述第二搅拌杆(19)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转动轴(11)表面;所述第一搅拌环(16)下表面和第二搅拌环(18)上表面均均匀布置有第二凸齿;所述第一搅拌环(16)和第二搅拌环(18)之间设有两个第二齿环(3);所述第二齿环(3)内壁设有第三搅拌杆(31);所述第三搅拌杆(31)一端固连于第二齿环(3)内壁,另一端固连有第二固定杆(32),第二固定杆(32)固连于框体(1)内壁,且第二齿环(3)与第二凸齿相啮合;所述第一搅拌环(16)和第二搅拌环(18)表面均开设有均匀布置的圆形通孔(33),有助于溶液的流动,加强搅拌效果;所述第一搅拌杆(17)、第二搅拌杆(19)和第三搅拌杆(31)均叶轮形设计,使电机正转时,第一搅拌环(16)正转,第二搅拌环(18)反转,第一搅拌杆(17)使溶液向第二搅拌杆(19)方向流动,第二搅拌杆(19)使水溶液相第一搅拌杆(17)方向流动;第三搅拌杆(31)使溶液向两边流动,电机反转时溶液的流向相反,通过水溶液的循环流动搅拌黄浆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态肥发酵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框体(1)和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装置工作;所述框体(1)顶部固连有电机,电机为正反转电机;所述电机的转轴下端固连有转动轴(11);所述转动轴(11)穿过框体(1)设置,与框体(1)转动连接;所述框体(1)顶部开设有两个入料口(12),入料口(12)设有密封塞;所述转动轴(11)表面固连有过滤板(2),所述过滤板(2)圆形设计,且表面均匀开设有第一凸齿(21);所述框体(1)内壁固连有第一齿环(13);所述过滤板(2)与第一齿环(13)之间设有均匀布置的第一齿轮(14);所述第一齿轮(14)通过第一固定杆固连于框体(1)内壁,且第一齿轮(14)分别与第一凸齿(21)和第一齿环(13)相啮合,可将黄浆水中的颗粒杂质以及固态肥粉碎,方便发酵;所述转动轴的表面固定套接有固定块(15);所述框体(1)内设有第一搅拌环(16);所述第一搅拌环(16)与固定块(15)之间固连有第一搅拌杆(17);所述第一搅拌环(16)下方设有第二搅拌环(18);所述第二搅拌环(18)内壁设有均匀布置的第二搅拌杆(19);所述第二搅拌杆(19)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转动轴(11)表面;所述第一搅拌环(16)下表面和第二搅拌环(18)上表面均均匀布置有第二凸齿;所述第一搅拌环(16)和第二搅拌环(18)之间设有两个第二齿环(3);所述第二齿环(3)内壁设有第三搅拌杆(31);所述第三搅拌杆(31)一端固连于第二齿环(3)内壁,另一端固连有第二固定杆(32),第二固定杆(32)固连于框体(1)内壁,且第二齿环(3)与第二凸齿相啮合;所述第一搅拌环(16)和第二搅拌环(18)表面均开设有均匀布置的圆形通孔(33),有助于溶液的流动,加强搅拌效果;所述第一搅拌杆(17)、第二搅拌杆(19)和第三搅拌杆(31)均叶轮形设计,使电机正转时,第一搅拌环(16)正转,第二搅拌环(18)反转,第一搅拌杆(17)使溶液向第二搅拌杆(19)方向流动,第二搅拌杆(19)使水溶液相第一搅拌杆(17)方向流动;第三搅拌杆(31)使溶液向两边流动,电机反转时溶液的流向相反,通过水溶液的循环流动搅拌黄浆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肥发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板(2)分为上板(22)和下板(23)两部分;所述上板(22)倒“U”形设计,且为硬质材料制成,保证第一凸齿(21)与第一齿轮(14)啮合达到更好的粉碎效果;所述下板(23)位于上板(22)内,下板(23)为软质材料制成,通过第三固定杆固连于框体(1)内壁,且转动连接于转动轴(11);所述上板(22)与下板(23)之间设有空腔;所述上板(22)下表面和下板(23)上表面均设有均匀布置的粉碎齿(24);所述粉碎齿(24)均位于相邻的两个过滤孔之间,粉碎齿(24)交错布置,且上板(22)的过滤孔直径大于下板(23)的过滤孔直径,有助于原料进入空腔粉碎;所述第一搅拌杆(17)上表面均匀布置有挤压板(25),挤压板(25)均挤压下板(23)设计;通过上板(22)转动,下板(23)静止对黄浆水内的杂质和固态肥进一步粉碎,通过挤压板(25)可使下板(23)震动,加强粉碎效果,同时挤压板(25)转动可协助搅拌溶液。3.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乾松汪通鲜叶淑源
申请(专利权)人:周乾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