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乾松专利>正文

一种生态型土壤修复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5036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07 01: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土壤修复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生态型土壤修复工艺,本工艺中采用的修复装置包括箱体、箱盖、电动机、进料斗、水罐、软管、破碎单元和控制器;控制器用于控制修复装置的工作;箱盖通过螺栓与螺母配合安装在箱体上;进料斗安装于箱盖上侧的右端;水罐安装于箱盖上侧的左端,水罐用于盛装修复液;软管一端与水罐连通,另一端位于箱体内部;电动机安装于箱盖上部中间位置;破碎单元与电动机的输出轴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既能节省土壤修复的时间,又能将待修复土壤破碎成细微的颗粒状,使待修复土壤能够充分的与修复液接触,使修复更加彻底。

An Ecotype Soil Remediation Technology

The invention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soil restoration, in particular to an ecological soil restoration process. The restoration device used in the process includes a box body, a box cover, an electric motor, a feed hopper, a water tank, a hose, a crushing unit and a controller; the controller is used to control the work of the restoration device; the box cover is installed on the box body through the cooperation of bolts and nuts; the feed hopper is installed on the right side of the upper side of the box cover The water tank is installed at the left end of the upper side of the tank cover, and the water tank is used to hold the repair solution; one end of the hose is connected with the water tank, and the other end is located inside the box; the motor is installed at the middle position of the upper part of the tank cover; the crushing unit is connected with the output shaft of the motor; the invention can not only save the time of soil repair, but also break the soil to be repaired into fine particles, so that the soil to be repaired can be Fully contact with the repair fluid to make the repair more thoroug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态型土壤修复工艺
本专利技术属于土壤修复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生态型土壤修复工艺。
技术介绍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环境污染日益加重,特别是土壤污染,中国土壤污染已对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与农产品生态安全构成威胁,全国受有机污染物污染的农田已达3600万公顷,直接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为了对土壤进行保护,土壤修复行业应运而生;土壤修复是指通过化学、物理和生物的方法吸收、讲解土壤中的污染物,是污染物浓度降低到可接受范围,或是将土壤中的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从根本上说,污染土壤修复的技术原理可包括改变污染物在土壤中的存在形态或同土壤的结合方式,降低其在环境中的可迁移性与生物可利用性以及降低土壤中有害物质的浓度。然而,目前现有的土壤修复工艺虽能较好的对土壤中污染成分进行处理,但修复过程中存在营养物质流失,以及修复过程中土壤颗粒容易导致修复装置堵塞等问题,导致修复并不高效。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修复过程中待修复土壤堵塞修复装置,以及对土壤破碎不彻底导致对土壤修复不高效、不彻底等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生态型土壤修复工艺。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生态型土壤修复工艺,该修复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对受污染土壤进行采样,通过分析仪对样本进行分析,确定土壤的受污染程度;S2:制备修复液包括以下组分:微生物菌剂30份,除虫菊0.85份,复合枯草芽孢杆菌0.6-0.8份,纳米多孔矿物修复剂10-20份,黄腐酸钾10-15份,植物乳杆菌0.06份,螯合中微量元素10-20份,带入盛有20-30℃的温开水的容器中,搅拌均匀制得;S3:启动修复装置,挖掘受污染土壤投入装置中,并加入活性炭,可吸收修复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向破碎修复装置中加入制备好的修复液,实现边破碎变修复;S4:将修复装置处理后的土壤堆到不同的位置进行养护,养护时间为8-10天;对养护完成的土壤进行二次取样,对样品进行检测,将检测合格的土壤回填到开挖出,夯实,对检验不合格的土壤进行再次处理;本专利技术中采用的修复装置包括箱体、箱盖、电动机、进料斗、水罐、软管、破碎单元和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修复装置的工作;所述箱盖通过螺栓与螺母配合安装在箱体上;所述箱体的底部对称设有出料口;所述进料斗安装于箱盖上侧的右端;所述水罐安装于箱盖上侧的左端,水罐用于盛装修复液,且顶部设有进液口;所述软管一端与水罐连通,另一端位于箱体内部;所述电动机安装于箱盖上部中间位置;所述破碎单元与电动机的输出轴连接,破碎单元包括一号轴和一号板;所述一号轴一端通过联轴器与电动机的输出轴连接,另一端位于箱体内部,且通过轴承安装在箱体的底部;所述一号板均匀安装在一号轴的外圈上,且一号轴的同一竖直面上至少有两个一号板;通过电动机和一号轴间相互配合,实现一号板在转动中对待修复土壤进行破碎。优选的,所述一号轴内开设有空心腔,且一号轴的外圈上均匀开设有一号孔,一号轴上设有二号孔和一号环形槽,二号孔和一号环形槽均位于最上端的一号孔上侧,且二号孔与一号环形槽连通;位于所述箱体内软管的一端位于一号环形槽内,且软管端部相对一号环形槽滑动,通过软管将水罐内的修复液输送至空心腔内,并通过一号孔喷出;所述空心腔内设有一号滑块,一号滑块的上下两端的截面均为梯形,且一号滑块通过一号弹簧固连在空心腔底部;通过修复液按压一号滑块,使得位于一号滑块下侧的空心腔内产生气体,并通过一号孔喷出;使用时,修复液通过软管注入一号轴空心腔内,随着注入的修复液不断增加,且修复液通过软管的注入量大于修复液从一号孔的流出量,修复液会压动一号滑块向下运动,一号滑块下方的气体由于挤压会通过一号孔喷出,使土壤更加松动,同时,一号轴随着电动机的输出轴一起转动,修复液通过一号轴上端的一号孔被甩出,当一号滑块将一号弹簧压缩到最大弹性形变时,控制器控制修复液不再注入空心腔内,此时一号弹簧又会推动一号滑块又会向上移动,挤压修复液从一号孔喷出,加快修复液的流动速度,当一号弹簧复位时控制器继续控制修复液注入空心腔,通过控制器控制修复液是否注入,结合一号弹簧的作用,使得一号滑块在空心腔内做往返运动,提高修复效率。优选的,所述一号孔的截面形状为梯型,且梯形状的一号孔的大端与空心腔连通,大端的一号孔孔径自上而下逐渐变大,且一号孔的大端位于小端的内侧;使用时,由于一号孔的小端孔径很小,避免土壤堵塞一号孔,同时,一号孔大端自上而下逐渐增大,所喷出的气体动力逐渐增强,对箱体内部堆积的土壤的冲击力逐渐增大,使得土壤更为松动,防止由于土壤堆积而导致修复装置停止运转。优选的,同一竖直面上的所述一号板间设有按压单元;所述按压单元包括麻花杆、一号丝杆、转环、二号滑块、三号滑块、一号杆和二号杆;所述麻花杆一端贯穿一号轴,且位于空心腔内,其端部截面为梯形,麻花杆另一端与一号丝杆固连;所述一号丝杆端部转动安装在二号滑块上,转动处安装有复位扭簧,且二号滑块位于箱体内壁上开设的二号环形槽上,使得二号滑块沿二号环形槽转动;所述转环套设在麻花杆上,且转环不随麻花杆转动;所述三号滑块通过丝杆螺母套设在一号丝杆上;所述一号杆一端铰接在三号滑块上,另一端与二号杆铰接,其二号杆端部铰接在转环上,且围绕成灯笼形;通过一号滑块在空心腔内滑动,推动麻花杆端部,使得麻花杆带到一号丝杆转动,实现三号滑块的移动,进而使得一号杆和二号杆配合对待修复土壤进行按压;使用时,一号轴带动与麻花杆固连的丝杠沿着二号环形槽转动,且一号轴空心腔内的一号滑块由于修复液和一号弹簧的作用会进行上下移动,当一号滑块向上运动时,会推动麻花杆向远离一号轴的方向移动,转环保持不动,麻花杆会带动丝杠一起转动,丝杠通过与三号滑块间的配合使三号滑块移动,从而三号滑块带着二号杆摆动,进而使得一号杆和二号杆配合对待修复土壤进行按压,此时一号杆上方会堆积土壤,由于复位扭簧的作用麻花杆会往回运动,一号杆与二号杆恢复原来的位置,一号杆复位的过程中其上方的土壤会缓慢的掉下,避免过快的掉落造成破碎不彻底以及修复装置的堵塞,同时,麻花杆与丝杠的来回移动也会对土壤进行研磨,提高对待修复土壤的破碎程度,节省土壤破碎时间,加快修复过程的进行。优选的,所述一号板均铰接在一号轴的外圈上,且一号板均通过三号杆铰接在一号杆上,通过一号杆和二号杆配合时对待修复土壤的按压,利用三号杆,实现一号板的摆动;使用时,按压单元中一号杆和二号杆配合对待修复土壤进行按压,一号杆利用三号杆带动一号板上下摆动,一号板摆动过程中会对夹杂在一号板与一号轴间的土壤进行挤压,同时一号板又随着一号轴转动,实现对待修复土壤的上下左右的全方位破碎,进一步提高土壤破碎效率,避免大块土壤未被破碎而导致修复不彻底以及修复装置堵塞停止运转。优选的,所述一号板的端部均设有粉碎单元;所述粉碎单元包括一号柱、二号柱、粉碎弹片和一号绳;所述一号柱一端固连在一号板端部,另一端开设有一号槽;所述二号柱一端位于一号槽内,且通过弹簧固连在一号槽的内壁上,且二号柱外圈与一号槽间形成间隙,间隙大小为五毫米;所述粉碎弹片均匀安装在二号柱的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态型土壤修复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对受污染土壤进行采样,通过分析仪对样本进行分析,确定土壤的受污染程度;/nS2:制备修复液包括以下组分:微生物菌剂30份,除虫菊0.85份,复合枯草芽孢杆菌0.6-0.8份,纳米多孔矿物修复剂10-20份,黄腐酸钾10-15份,植物乳杆菌0.06份,螯合中微量元素10-20份,带入盛有20-30℃的温开水的容器中,搅拌均匀制得;/nS3:启动修复装置,挖掘受污染土壤投入装置中,并加入活性炭,可吸收修复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向破碎修复装置中加入制备好的修复液,实现边破碎变修复;/nS4:将修复装置处理后的土壤堆到不同的位置进行养护,养护时间为8-10天;对养护完成的土壤进行二次取样,对样品进行检测,将检测合格的土壤回填到开挖出,夯实,对检验不合格的土壤进行再次处理。/n本专利技术中采用的修复装置包括箱体(1)、箱盖(2)、电动机(3)、进料斗(4)、水罐(5)、软管(6)、破碎单元(7)和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修复装置的工作;所述箱盖(2)通过螺栓与螺母配合安装在箱体(1)上;所述箱体(2)的底部对称设有出料口(8);所述进料斗(4)安装于箱盖(2)上侧的右端;所述水罐(5)安装于箱盖(2)上侧的左端,水罐(5)用于盛装修复液,且顶部设有进液口;所述软管(6)一端与水罐(5)连通,另一端位于箱体(1)内部;所述电动机(3)安装于箱盖(2)上部中间位置;所述破碎单元(7)与电动机(3)的输出轴连接,破碎单元(7)包括一号轴(71)和一号板(72);所述一号轴(71)一端通过联轴器与电动机(3)的输出轴连接,另一端位于箱体(1)内部,且通过轴承(11)安装在箱体(1)的底部;所述一号板(72)均匀安装在一号轴(71)的外圈上,且一号轴(71)的同一竖直面上至少有两个一号板(72);通过电动机(3)和一号轴(71)间相互配合,实现一号板(72)在转动中对待修复土壤进行破碎。/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态型土壤修复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对受污染土壤进行采样,通过分析仪对样本进行分析,确定土壤的受污染程度;
S2:制备修复液包括以下组分:微生物菌剂30份,除虫菊0.85份,复合枯草芽孢杆菌0.6-0.8份,纳米多孔矿物修复剂10-20份,黄腐酸钾10-15份,植物乳杆菌0.06份,螯合中微量元素10-20份,带入盛有20-30℃的温开水的容器中,搅拌均匀制得;
S3:启动修复装置,挖掘受污染土壤投入装置中,并加入活性炭,可吸收修复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向破碎修复装置中加入制备好的修复液,实现边破碎变修复;
S4:将修复装置处理后的土壤堆到不同的位置进行养护,养护时间为8-10天;对养护完成的土壤进行二次取样,对样品进行检测,将检测合格的土壤回填到开挖出,夯实,对检验不合格的土壤进行再次处理。
本发明中采用的修复装置包括箱体(1)、箱盖(2)、电动机(3)、进料斗(4)、水罐(5)、软管(6)、破碎单元(7)和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修复装置的工作;所述箱盖(2)通过螺栓与螺母配合安装在箱体(1)上;所述箱体(2)的底部对称设有出料口(8);所述进料斗(4)安装于箱盖(2)上侧的右端;所述水罐(5)安装于箱盖(2)上侧的左端,水罐(5)用于盛装修复液,且顶部设有进液口;所述软管(6)一端与水罐(5)连通,另一端位于箱体(1)内部;所述电动机(3)安装于箱盖(2)上部中间位置;所述破碎单元(7)与电动机(3)的输出轴连接,破碎单元(7)包括一号轴(71)和一号板(72);所述一号轴(71)一端通过联轴器与电动机(3)的输出轴连接,另一端位于箱体(1)内部,且通过轴承(11)安装在箱体(1)的底部;所述一号板(72)均匀安装在一号轴(71)的外圈上,且一号轴(71)的同一竖直面上至少有两个一号板(72);通过电动机(3)和一号轴(71)间相互配合,实现一号板(72)在转动中对待修复土壤进行破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型土壤修复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轴(71)内开设有空心腔,且一号轴(71)的外圈上均匀开设有一号孔(711),一号轴(71)上设有二号孔(712)和一号环形槽(713),二号孔(712)和一号环形槽(713)均位于最上端的一号孔(711)上侧,且二号孔(712)与一号环形槽(713)连通;位于所述箱体(1)内软管(6)的一端位于一号环形槽(713)内,且软管(6)端部相对一号环形槽(713)滑动,通过软管(6)将水罐(5)内的修复液输送至空心腔内,并通过一号孔(711)喷出;所述空心腔内设有一号滑块(9),一号滑块(9)的上下两端的截面均为梯形,且一号滑块(9)通过一号弹簧(10)固连在空心腔底部;通过修复液按压一号滑块(9),使得位于一号滑块(9)下侧的空心腔内产生气体,并通过一号孔(7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乾松陈杰
申请(专利权)人:周乾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