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粉料湿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66596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7 14: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粉料湿润装置,包括一壳体、多个折流板、多个喷雾组件,多个折流板沿竖直方向左右交错设置于壳体内壁上,且每一折流板沿水平方向向下倾斜设置;喷雾组件与折流板一一对应设置,且每一喷雾组件相对折流板的上倾斜面设置,每一喷雾组件包括进水支管、多个喷雾件,进水支管一端穿入壳体内,且正对相对应的折流板的上倾斜面设置,多个喷雾件内置于壳体且设置于进水支管上;每一喷雾件包括一T形管、两个喷头,T形管的一端与进水支管相连通,两个喷头分别设置于T形管的另外两端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多个折流板以及对应的喷头,使粉料湿润完全,使粉料在后续的运输中不易产生烟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粉料湿润装置
本技术涉及除尘
,具体涉及一种粉料湿润装置。
技术介绍
矿料在进行粉碎处理后,通过运输工具运输到下一道工序进行处理,但是由于矿料被粉碎后易在其它因素(风、震动)的影响下产生大量烟尘,对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不利,现有的处理方法是对矿料进行喷雾处理,通过喷头喷出雾状的水颗粒,对粉料进行湿润,这种方法存在缺陷,由于在对粉料进行喷雾时,水颗粒只作用在粉料表面的一层,其它区域的粉料还是处于干燥的状态,还是容易产生烟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供一种粉料湿润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粉料湿润不彻底的技术问题。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粉料湿润装置,包括一壳体、多个折流板、多个喷雾组件,多个所述折流板沿竖直方向左右交错设置于所述壳体内壁上,且每一所述折流板沿水平方向向下倾斜设置;所述喷雾组件与所述折流板一一对应设置,且每一所述喷雾组件相对所述折流板的上倾斜面设置,每一所述喷雾组件包括进水支管、多个喷雾件,所述进水支管一端穿入所述壳体内,且正对相对应的所述折流板的上倾斜面设置,多个喷雾件内置于所述壳体且设置于所述进水支管上;每一所述喷雾件包括一T形管、两个喷头,所述T形管的一端与所述进水支管相连通,两个所述喷头分别设置于所述T形管的另外两端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包括:通过设置多个折流板以及对应的喷头,使粉料湿润完全,使粉料在后续的运输中不易产生烟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三维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另一视角的三维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壳体、折流板、喷雾组件、进水主管、水泵的三维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中壳体、折流板、喷雾组件、进水主管、水泵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沿图4中A—A线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粉料湿润装置,如图1、2、3、4、5所示,包括振动支架1、一壳体2、多个折流板3、多个喷雾组件4、一进水主管5、水泵6。振动支架1包括上支撑板11、下支撑板12、多个导向杆13、多个弹簧14、电动推杆15、支撑杆16,上支撑板11上表面开设有一上下贯通的第一通孔,下支撑板12上表面开设有一上下贯通的第二通孔,下支撑板12上表面开设有多个所述导向孔,上支撑板11、下支撑板12平行正对设置,且所述第一通孔正对所述第二通孔;多个导向杆13与所述导向孔一一对应设置,且导向杆13一端与上支撑板11下表面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导向孔相配合;弹簧14与导向杆13一一对应设置,弹簧14套设于导向杆13,弹簧14一端与上支撑板11相连接、另一端与下支撑板12相连接;电动推杆15设置于下支撑板12下端面,且其输出轴穿过下支撑板12并正对上支撑板11设置;多个支撑杆16设置于上支撑板11下表面。壳体2上下开口且呈长方体形,壳体2设置于上支撑板11上,且其下端开口正对所述第一通孔设置。多个折流板3沿竖直方向左右交错设置于壳体2内壁上,且每一折流板3沿水平方向向下倾斜设置;喷雾组件4与折流板3一一对应设置,且每一喷雾组件4相对折流板3的上倾斜面设置,每一喷雾组件4包括进水支管41、四个喷雾件42,进水支管41一端穿入壳体2内,且正对相对应的折流板3的上倾斜面设置,多个喷雾件42内置于壳体2且设置于进水支管41上。每一喷雾件42包括一T形管421、两个喷头422,T形管421的一端与进水支管41相连通,两个喷头422分别设置于T形管421的另外两端上,且喷头422正对相对应的折流板3的上倾斜面设置。设置于两个折流板3之间的进水支管41、T形管421、喷头422布置于上一折流板3的正下方。进水主管5的一端与每一进水支管41的另一端均相连通,进水主管5的另一端与所述水泵6的出水口相连通,水泵6设置于壳体2外壁上。本技术的具体工作流程:粉料从壳体2上端开口进入壳体2内,水泵6将水从水源处吸入进水主管5,水从进水主管5高速流入进水支管41,从进水支管41流入T形管421,然后经T形管421上的喷头422高速喷出,经喷头422喷出的水呈雾状,覆盖面积大,粉料从高处落至折流板3的上倾斜面上,粉料落在折流板3上时,会激起一些烟尘,但在喷头422喷出水雾的作用下,能将这些烟尘吸收,喷头422会一直喷出水雾,将粉料进行湿润,粉尘在折流板3的上倾斜面上由于重力的作用向下滑,直至落入下一折流板3,下落入下一折流板3的过程中,粉料会发生翻动,使一些未湿润处理的粉料暴露在表面,在下一喷雾件42的作用下进行湿润处理,粉料滑过多个折流板3以后,从壳体2底部的开口处滑落,并经所述第一通孔、第二通孔排出,此时的粉料已经湿润完全,有利于后续的运输,由于粉料湿润后可能会粘在壳体2内,电动推杆15将的输出轴向外伸出,抵接在上支撑板11上后继续伸出,一段时间后,快速缩回电动推杆15将的输出轴,此时处于拉伸状态的弹簧14回弹,回弹后会不断的上下振动,弹簧14带动上支撑板11、壳体2振动,使附着在壳体2内的粉料滑落。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包括:通过设置多个折流板以及对应的喷头,使粉料湿润完全,使粉料在后续的运输中不易产生烟尘;通过设置振动支架,当有粉料附着在壳体内部时,通过振动支架的振动,使壳体内附着的粉料掉落;通过将两个折流板之间的进水支管、T形管、喷头布置于上一折流板的正下方,能防止粉料掉落时,直接掉落在进水支管、T形管、喷头上,有利于保护进水支管、T形管、喷头。以上所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构思所做出的各种其他相应的改变与变形,均应包含在本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粉料湿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壳体、多个折流板、多个喷雾组件,多个所述折流板沿竖直方向左右交错设置于所述壳体内壁上,且每一所述折流板沿水平方向向下倾斜设置;所述喷雾组件与所述折流板一一对应设置,且每一所述喷雾组件相对所述折流板的上倾斜面设置,每一所述喷雾组件包括进水支管、多个喷雾件,所述进水支管一端穿入所述壳体内,且正对相对应的所述折流板的上倾斜面设置,多个喷雾件内置于所述壳体且设置于所述进水支管上;每一所述喷雾件包括一T形管、两个喷头,所述T形管的一端与所述进水支管相连通,两个所述喷头分别设置于所述T形管的另外两端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粉料湿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壳体、多个折流板、多个喷雾组件,多个所述折流板沿竖直方向左右交错设置于所述壳体内壁上,且每一所述折流板沿水平方向向下倾斜设置;所述喷雾组件与所述折流板一一对应设置,且每一所述喷雾组件相对所述折流板的上倾斜面设置,每一所述喷雾组件包括进水支管、多个喷雾件,所述进水支管一端穿入所述壳体内,且正对相对应的所述折流板的上倾斜面设置,多个喷雾件内置于所述壳体且设置于所述进水支管上;每一所述喷雾件包括一T形管、两个喷头,所述T形管的一端与所述进水支管相连通,两个所述喷头分别设置于所述T...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耿志勇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德毅环保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