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碾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665602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7 14: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医药设备技术领域,主要涉及一种碾药装置,包括底座和碾药槽,所述碾药槽顶端外部设有限位板,所述碾药槽内放置有碾药轮,所述碾药轮上设有转轴,所述底座上设有支柱,所述支柱顶端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上活动套设有套管,所述套管内于连接杆顶端设有支撑弹簧,所述套管顶端设有与碾药槽匹配的支撑环,所述碾药槽放置在支撑环上,所述底座于碾药槽两侧均安装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上螺接有螺杆,所述螺杆上套设有限位环,所述螺杆顶端固定安装有限位球,所述限位环顶端于限位球外部固定安装有限位弹簧,限位弹簧顶端设有第一套环,第一套环套设在转轴上,它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减轻了碾药工作负担,同时还可减轻碾药轮振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碾药装置
本技术属于医药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碾药装置。
技术介绍
药碾子是传统中药材粉碎的理想工具,在中药房、药店、诊所和家庭调剂饮片时,使用传统药碾子将果实、贝壳和矿物类等质地坚硬的中药碾碎,形成薄厚不同规格的中药饮片,用它们配置的中药饮片具有良好的药性作用。尽管如今新一代电动中药研磨机广泛应用,但是古老的中药碾子仍在发挥着它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在没有电源的地方。传统药碾子是由碾槽和碾盘组成,在碾碎过程中,双手握住手柄,推动碾盘在碾槽中来回碾压研磨,使药材饮片分解、脱壳,因此,要求手推动碾盘的力量很大,特别是推动大型药碾子,通常会累得满头大汗。由于碾压的中药材多数是果实、贝壳和矿物类等质地坚硬的药材,因此,在碾压的过程中,会出现碾盘与药材、碾槽之间的连续撞击,手柄出现连续振动,使人感到手臂疼痛。这些都是在使用传统药碾子碾药时遇到的难题。特别是在没有电源的地方,还要使用传统药碾子进行碾碎中药,这就给手工碾药工作带来了困难。因此推出一款减小连续撞击振动,减轻碾药负担的碾药装置具有很大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碾药装置,它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减轻了碾药工作负担,同时还可减轻碾药轮振动。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碾药装置,包括底座和碾药槽,所述碾药槽顶端外部设有限位板,所述碾药槽内放置有碾药轮,所述碾药轮上设有转轴,所述底座上设有支柱,所述支柱顶端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上活动套设有套管,所述套管内于连接杆顶端设有支撑弹簧,所述套管顶端设有与碾药槽匹配的支撑环,所述碾药槽放置在支撑环上,所述底座于碾药槽两侧均安装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上螺接有螺杆,所述螺杆上套设有限位环,所述螺杆顶端固定安装有限位球,所述限位球的直径尺寸大于限位环的内径尺寸,所述限位环顶端于限位球外部固定安装有限位弹簧,所述限位弹簧顶端设有第一套环,所述第一套环套设在转轴上。在上述技术方案的技术上,本技术还做了如下改进:进一步,所述底座上开设有连接孔,所述底座上还安装有两个U形支架,两个所述U形支架底端均穿设于连接孔内,两个所述U形支架之间穿设有圆柱横梁,所述圆柱横梁上套设有第二套环,所述第二套环上设有挂绳,所述挂绳另一端安装在碾药槽顶端,这样的结构设计,可将碾药槽进行悬吊,再配合与底座连接的碾药轮通过摇动碾药槽即可进行碾药,减轻碾药负担。进一步,所述碾药槽顶端固定设有扣环,所述挂绳下端设有连接挂扣,所述连接挂扣扣接在挂环上,这样的结构设计,使碾药槽与挂绳的连接较为方便,便于使用。进一步,所述碾药轮两侧于圆周处均等间距设有多个碾药齿,这样的结构设计,增大碾药轮的与药材的接触面积,进而提高碾药效果。进一步,所述碾药轮的圆周面为V形弧面,所述碾药齿一端与碾药轮的圆周面处于同一圆弧上,这样的结构设计,碾药轮外圆周的中部较为尖锐,使碾药轮在碾药时对药材的破碎能力更强,同时碾药齿的位置使碾药齿在被药材淹没时可在移动过程中对药材进行翻动,使药材研磨更均匀。进一步,所述螺杆底端安装有呈正方体结构的凸块,这样的结构设计,便于对螺杆进行转动调节。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碾药槽安装于支撑环上,转轴上套设有第一套环,通过限位弹簧拉紧捣药轮,在碾药时造作人员直接推动碾药轮即可,无需紧紧压住碾药轮,减轻了碾药人员的工作负担,使用较为方便;2、限位弹簧的设计在碾药轮向碾药槽两端滚动时,可对碾药轮起到一定的限制作用,避免碾药轮与碾药槽撞击振动;3、在碾药时,套管内的弹簧可起到一定的减震作用,提高碾药舒适性;4、套管套设在连接杆上,必要时,可直接将支撑环和套管拆卸,使碾药槽处于悬挂状态,在限位弹簧的作用下碾药轮依旧紧附碾药槽,碾药时晃动碾药槽即可,简化操作,更进一步的减轻要负担,使操作更方便。附图说明本技术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实施例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碾药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部分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一;图4为图1中部分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二;图5为图1中部分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三;图6为本技术一种碾药装置实施例中碾药轮的结构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底座1、连接孔11、支柱21、连接杆22、套管23、支撑环24、固定架31、螺杆32、限位弹簧33、第一套环34、限位环35、限位球36、凸块37、碾药槽4、碾药轮5、碾药齿51、转轴52、支架6、圆柱横梁61、第二套环62、挂绳63。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如图2~图4所示,本技术的一种碾药装置,包括底座1和碾药槽4,碾药槽4顶端外部设有限位板,碾药槽4内放置有碾药轮5,其中碾药轮5的圆周面为V形弧面,碾药齿51一端与碾药轮5的圆周面处于同一圆弧上,碾药轮5两侧于圆周处均等间距设有多个碾药齿51,碾药轮5上设有转轴52,底座1上设有支柱21,支柱21顶端安装有连接杆22,连接杆22上活动套设有套管23,套管23内于连接杆22顶端设有支撑弹簧,套管23顶端设有与碾药槽4匹配的支撑环24,碾药槽4放置在支撑环24上,底座1于碾药槽4两侧均安装有固定架31,固定架31上螺接有螺杆32,螺杆32底端安装有呈正方体结构的凸块37,螺杆32上套设有限位环35,螺杆32顶端固定安装有限位球36,限位球36的直径尺寸大于限位环35的内径尺寸,限位环35顶端于限位球36外部固定安装有限位弹簧33,限位弹簧3顶端设有第一套环34,第一套环34套设在转轴52上;这样的结构设计,在使用时,首先将碾药槽4放入支撑环24内,然后将碾药轮5放入碾药槽4内,将第一套管34套设在转轴上,转动螺杆32调节限位弹簧33对碾药轮5的拉力,再向碾药槽4内加入中药,推动碾药轮5进行碾药即可。实施例2如图1、图3和图5所示,底座1上开设有连接孔11,底座1上还安装有两个U形支架6,两个U形支架6底端均穿设于连接孔11内,两个U形支架6之间穿设有圆柱横梁61,圆柱横梁61上套设有第二套环62,第二套环62上设有挂绳63,挂绳63另一端安装在碾药槽4顶端,碾药槽4顶端固定设有扣环,挂绳63下端设有连接挂扣,连接挂扣扣接在挂环上;这样的结构设计,在使用时首先将支撑环24和套管23拆卸,然后将U形支架6安装于底板1上,在将第二套环62套设在圆柱横梁61上并将圆柱横梁61穿设于支架6上,然后将第一套环34套设在转轴52上拉紧碾药轮5,然后推动碾药槽4即可进行碾药。以上对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碾药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具体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技术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碾药装置,包括底座(1)和碾药槽(4),所述碾药槽(4)顶端外部设有限位板,所述碾药槽(4)内放置有碾药轮(5),所述碾药轮(5)上设有转轴(5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设有支柱(21),所述支柱(21)顶端安装有连接杆(22),所述连接杆(22)上活动套设有套管(23),所述套管(23)内于连接杆(22)顶端设有支撑弹簧,所述套管(23)顶端设有与碾药槽(4)匹配的支撑环(24),所述碾药槽(4)放置在支撑环(24)上,所述底座(1)于碾药槽(4)两侧均安装有固定架(31),所述固定架(31)上螺接有螺杆(32),所述螺杆(32)上套设有限位环(35),所述螺杆(32)顶端固定安装有限位球(36),所述限位球(36)的直径尺寸大于限位环(35)的内径尺寸,所述限位环(35)顶端于限位球(36)外部固定安装有限位弹簧(33),所述限位弹簧(33)顶端设有第一套环(34),所述第一套环(34)套设在转轴(52)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碾药装置,包括底座(1)和碾药槽(4),所述碾药槽(4)顶端外部设有限位板,所述碾药槽(4)内放置有碾药轮(5),所述碾药轮(5)上设有转轴(5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设有支柱(21),所述支柱(21)顶端安装有连接杆(22),所述连接杆(22)上活动套设有套管(23),所述套管(23)内于连接杆(22)顶端设有支撑弹簧,所述套管(23)顶端设有与碾药槽(4)匹配的支撑环(24),所述碾药槽(4)放置在支撑环(24)上,所述底座(1)于碾药槽(4)两侧均安装有固定架(31),所述固定架(31)上螺接有螺杆(32),所述螺杆(32)上套设有限位环(35),所述螺杆(32)顶端固定安装有限位球(36),所述限位球(36)的直径尺寸大于限位环(35)的内径尺寸,所述限位环(35)顶端于限位球(36)外部固定安装有限位弹簧(33),所述限位弹簧(33)顶端设有第一套环(34),所述第一套环(34)套设在转轴(52)上。2.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向萍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