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纳米级轻质碳酸钙湿法改性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665195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7 14: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纳米级轻质碳酸钙湿法改性罐,属于碳酸钙改性罐技术领域,包括改性罐体、保温夹层、电机、转轴、多根连接杆、多个第一搅拌片、多个第二搅拌片、多个第三搅拌片、热水器、热水管、以及进料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纳米级轻质碳酸钙湿法改性罐,通过在改性罐体内的转轴上固定多根连接杆,并且在连接杆的端部固定第一搅拌片,中间部位固定第二搅拌片和第三搅拌片,搅拌片布满在改性罐体的内部空间,使得碳酸钙在改性碳化反应的过程中得到充分搅拌,提高轻质碳酸钙改性碳化反应率,增加轻质碳酸钙悬浊液的固含量;还在改性罐体的外壁上包覆固定保温夹层,减少能量损耗,节约能源,降低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纳米级轻质碳酸钙湿法改性罐
本技术涉及碳酸钙改性罐
,更具体的,涉及一种纳米级轻质碳酸钙湿法改性罐。
技术介绍
轻质碳酸钙是一种具有广泛用途的无机化工产品,用于橡胶、塑料、密封胶、油墨、造纸等行业,对轻质碳酸钙表面进行改性,可改善其在各领域的使用效果。轻质碳酸钙改性方法有二种,干法和湿法。然而,现有的轻质碳酸钙改性罐,在轻质碳酸钙的改性碳化反应过程中,由于搅拌不充分,且改性罐未进行保温,使得轻质碳酸钙的改性碳化反应不够充分,产生的轻质碳酸钙悬浊液固含量不高,而且由于改性罐没有保温,能量损耗较大,生产成本较高。综上所述,有必要设计一种纳米级轻质碳酸钙湿法改性罐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搅拌充分,而且对改性罐体进行保湿,提高轻质碳酸钙改性碳化反应率,增加轻质碳酸钙悬浊液的固含量,减少能量损耗,节约能源,降低成本。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纳米级轻质碳酸钙湿法改性罐,包括改性罐体、保温夹层、电机、转轴、多根连接杆、多个第一搅拌片、多个第二搅拌片、多个第三搅拌片、热水器、热水管、以及进料管;所述改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纳米级轻质碳酸钙湿法改性罐,其特征在于:包括改性罐体(1)、保温夹层(2)、电机(3)、转轴(4)、多根连接杆(5)、多个第一搅拌片(6)、多个第二搅拌片(7)、多个第三搅拌片(8)、热水器(9)、热水管(10)、以及进料管(20);所述改性罐体(1)内部具有一容腔(11);所述保温夹层(2)包覆固定于所述改性罐体(1)侧部和底部的外壁上,所述保温夹层(2)内部开设有过水腔(21);所述电机(3)固定于所述改性罐体(1)顶板的顶部,所述转轴(4)的一端穿过所述改性罐体(1)顶板与所述电机(3)的输出轴连接,所述转轴(4)的另一端位于所述容腔(11)内;所述连接杆(5)、所述第一搅拌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纳米级轻质碳酸钙湿法改性罐,其特征在于:包括改性罐体(1)、保温夹层(2)、电机(3)、转轴(4)、多根连接杆(5)、多个第一搅拌片(6)、多个第二搅拌片(7)、多个第三搅拌片(8)、热水器(9)、热水管(10)、以及进料管(20);所述改性罐体(1)内部具有一容腔(11);所述保温夹层(2)包覆固定于所述改性罐体(1)侧部和底部的外壁上,所述保温夹层(2)内部开设有过水腔(21);所述电机(3)固定于所述改性罐体(1)顶板的顶部,所述转轴(4)的一端穿过所述改性罐体(1)顶板与所述电机(3)的输出轴连接,所述转轴(4)的另一端位于所述容腔(11)内;所述连接杆(5)、所述第一搅拌片(6)、以及所述第二搅拌片(7)均位于所述容腔(11)内;所述连接杆(5)的一端固定于所述转轴(4)的外壁上,多根所述连接杆(5)在转轴(4)的外周方向上均匀排布,多根所述连接杆(5)在所述转轴(4)的轴线方向上等距排布;所述第一搅拌片(6)固定于所述连接杆(5)的另一端端部,所述第一搅拌片(6)为长方体状;所述第二搅拌片(7)固定于所述转轴(4)中间端的一侧壁上,所述第三搅拌片(8)固定于所述转轴(4)中间端与所述一侧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雪飞
申请(专利权)人:乐平市高岩钙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