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清贵专利>正文

一种运用风力引流原理蓄气的骑行运动口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659247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7 13: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运用风力引流原理蓄气的骑行运动口罩,其结构包括固定挂带、挂带调节器、鼻梁垫、罩体、呼吸面,呼吸面设于罩体下端,罩体上端设有鼻梁垫,且为一体化结构,固定挂带通过扣合方式与罩体相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设有的呼吸面通过吸气活塞与呼气活塞两个活塞进行呼吸控制,呼吸阀通过呼气的气动与骑行的风力进行转动,并为蓄气层进行空气灌输,在吸气过程中蓄气层就能够作为储蓄给使用者提供了足够的氧气,解决了骑行运动换气较快氧气吸收不足的问题,让使用者在骑行过程中呼吸更加的顺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运用风力引流原理蓄气的骑行运动口罩
本专利技术涉及骑行口罩领域,尤其是涉及到一种运用风力引流原理蓄气的骑行运动口罩。
技术介绍
日常生活中,空气污染越来越严重,大家在生活中普遍采用口罩作为防护,以防止有害物质吸入鼻腔或者口腔,口罩最开始是作用卫生用品在医护人员中大量应用,例如骑行爱好者,由于骑行时需要快速呼吸换气,因此容易将空气中污染物质吸入体内,所以骑行口罩已成为骑行主要用具之一,能够为骑手提供很好的防护,市面上现有的骑行口罩佩戴过程中存这样的问题:由于骑行运动时换气速度较快,骑行口罩对于口鼻部位又需要严密的包裹,呼吸时过滤层无法快速的为口罩内部提供空气,导致骑手的呼吸量只能控制在50%-70%,造成了呼吸不畅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运用风力引流原理蓄气的骑行运动口罩,以解决由于骑行运动时换气速度较快,骑行口罩对于口鼻部位又需要严密的包裹,呼吸时过滤层无法快速的为口罩内部提供空气,导致骑手的呼吸量只能控制在50%-70%,造成了呼吸不畅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运用风力引流原理蓄气的骑行运动口罩,其结构包括固定挂带、挂带调节器、鼻梁垫、罩体、呼吸面,呼吸面设于罩体下端,罩体上端设有鼻梁垫,且为一体化结构,固定挂带通过扣合方式与罩体相连接,挂带调节器内部与固定挂带中部相连接,固定挂带设有两个,且位于罩体两侧。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呼吸面包括吸气活塞、蓄气层、呼气通道、呼吸阀、呼气活塞、连接隔层,呼吸面右侧通过连接隔层与罩体相连接,蓄气层设于呼吸面上端,且右侧设有吸气活塞,呼气通道设于呼吸阀中部,且内部设有呼气活塞,并为一体化结构,呼吸阀位于呼吸面左下端,且与蓄气层、呼气通道右端相连接。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呼吸阀包括供气口、呼气口、隔离圈、吸气口、气轮、壳体、闭气阀,壳体内部下端设有吸气口,供气口位于壳体左上端,并为一体化结构,隔离圈为圆形结构,且设于壳体中部,呼气口位于隔离圈中部,气轮位于呼气口内部,且中部与呼气口内部相连接,闭气阀设于壳体上端,供气口与蓄气层相连接,呼气口与呼气通道相连接。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气轮包括送气刮板、连杆、叶片、转轴,转轴设于呼气口中部,且表面设有两个以上叶片,送气刮板通过连杆与叶片上端相连接,且位于隔离圈与壳体内壁之间。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闭气阀包括反磁石、镂空层、斜面挡块、密封胶垫、送气槽、隔离层,斜面挡块与送气刮板相连接,反磁石设于闭气阀底部,闭气阀中部设有镂空层,且镂空层上端设有隔离层,送气槽位于隔离层上端,并为一体化结构,斜面挡块设于镂空层与送气槽内部,且底部与反磁石相连接,所述密封胶垫设于斜面挡块顶部。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吸气活塞、呼气活塞为硅胶材质,具有足够的柔软性,能够根据呼吸的气压方向进行形变,从而起到密封的作用。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叶片位于呼气口内部,使用者呼气通过呼气通道经过呼气口,从而有利于带动叶片旋转,另外,在迎风骑行时,风力同步助力带动叶片旋转,提高了送气刮板的送气频率。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斜面挡块为铁材质,与反磁石的配合能够实现排斥,从而上升对送气槽内部进行密封,避免出现漏气。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一种运用风力引流原理蓄气的骑行运动口罩,罩体与呼吸面组成口罩护住口鼻,并通过固定挂带固定在耳朵,且通过挂带调节器可以进行调整,吸气活塞向内倾斜设计,在吸气时能够张开,在呼气时进行密封,且呼气活塞为相反设置,利于呼气使用,使用者在骑行过程中,风力带动气轮上的叶片进行驱动,使转轴进行旋转,呼气时,气体通过呼气通道经过呼气口时也能够带动叶片,提高了叶片的旋转效率,旋转后通过连杆带动送气刮板将空气导入吸气口内,并通过送气槽进入供气口内,从而为蓄气层进行空气储蓄,在使用者需要呼吸时,就能够提供足够的空气,闭气阀与送气刮板配合在送气槽内形成密封,从而使空气有效的进入蓄气层,送气刮板移动到斜面挡块时,与斜面接触后下压斜面挡块,避免出现碰撞,经过后通过反磁石的磁性相互排斥后,斜面挡块自动上升,进行下一次的密封。基于现有技术而言,本专利技术操作后可达到的优点有:呼吸面通过吸气活塞与呼气活塞两个活塞进行呼吸控制,呼吸阀通过呼气的气动与骑行的风力进行转动,并为蓄气层进行空气灌输,在吸气过程中蓄气层就能够作为储蓄给使用者提供了足够的氧气,解决了骑行运动换气较快氧气吸收不足的问题,让使用者在骑行过程中呼吸更加的顺畅。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运用风力引流原理蓄气的骑行运动口罩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运用风力引流原理蓄气的骑行运动口罩的呼吸面侧视结构剖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运用风力引流原理蓄气的骑行运动口罩的呼吸阀内部结构俯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运用风力引流原理蓄气的骑行运动口罩的气轮侧视结构剖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运用风力引流原理蓄气的骑行运动口罩的呼吸阀侧视结构剖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运用风力引流原理蓄气的骑行运动口罩的闭气阀侧视结构剖视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运用风力引流原理蓄气的骑行运动口罩的穿戴示意图。附图中标号说明:固定挂带-1、挂带调节器-2、鼻梁垫-3、罩体-4、呼吸面-5、吸气活塞-5a、蓄气层-5b、呼气通道-5c、呼吸阀-5d、呼气活塞-5e、连接隔层-5f、供气口-5d1、呼气口-5d2、隔离圈-5d3、吸气口-5d4、气轮-5d5、壳体-5d6、闭气阀-5d7、送气刮板-5d51、连杆-5d52、叶片-5d53、转轴-5d54、反磁石-5d71、镂空层-5d72、斜面挡块-5d73、密封胶垫-5d74、送气槽-5d75、隔离层-5d76。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以及附图说明,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案。在本专利技术中所提到的上下、里外、前后以及左右均以图1中的方位为基准。实施例请参阅图1-图7,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运用风力引流原理蓄气的骑行运动口罩,其结构包括固定挂带1、挂带调节器2、鼻梁垫3、罩体4、呼吸面5,所述呼吸面5设于罩体4下端,所述罩体4上端设有鼻梁垫3,且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固定挂带1通过扣合方式与罩体4相连接,所述挂带调节器2内部与固定挂带1中部相连接,所述固定挂带1设有两个,且位于罩体4两侧。所述呼吸面5包括吸气活塞5a、蓄气层5b、呼气通道5c、呼吸阀5d、呼气活塞5e、连接隔层5f,所述呼吸面5右侧通过连接隔层5f与罩体4相连接,所述蓄气层5b设于呼吸面5上端,且右侧设有吸气活塞5a,所述呼气通道5c设于呼吸阀5d中部,且内部设有呼气活塞5e,并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呼吸阀5d位于呼吸面5左下端,且与蓄气层5b、呼气通道5c右端相连接。所述呼吸阀5d包括供气口5d1、呼气口5d2、隔离圈5d3、吸气口5d4、气轮5d5、壳体5d6、闭气阀5d7,所述壳体5d6内部下端设有吸气口5d4,所述供气口5d1位于壳体5d6左上端,并为一体化结构,所述隔离圈5d3为圆形结构,且设于壳体5d6中部,所述呼气口5d2位于隔离圈5d3中部,所述气轮5d5位于呼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运用风力引流原理蓄气的骑行运动口罩,其结构包括固定挂带(1)、挂带调节器(2)、鼻梁垫(3)、罩体(4)、呼吸面(5),其特征在于:所述呼吸面(5)设于罩体(4)下端,所述罩体(4)上端设有鼻梁垫(3),且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固定挂带(1)通过扣合方式与罩体(4)相连接,所述挂带调节器(2)内部与固定挂带(1)中部相连接,所述固定挂带(1)设有两个,且位于罩体(4)两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运用风力引流原理蓄气的骑行运动口罩,其结构包括固定挂带(1)、挂带调节器(2)、鼻梁垫(3)、罩体(4)、呼吸面(5),其特征在于:所述呼吸面(5)设于罩体(4)下端,所述罩体(4)上端设有鼻梁垫(3),且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固定挂带(1)通过扣合方式与罩体(4)相连接,所述挂带调节器(2)内部与固定挂带(1)中部相连接,所述固定挂带(1)设有两个,且位于罩体(4)两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运用风力引流原理蓄气的骑行运动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呼吸面(5)包括吸气活塞(5a)、蓄气层(5b)、呼气通道(5c)、呼吸阀(5d)、呼气活塞(5e)、连接隔层(5f),所述呼吸面(5)右侧通过连接隔层(5f)与罩体(4)相连接,所述蓄气层(5b)设于呼吸面(5)上端,且右侧设有吸气活塞(5a),所述呼气通道(5c)设于呼吸阀(5d)中部,且内部设有呼气活塞(5e),并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呼吸阀(5d)位于呼吸面(5)左下端,且与蓄气层(5b)、呼气通道(5c)右端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运用风力引流原理蓄气的骑行运动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呼吸阀(5d)包括供气口(5d1)、呼气口(5d2)、隔离圈(5d3)、吸气口(5d4)、气轮(5d5)、壳体(5d6)、闭气阀(5d7),所述壳体(5d6)内部下端设有吸气口(5d4),所述供气口(5d1)位于壳体(5d6)左上端,并为一体化结构,所述隔离圈(5d3)为圆形结构,且设于壳体(5d6)中部,所述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清贵
申请(专利权)人:林清贵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