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付温平专利>正文

双螺旋变量对辊式辣椒采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658019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7 13: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螺旋变量对辊式辣椒采摘装置,包括有分禾器、变量防漏机构、变量摘辊机构、防漏盒、万向节、变速箱和液压马达,变量摘辊机构固定在分禾器的后侧,变量防漏机构固定在变量摘辊机构的下方,万向节固定在变量摘辊机构的后方,变速箱固定在万向节的后方,液压马达通过支架固定在变速箱的后方;通过液压马达驱动变量摘辊机构运动,能够实现作业转速的无级调节,从而实现作业速度与辣椒成熟度的匹配,降低对辣椒的机械损伤;左旋摘辊和右旋摘辊均由双头的螺旋叶片和螺旋圆钢构成,能够实现低速高频采摘,提高作业效率;变量防漏机构能够在纵向距离和横向间隙两个方向同时调整,能够有效降低辣椒采摘损失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螺旋变量对辊式辣椒采摘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农用机械,特别涉及一种双螺旋变量对辊式辣椒采摘装置。
技术介绍
辣椒具有多种食用用途和工业用途,其经济价值高。然而,人工收获辣椒劳动强度大、劳动效率低、辣椒的损失率和损伤率较高。因此,机械化辣椒收获成为必然趋势。辣椒机械化收获主要包括采摘、输送、清选、分离等环节,其中,采摘是最关键的环节。辣椒机械化采摘主要是将辣椒果实从茎秆上精准获取、分离,传统采摘技术主要包括梳刷式、拉伸式,梳刷式采摘装置主要采用梳齿机构将辣椒果实强制性的从茎秆上拉拽下来,这种技术装置容易造成辣椒断裂破碎,而且梳齿易堵塞,从而导致辣椒损失严重;拉伸式主要采用板式机构,用圆辊下拉茎秆迫使辣椒果实被板式机构卡住,实现辣椒果实采摘,这种采摘方式对辣椒的成熟度、种植间隙等适应性较差,并且容易造成辣椒茎秆掺杂率较高。综观上述辣椒采摘装置的机构与性能现状,急需一种辣椒损失与损伤低、作业效率高、对辣椒成熟度和种植农艺适应性强的采摘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克服上述缺陷、对辣椒果实精准高效施加作用力、能够根据辣椒成熟度和种植农艺调整作业参数、高效低损作业的辣椒采摘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螺旋变量对辊式辣椒采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分禾器(1)、变量防漏机构(2)、变量摘辊机构(3)、防漏盒(4)、万向节(5)、变速箱(6)和液压马达(7),变量摘辊机构(3)固定在分禾器(1)的后侧,变量防漏机构(2)固定在变量摘辊机构(3)的下方,万向节(5)固定在变量摘辊机构(3)的后方,变速箱(6)固定在万向节(5)的后方,液压马达(7)通过支架(14)固定在变速箱(6)的后方;分禾器(1)的后端设有分禾框(28),分禾框(28)的上部两侧具有喂入口(29),分禾框(28)的下部两侧具有侧滑槽(20),分禾框(28)的中部下端具有中部滑槽(24);变量防漏机构(2)包括有横向...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螺旋变量对辊式辣椒采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分禾器(1)、变量防漏机构(2)、变量摘辊机构(3)、防漏盒(4)、万向节(5)、变速箱(6)和液压马达(7),变量摘辊机构(3)固定在分禾器(1)的后侧,变量防漏机构(2)固定在变量摘辊机构(3)的下方,万向节(5)固定在变量摘辊机构(3)的后方,变速箱(6)固定在万向节(5)的后方,液压马达(7)通过支架(14)固定在变速箱(6)的后方;分禾器(1)的后端设有分禾框(28),分禾框(28)的上部两侧具有喂入口(29),分禾框(28)的下部两侧具有侧滑槽(20),分禾框(28)的中部下端具有中部滑槽(24);变量防漏机构(2)包括有横向防漏板(11)、纵向防漏板(19)、横向调节螺栓(10)和纵向调节螺柱(25),横向防漏板(11)通过横向调节螺栓(10)固定在纵向防漏板(19)上,纵向防漏板(19)的前端通过纵向调节螺柱(25)固定在分禾框(28)上,纵向防漏板(19)的后端插入防漏盒(4)的前端斜槽中;变量摘辊机构(3)分为左旋摘辊(8)和右旋摘辊(9)两种,左旋摘辊(8)通过左辊支架(21)固定在分禾框(28)上,右旋摘辊(9)通过右辊支架(23)固定在分禾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温平曹新芳
申请(专利权)人:付温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新疆,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