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甘薯育苗盒用的取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657902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7 13: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甘薯育苗盒用的取苗装置,属于甘薯育苗工具技术领域,取苗装置包括松土机构,关键在于:所述的松土机构包括竖直设置的底板、与底板上端固定连接的手柄,底板为倒置的等腰梯形结构,取苗装置还包括夹持机构,夹持机构包括设置在底板左右两侧的夹持板,夹持板的前端面凸出在底板前方,夹持板的上端位于底板上方形成为夹持板的调节部,夹持板的中部借助连接件与底板的上端铰接,使夹持板的下端具有远离或者是靠近底板的张合自由度,位于底板前端面及其左右两侧的夹持板之间的空腔形成为秧苗的夹持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而且取苗时不会损伤到秧苗,简单实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甘薯育苗盒用的取苗装置
本技术属于甘薯育苗工具
,涉及到一种甘薯育苗盒用的取苗装置。
技术介绍
在具有防癌保健作用的12种蔬菜中,甘薯名列榜首,被誉为“抗癌之王”。甘薯含有丰富的黏液蛋白,这种物质不仅能保持关节腔内的润滑作用,而且还能保持人体心血管壁的弹性,阻止动脉粥样硬化,减少皮下脂肪,防止肝肾中结缔组织萎缩,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因此,甘薯深受人们的喜爱。甘薯育苗是甘薯生产中的首要环节,现有的育苗方式是将种苗放在育苗盒内进行育苗,当幼苗长到足够大的时候,需要人工将秧苗从育苗盒内取出,费时费力,而且很容易因为用力过大而弄断秧苗,因此亟需一种简单实用的取苗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设计了一种甘薯育苗盒用的取苗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而且取苗时不会损伤到秧苗,简单实用。本技术所采取的具体技术方案是:一种甘薯育苗盒用的取苗装置,包括松土机构,关键在于:所述的松土机构包括竖直设置的底板、与底板上端固定连接的手柄,底板为倒置的等腰梯形结构,取苗装置还包括夹持机构,夹持机构包括设置在底板左右两侧的夹持板,夹持板的前端面凸出在底板前方,夹持板的上端位于底板上方形成为夹持板的调节部,夹持板的中部借助连接件与底板的上端铰接,使夹持板的下端具有远离或者是靠近底板的张合自由度,位于底板前端面及其左右两侧的夹持板之间的空腔形成为秧苗的夹持腔。所述的手柄的下端与底板的后端面固定连接,手柄位于底板沿左右方向宽度的中心处,手柄的上端向后倾斜,手柄的轴线与底板后端面之间的夹角为10°-20°。所述的夹持板下端设置有向前凸起的夹持部。所述的夹持板上端面与夹持板之间固定有复位弹簧片。在底板前端面的顶部设置有向前凸起的限位板,限位板的数量为两个,两个限位板位于两端的连接件之间且左右对称设置,两个限位板之间留有过秧间隙。所述的连接件包括与底板的前端面垂直设置且固定连接的连接轴、套装在连接轴上并与连接轴形成转动配合的连接套,连接套与夹持板固定连接。所述的连接套与夹持板之间设置有连接板,连接板的外侧面与夹持板的内侧面固定连接,连接板的上端与连接套固定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取苗时,握住手柄,先向中间拨动两个夹持板的调节部,使夹持板的下端远离底板,两个夹持板外侧面之间的水平距离要小于育苗盒的内径,确保夹持板和底板能够顺利插入育苗盒内,然后将夹持板和底板插入到育苗盒内,插到设定深度时,松开夹持板的调节部,然后向前推动底板和夹持板,使秧苗的根部带有一部分土壤且将该部分土壤与位于底板和夹持板外侧的土壤分离,然后向外拉动手柄,利用底板和夹持板将带有一部分土壤的秧苗从育苗盒内取出即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而且取苗时不会损伤到秧苗,简单实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向视图。附图中,1代表底板,2代表手柄,3代表夹持板,4代表夹持部,5代表复位弹簧片,6代表限位板,7代表连接套,8代表连接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详细说明:具体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甘薯育苗盒用的取苗装置,包括松土机构,所述的松土机构包括竖直设置的底板1、与底板1上端固定连接的手柄2,底板1为倒置的等腰梯形结构,取苗装置还包括夹持机构,夹持机构包括设置在底板1左右两侧的夹持板3,夹持板3的前端面凸出在底板1前方,夹持板3的上端位于底板1上方形成为夹持板3的调节部,夹持板3的中部借助连接件与底板1的上端铰接,使夹持板3的下端具有远离或者是靠近底板1的张合自由度,位于底板1前端面及其左右两侧的夹持板3之间的空腔形成为秧苗的夹持腔。作为对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手柄2的下端与底板1的后端面固定连接,手柄2位于底板1沿左右方向宽度的中心处,手柄2的上端向后倾斜,手柄2的轴线与底板1后端面之间的夹角为10°-20°且优选为15°。这样可以在手柄2前方留有足够大容纳秧苗的空间,避免操作者在抓握手柄2时对秧苗造成损伤。为了防止手柄2滑脱,在手柄2的外壁上设置有一组防滑凸环,所有的防滑凸环都与手柄2同轴设置并沿手柄2的长度方向等间距排列。防滑凸环与手柄2为一体成型结构,连接更加牢固可靠。作为对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夹持板3下端设置有向前凸起的夹持部4。利用夹持部4可以增大夹持板3与土壤的接触面积,在将带有土壤的秧苗从育苗盒内取出时,防止因为土壤太少而松动脱落,避免秧苗受到损伤。作为对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夹持板3上端面与夹持板3之间固定有复位弹簧片5。在将夹持板3下端向外侧旋转时,复位弹簧片5可以起到缓冲作用,在取出秧苗后,只要操作者松开夹持板3上端的调节部,夹持板3就可以自动复位回到初始位置,更加方便省力。作为对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底板1前端面的顶部设置有向前凸起的限位板6,限位板6的数量为两个,两个限位板6位于两端的连接件之间且左右对称设置,两个限位板6之间留有过秧间隙。在将秧苗取出时,限位板6可以起到阻挡作用,防止根部带有土壤的秧苗从底板1上滑脱,可以更好地保护秧苗。作为对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连接件包括与底板1的前端面垂直设置且固定连接的连接轴、套装在连接轴上并与连接轴形成转动配合的连接套7,连接套7与夹持板3固定连接,结构简单,组装方便,转动夹持板3时灵活自如。作为对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连接套7与夹持板3之间设置有连接板8,连接板8的外侧面与夹持板3的内侧面固定连接,连接板8的上端与连接套7固定连接。利用连接板8可以增大夹持板3与连接套7之间的接触面积,连接更加牢固可靠。本技术在具体使用时,为了避免夹持板3与底板1反复接触而产生磨损,将夹持板3设置在底板1前方,夹持板3与底板1之间留有1-3mm的间隙。取苗时,为了使操作更加方便,可以将育苗盒倾斜或者是水平放置,一个手固定住育苗盒,另一个手握住手柄2并用手指先向中间拨动两个夹持板3的调节部,使夹持板3的下端远离底板1,两个夹持板3外侧面之间的水平距离要小于育苗盒的内径,确保夹持板3和底板1能够顺利插入育苗盒内,然后将夹持板3和底板1插入到育苗盒内,插到设定深度时,松开夹持板3的调节部,然后推动底板1和夹持板3,使秧苗的根部带有一部分土壤且将该部分土壤与位于底板1和夹持板3外侧的土壤分离,然后向外拉动手柄2,利用底板1和夹持板3将带有一部分土壤的秧苗从育苗盒内取出即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而且取苗时不会损伤到秧苗,简单实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甘薯育苗盒用的取苗装置,包括松土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松土机构包括竖直设置的底板(1)、与底板(1)上端固定连接的手柄(2),底板(1)为倒置的等腰梯形结构,取苗装置还包括夹持机构,夹持机构包括设置在底板(1)左右两侧的夹持板(3),夹持板(3)的前端面凸出在底板(1)前方,夹持板(3)的上端位于底板(1)上方形成为夹持板(3)的调节部,夹持板(3)的中部借助连接件与底板(1)的上端铰接,使夹持板(3)的下端具有远离或者是靠近底板(1)的张合自由度,位于底板(1)前端面及其左右两侧的夹持板(3)之间的空腔形成为秧苗的夹持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甘薯育苗盒用的取苗装置,包括松土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松土机构包括竖直设置的底板(1)、与底板(1)上端固定连接的手柄(2),底板(1)为倒置的等腰梯形结构,取苗装置还包括夹持机构,夹持机构包括设置在底板(1)左右两侧的夹持板(3),夹持板(3)的前端面凸出在底板(1)前方,夹持板(3)的上端位于底板(1)上方形成为夹持板(3)的调节部,夹持板(3)的中部借助连接件与底板(1)的上端铰接,使夹持板(3)的下端具有远离或者是靠近底板(1)的张合自由度,位于底板(1)前端面及其左右两侧的夹持板(3)之间的空腔形成为秧苗的夹持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甘薯育苗盒用的取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手柄(2)的下端与底板(1)的后端面固定连接,手柄(2)位于底板(1)沿左右方向宽度的中心处,手柄(2)的上端向后倾斜,手柄(2)的轴线与底板(1)后端面之间的夹角为10°-2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甘薯育苗盒用的取苗装置,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军杰高建峰
申请(专利权)人:元氏县广茂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