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乘坐型插秧机
本技术涉及具有整地装置的乘坐型插秧机。
技术介绍
就乘坐型插秧机而言,如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在支承于机体的后部并向后侧延伸的连杆机构支承有秧苗插植装置,对农田面进行整地的整地装置配置在秧苗插植装置和机体之间,以自由升降的方式支承在秧苗插植装置。在专利文献1中,具有对整地装置进行升降操作的整地升降机构,能够对整地装置的高度进行变更。(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布“特开2017-35034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问题)当具有上述整地升降机构时,优选具有辅助整地装置的上升操作的弹簧。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就整地装置以自由升降的方式支承在秧苗插植装置的乘坐型插秧机而言,能够适当地具有辅助整地装置的上升操作的弹簧。(解决问题的方案)本技术的乘坐型插秧机具有:连杆机构,支承在机体的后部并向后侧延伸;秧苗插植装置,支承在所述连杆机构的后部;整地装置,配置在所述秧苗插植装置和所述机体之间,并且,以自由升降的方式支承在所述秧苗插植装置,对农田面进行整地;整地升降机构,对所述整地装置进行升降操作;左右载秧台框架,支承所述秧苗插植装置的载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乘坐型插秧机,其特征在于,具有:连杆机构,支承在机体的后部并向后侧延伸;秧苗插植装置,支承在所述连杆机构的后部;整地装置,配置在所述秧苗插植装置和所述机体之间,并且,以自由升降的方式支承在所述秧苗插植装置,对农田面进行整地;整地升降机构,对所述整地装置进行升降操作;左右载秧台框架,支承所述秧苗插植装置的载秧台,在所述载秧台的前部的左部和右部沿上下方向设置在所述秧苗插植装置;右托架,安装在右侧的所述载秧台框架的比上下方向上的中间部偏靠上侧的部分;左托架,安装在左侧的所述载秧台框架的比上下方向上的中间部偏靠上侧的部分;右安装部,安装在所述整地装置的右部;以及左安装部,安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乘坐型插秧机,其特征在于,具有:连杆机构,支承在机体的后部并向后侧延伸;秧苗插植装置,支承在所述连杆机构的后部;整地装置,配置在所述秧苗插植装置和所述机体之间,并且,以自由升降的方式支承在所述秧苗插植装置,对农田面进行整地;整地升降机构,对所述整地装置进行升降操作;左右载秧台框架,支承所述秧苗插植装置的载秧台,在所述载秧台的前部的左部和右部沿上下方向设置在所述秧苗插植装置;右托架,安装在右侧的所述载秧台框架的比上下方向上的中间部偏靠上侧的部分;左托架,安装在左侧的所述载秧台框架的比上下方向上的中间部偏靠上侧的部分;右安装部,安装在所述整地装置的右部;以及左安装部,安装在所述整地装置的左部,右侧的所述托架配置在从正面观察时右侧的所述安装部、和所述秧苗插植装置的左右方向上的中央部之间,左侧的所述托架配置在从正面观察时左侧的所述安装部、和所述秧苗插植装置的左右方向上的中央部之间,所述乘坐型插秧机还具有:右弹簧,横跨右侧的所述托架和右侧的所述安装部连接,对...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