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形间柱完全隔离浅孔采空区群充填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651130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3 05: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条形间柱完全隔离浅孔采空区群充填施工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1)、聚矿道挑顶:在聚矿道顶部凿岩爆破使聚矿道顶部岩石落下填充到聚矿道内,从而使聚矿道顶板标高与浅孔采空区顶板标高基本持平;(2)、挑顶联络道:同理对聚矿道与浅孔采空区的联络道进行挑顶,使联络道顶板标高与浅孔采空区顶板标高基本持平;(3)、空区群充填:从聚矿道口放砂进行空区群整体充填。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聚矿道、联络道挑顶工艺使有条形间柱完全隔离的独立单个浅孔采空区变为可连续充填的空区群,有利于充填的连续进行,同时也降低了充填成本,是一种可靠方便快捷的充填施工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条形间柱完全隔离浅孔采空区群充填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采矿、井下采空区充填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有条形间柱完全隔离浅孔采空区群充填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充填法处理采空区,一般是指对空场法、留矿法及矿柱回采后的大空场(区)采取的事后充填处理;目的在于减少岩石和地表移动的幅度,防止大面积地压活动,并有助于解决尾砂和采掘废石的堆放而引起环境污染和占用土地问题及闭坑需要。将矿山固体废弃物排放与采空区充填治理有机地结合,消除了矿山的重大安全隐患,达到了节地减排、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随着人们安全环保意识的增强,国家政策对充填采空区已逐步由倡导变成了强制要求。但前期遗留下来的一些采空区群由于体积小,有间柱完全隔离,导致充填难度增加,充填费用较高,需要寻找合适的充填施工方法,以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充填采空区的方法在面对采空区群体积小,有间柱,充填难度大,充填费用高,为此提供一种充填简单,充填费用低的有条形间柱完全隔离浅孔采空区群充填施工方法。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条形间柱完全隔离浅孔采空区群充填施工方法,其特征是它包括以下步骤:(1)聚矿道挑顶:在聚矿道顶部凿岩爆破使聚矿道顶部岩石落下填充到聚矿道内,从而使聚矿道顶板标高与浅孔采空区顶板标高基本持平;(2)挑顶联络道:同理对聚矿道与浅孔采空区的联络道进行挑顶,使联络道顶板标高与浅孔采空区顶板标高基本持平;(3)空区群充填:从聚矿道口(一般是聚矿道回风井)放砂进行空区群整体充填。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聚矿道、联络道挑顶工艺使有条形间柱完全隔离的独立单个浅孔采空区变为可连续充填的空区群,有利于充填的连续进行,同时也降低了充填成本,是一种可靠方便快捷的充填施工方法。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是一种条形柱完全隔离浅孔采空区群充填施工方法,以铜陵某矿山条形间柱完全隔离浅孔采空区群充填施工为例:该空区群为总体积约63万m3,备选充填施工方案有两种,方案一为在上中段施工充填措施巷道,然后从充填措施巷道内施工充填钻孔到各个浅孔采空区的施工方案。方案二为本专利技术的聚矿道、联络道挑顶工艺然后整体充填的施工方案,聚矿道是浅孔采空区的出矿通道。对两方案进行初步设计后工程费用对比如下:表1-1方案一工程费用估算表表1-2方案二投资估算表可以发现这种充填施工方案相比较与传统的充填钻孔施工方案节约成本达一千多万元。本专利技术的充填工艺通过钻孔取芯平均单轴抗压强度为1.51Mpa,说明充填质量完好,表明该方案是一种切实可行的便捷充填施工方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条形间柱完全隔离浅孔采空区群充填施工方法,其特征是它包括以下步骤:(1)聚矿道挑顶:在聚矿道顶部凿岩爆破使聚矿道顶部岩石落下填充到聚矿道内,从而使聚矿道顶板标高与浅孔采空区顶板标高基本持平;(2)挑顶联络道:同理对聚矿道与浅孔采空区的联络道进行挑顶,使联络道顶板标高与浅孔采空区顶板标高基本持平;(3)空区群充填:从聚矿道口放砂进行空区群整体充填。

【技术特征摘要】
1.条形间柱完全隔离浅孔采空区群充填施工方法,其特征是它包括以下步骤:(1)聚矿道挑顶:在聚矿道顶部凿岩爆破使聚矿道顶部岩石落下填充到聚矿道内,从而使聚矿道顶板标高与浅孔采空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攻关姚志伟桂旺华方志甫董世华汪令辉苏卫宏王军韦章能谢经鹏袁世伦徐刚覃星朗
申请(专利权)人:铜陵有色金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