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动高压差零泄漏调节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64567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3 03: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手动高压差零泄漏调节阀,涉及阀门设备技术领域,包括阀体,所述阀体内开设有与其顶部连通的安装空间,所述阀体的侧壁上开设有与所述安装空间底部连通的第一介质通道,所述阀体上还开设有与所述安装空间侧部连通的第二介质通道,所述第一介质通道与所述安装空间的连接处的顶部罩设有圆柱形空腔结构的第一套筒,所述第一套筒内设置有圆柱型阀芯,所述第一套筒由外到内可分为多个介质流通层,每个所述介质流通层上均均匀开设有延其径向的减压孔,每个所述介质流通层的内壁上均开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第一套筒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套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零泄漏的目的,适应高压差工况,可有效避免低噪音和防止气蚀现象的产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手动高压差零泄漏调节阀
本技术涉及阀门设备
,尤其涉及到手动的、高压差的调节阀。
技术介绍
一种手动低噪音高压差零泄漏调节阀主要用于压差大,要求噪音小,密封要求高的场合。主要由阀体、阀盖组件、阀杆、节流套筒、阀芯、填料、手轮等零部件组成,其工作原理:通过调整阀门开启高度来控制节流面积的大小,从而控制流量的大小。背景:在以上苛刻的工况下,单座阀虽然密封效果较好,但其结构为非平衡式结构,在高压差的工况下,将产生很大的非平衡力,所需操作力会很大,不能够满足高压差的工况;普通的笼式调节阀,其结构是压力平衡式结构,能满足前后压差较大的场合,但因有两个轴向的密封阀座,对其位置度要求非常高,很难做到零泄漏,且不是多级减压结构,不能实现降噪和防止气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手动高压差零泄漏调节阀,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涵管无法满足高压差工况、不能实现降噪和防止汽蚀等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手动高压差零泄漏调节阀,包括阀体,所述阀体内开设有与其顶部连通的安装空间,所述阀体的侧壁上开设有与所述安装空间底部连通的第一介质通道,所述阀体上还开设有与所述安装空间侧部连通的第二介质通道,所述第一介质通道与所述安装空间的连接处的顶部罩设有圆柱形空腔结构的第一套筒,所述第一套筒底端内腔径向截面面积大于所述第一介质通道与所述安装空间连接处截面面积,所述第一套筒内设置有圆柱型阀芯,所述阀芯的外壁与所述第一套筒的内壁紧密贴合,所述第一套筒由外到内可分为多个介质流通层,每个所述介质流通层上均均匀开设有延其径向的减压孔,每个所述介质流通层的内壁上均开设有环形凹槽,所述减压孔和所述环形凹槽错位分布,所述第一套筒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套筒,所述第一套筒的内外径和所述第二套筒的内外径均相同,且二者同轴分布,所述阀芯可在所述第一套筒的内腔和所述第二套筒的内腔构成的空间内上下往复运动,所述第二套筒顶端外壁上安装有与其一体且闭合的密封外沿,所述密封外沿底部封闭了所述安装空间与所述阀体顶部连通处,所述第二套筒的顶部设置有内部为圆柱型空腔的阀盖主体,所述阀盖主体与所述第一套筒同轴分布,所述阀盖主体的底端安装有与其一体且闭合的安装外沿,所述阀盖主体的外侧套设有与所述安装外沿相对应的下连接盘,所述下连接盘的底部开设有用于嵌置所述安装外沿的底部凹槽,所述下连接盘通过螺柱与所述阀体连接,所述阀芯的顶部安装有下阀杆,所述下阀杆的顶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二套筒和所述阀盖主体设置在所述阀盖主体的外侧,且所述下阀杆与所述阀芯同轴分布,且所述下阀杆的外壁与所述阀盖主体的内壁紧密贴合。进一步,所述阀芯上开设有竖直方向上且贯通所述阀芯的平衡孔,且所述平衡孔至少为一个。进一步,所述阀芯的顶部中心处开设有贯穿所述阀芯的安装孔,所述下阀杆的底端设置在所述阀芯的内腔中,所述下阀杆底端侧壁与所述阀芯内壁螺纹连接,且所述阀芯的底部与所述下阀杆内壁焊接。进一步,所述第一套筒的底部与所述安装空间底部对应的所述阀体之间通过第一密封垫连接,且所述第一密封垫的中部开设有介质孔,所述介质孔的内径小于所述阀芯的外径,所述第一套筒的顶部与所述第二套筒的底部之间通过倒V型密封环连接。进一步,所述密封外沿的底部与所述安装空间顶部对应的所述阀体之间通过第二密封垫连接,所述密封外沿的顶部与所述阀盖主体的底部之间通过第三密封垫连接。进一步,所述阀盖主体的顶部套设且固定连接有中连接盘,所述阀盖主体的顶部开设有填料函,且所述填料函与所述下阀杆同轴分布,所述填料函内壁与所述下阀杆外壁之间填充有填料层,所述下阀杆的顶端从上到下依次套设有填料压板和填料压套,所述填料压套的底端设置在所述填料层的顶部,其另一端与所述填料压板的底部接触,所述填料压板远离所述下阀杆的一端通过压紧螺栓与所述中连接盘固定连接。进一步,所述中连接盘顶端两侧还对称安装有两个立柱,两个所述立柱的顶端均与上连接盘固定连接,所述上连接盘顶部的中心处开设有贯穿所述上连接盘且上粗下细的安装孔,所述下阀杆的顶部连接有上阀杆,所述上阀杆的顶端设置在所述安装孔内径较粗的部分内,且所述下阀杆、所述安装孔和所述上阀杆同轴分布,所述上阀杆顶端外壁上套设有阀杆螺母,且所述上阀杆与所述阀杆螺母螺纹连接,所述阀杆螺母上从上到下依次套设有手轮、轴承压盖和减力轴承,且所述减力轴承具体为两个,两个所述减力轴承通过分隔件分隔开,且所述分隔件与所述阀杆螺母为一体结构,所述阀杆螺母和两个所述减力轴承均设置在所述安装孔内径较粗的部分内,所述轴承压盖通过紧固螺母与所述上连接盘紧密连接,所述手轮通过锁紧螺母与所述阀杆螺母紧密连接。进一步,所述下阀杆和所述上阀杆之间通过连接件连接,所述连接件设置在两个所述立柱之间,且所述连接件的两端分别与和其对应的所述立柱滑动连接。进一步,所述连接件具体由两个连接块构成,每个所述连接块的横截面均为等腰梯形,其短底边一侧对应的侧壁朝向所述下阀杆,每个所述连接块朝向所述下阀杆的侧壁上均开设有用于卡设所述下阀杆和所述上阀杆的卡槽,两个所述连接块之间通过连接螺栓连接,两个连接块同一侧端部朝向所述下阀杆的侧壁共同构成V型槽,所述连接件的两端分别通过所述V型槽卡设在两个所述立柱之间,所述下阀杆的顶端和所述上阀杆的底端均卡设在两个所述卡槽内。进一步,所述卡槽从上到下依次由相互连通的第一嵌置槽、第二嵌置槽和第三嵌置槽构成,所述下阀杆顶端的外壁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三嵌置槽相对应的所述第四嵌置槽,所述上阀杆底端的外壁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嵌置槽相对应的第五嵌置槽,所述下阀杆顶端位于所述第四嵌置槽正上方的杆体与所述上阀杆底端位于所述第五嵌置槽正下方的杆体均嵌置在所述第二嵌置槽内,且二者互不接触。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通过第一套筒、第二套筒、阀芯三者之间的相互配合,可有效地实现介质流通的隔断,通过将第一套管设置为多层介质流通层,且每层上均匀开设减压孔和环形凹槽后,减压孔和环形凹槽错位分布,使得介质通过多层介质流通层之间的减压孔和环形凹槽进行流通,使得介质在流通过程中的相互碰撞,极大地降低了介质的动能,提高了减压效果,适合高压差的工况下,并可降低噪音和防止气蚀现象的产生;采用耐高压的倒V型密封环结构设计(利用倒“V”形密封环内部的金属骨架的弹性变形力和工作中高压介质对金属骨架撑开力的作用下,使密封环产生径向密封力,密封效果好),可避免普通常用阀门因两个轴向密封副位置度难控制,而使阀门达不到零泄漏的密封效果,此结构可用于零泄漏的场合,实现了零泄漏的目的;阀芯上设置有平衡孔,使阀芯上下腔联通,形成压力平衡空间,阀门动作时,所需操作力小,操作简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手动高压差零泄漏调节阀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B出局部放大图;图3为图1中C处局部放大图;图4为图1中A-A出俯视图;图5为连接块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6为阀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7为第一套筒俯视图;图8为介质流通层外部展开示意图;图9为介质流通层内部展开示意图;图10为第二套筒结构示意图;图11介质在第一套筒内流通示意图。图中:1、阀体;2、安装空间;3、第一介质通道;4、第二介质通道;5、第一套筒;6、阀芯;7、介质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手动高压差零泄漏调节阀,包括阀体(1),所述阀体(1)内开设有与其顶部连通的安装空间(2),所述阀体(1)的侧壁上开设有与所述安装空间(2)底部连通的第一介质通道(3),所述阀体(1)上还开设有与所述安装空间(2)侧部连通的第二介质通道(4),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介质通道(3)与所述安装空间(2)的连接处的顶部罩设有圆柱形空腔结构的第一套筒(5),所述第一套筒(5)底端内腔径向截面面积大于所述第一介质通道(3)与所述安装空间(2)连接处截面面积,所述第一套筒(5)内设置有圆柱型阀芯(6),所述阀芯(6)的外壁与所述第一套筒(5)的内壁紧密贴合,所述第一套筒(5)由外到内可分为多个介质流通层(7),每个所述介质流通层(7)上均均匀开设有延其径向的减压孔(8),每个所述介质流通层(7)的内壁上均开设有环形凹槽(9),所述减压孔(8)和所述环形凹槽(9)错位分布,所述第一套筒(5)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套筒(10),所述第一套筒(5)的内外径和所述第二套筒(10)的内外径均相同,且二者同轴分布,所述阀芯(6)可在所述第一套筒(5)的内腔和所述第二套筒(10)的内腔构成的空间内上下往复运动,所述第二套筒(10)顶端外壁上安装有与其一体且闭合的密封外沿,所述密封外沿底部封闭了所述安装空间(2)与所述阀体(1)顶部连通处,所述第二套筒(10)的顶部设置有内部为圆柱型空腔的阀盖主体(11),所述阀盖主体(11)与所述第一套筒(5)同轴分布,所述阀盖主体(11)的底端安装有与其一体且闭合的安装外沿,所述阀盖主体(11)的外侧套设有与所述安装外沿相对应的下连接盘(12),所述下连接盘(12)的底部开设有用于嵌置所述安装外沿的底部凹槽,所述下连接盘(12)通过螺柱(13)与所述阀体(1)连接,所述阀芯(6)的顶部安装有下阀杆(14),所述下阀杆(14)的顶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二套筒(10)和所述阀盖主体(11)设置在所述阀盖主体(11)的外侧,且所述下阀杆(14)与所述阀芯(6)同轴分布,且所述下阀杆(14)的外壁与所述阀盖主体(11)的内壁紧密贴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动高压差零泄漏调节阀,包括阀体(1),所述阀体(1)内开设有与其顶部连通的安装空间(2),所述阀体(1)的侧壁上开设有与所述安装空间(2)底部连通的第一介质通道(3),所述阀体(1)上还开设有与所述安装空间(2)侧部连通的第二介质通道(4),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介质通道(3)与所述安装空间(2)的连接处的顶部罩设有圆柱形空腔结构的第一套筒(5),所述第一套筒(5)底端内腔径向截面面积大于所述第一介质通道(3)与所述安装空间(2)连接处截面面积,所述第一套筒(5)内设置有圆柱型阀芯(6),所述阀芯(6)的外壁与所述第一套筒(5)的内壁紧密贴合,所述第一套筒(5)由外到内可分为多个介质流通层(7),每个所述介质流通层(7)上均均匀开设有延其径向的减压孔(8),每个所述介质流通层(7)的内壁上均开设有环形凹槽(9),所述减压孔(8)和所述环形凹槽(9)错位分布,所述第一套筒(5)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套筒(10),所述第一套筒(5)的内外径和所述第二套筒(10)的内外径均相同,且二者同轴分布,所述阀芯(6)可在所述第一套筒(5)的内腔和所述第二套筒(10)的内腔构成的空间内上下往复运动,所述第二套筒(10)顶端外壁上安装有与其一体且闭合的密封外沿,所述密封外沿底部封闭了所述安装空间(2)与所述阀体(1)顶部连通处,所述第二套筒(10)的顶部设置有内部为圆柱型空腔的阀盖主体(11),所述阀盖主体(11)与所述第一套筒(5)同轴分布,所述阀盖主体(11)的底端安装有与其一体且闭合的安装外沿,所述阀盖主体(11)的外侧套设有与所述安装外沿相对应的下连接盘(12),所述下连接盘(12)的底部开设有用于嵌置所述安装外沿的底部凹槽,所述下连接盘(12)通过螺柱(13)与所述阀体(1)连接,所述阀芯(6)的顶部安装有下阀杆(14),所述下阀杆(14)的顶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二套筒(10)和所述阀盖主体(11)设置在所述阀盖主体(11)的外侧,且所述下阀杆(14)与所述阀芯(6)同轴分布,且所述下阀杆(14)的外壁与所述阀盖主体(11)的内壁紧密贴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动高压差零泄漏调节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6)上开设有竖直方向上且贯通所述阀芯(6)的平衡孔(15),且所述平衡孔(15)至少为一个。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动高压差零泄漏调节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6)的顶部中心处开设有贯穿所述阀芯(6)的安装孔(16),所述下阀杆(14)的底端设置在所述阀芯(6)的内腔中,所述下阀杆(14)底端侧壁与所述阀芯(6)内壁螺纹连接,且所述阀芯(6)的底部与所述下阀杆(14)内壁焊接。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一种手动高压差零泄漏调节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筒(5)的底部与所述安装空间(2)底部对应的所述阀体(1)之间通过第一密封垫(17)连接,且所述第一密封垫(17)的中部开设有介质孔,所述介质孔的内径小于所述阀芯(6)的外径,所述第一套筒(5)的顶部与所述第二套筒(10)的底部之间通过倒V型密封环(18)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手动高压差零泄漏调节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外沿的底部与所述安装空间(2)顶部对应的所述阀体(1)之间通过第二密封垫(19)连接,所述密封外沿的顶部与所述阀盖主体(11)的底部之间通过第三密封垫(20)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手动高压差零泄漏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志军钱勇李兵兵吴俐玲程强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屯溪高压阀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