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酸回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641992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3 02:15
一种废酸回收系统包括:除油隔渣池、除油分离设备、袋式过滤设备、扩散渗析设备、回收酸缓存设备及残液缓存设备。除油分离设备包括第一除油分离装置及第二除油分离装置,袋式过滤设备包括第一袋式过滤器及第二袋式过滤器,扩散渗析设备包括第一自来水输入管、第二自来水进入口、第一扩散渗析器及第二扩散渗析器,回收酸缓存设备包括第一回收酸缓存罐及第二回收酸缓存罐,残液缓存设备包括第一残液缓存罐及第二残液缓存罐,上述一种废酸回收系统通过设置除油隔渣池、除油分离设备、袋式过滤设备、扩散渗析设备、回收酸缓存设备及残液缓存设备,对酸洗产生的废液进行连续性处理,回收废液中的酸洗溶质,并提高酸洗废液的处理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废酸回收系统
本技术涉及化工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废酸回收系统。
技术介绍
一般的,含油含酸废水都需要经过一定的预处理,进行废酸回收,再输送至外部的精细废水处理系统进行后续处理。现有的用于预处理的废酸回收系统会存在如下问题:当系统中某一部件堵塞或者损坏时,则需要整个系统停工,待维修后,再次运作,如此,会使得处理效率大大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能够对这些废水进行连续式处理,以及处理效率较高的废酸回收系统。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废酸回收系统包括:除油隔渣池、除油分离设备、袋式过滤设备、扩散渗析设备、回收酸缓存设备及残液缓存设备;所述除油分离设备包括第一除油分离装置及第二除油分离装置,所述第一除油分离装置的进液口及第二除油分离装置的进液口分别与所述除油隔渣池连通;所述袋式过滤设备包括第一袋式过滤器及第二袋式过滤器,所述第一袋式过滤器的进液口与所述第一除油分离装置的出液口连通,所述第二袋式过滤器的进液口与所述第二除油分离装置的出液口连通;所述扩散渗析设备包括第一自来水输入管、第二自来水进入口、第一扩散渗析器及第二扩散渗析器,所述第一扩散渗析器上开设有第一自来水进入口、第一废酸进入口、第一残液流出口及第一回收酸流出口,所述第一自来水输入管与所述第一自来水进入口连通,所述第一袋式过滤器的出液口与所述第一废酸进入口连通,所述第二扩散渗析器上开设有第二自来水进入口、第二废酸进入口、第二残液流出口及第二回收酸流出口,所述第二自来水输入管与所述第二自来水进入口连通,所述第二袋式过滤器的出液口与所述第二废酸进入口连通;所述回收酸缓存设备包括第一回收酸缓存罐及第二回收酸缓存罐,所述第一回收酸缓存罐的进液口与所述第一回收酸流出口连通,所述第二回收酸缓存罐的进液口与所述第二回收酸流出口连通;所述残液缓存设备包括第一残液缓存罐及第二残液缓存罐,所述第一残液缓存罐的进液口与所述第一残液流出口连通,所述第二残液缓存罐的进液口与所述第二残液流出口连通。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回收酸缓存设备还包括备用回收酸缓存罐,所述备用回收酸缓存罐分别与所述第一回收酸流出口及所述第二回收酸流出口连通。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残液缓存设备还包括备用残液缓存罐,所述备用残液缓存罐分别与所述第一残液流出口及所述第二残液流出口连通。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袋式过滤器包括多个第一袋式过滤单体,各所述第一袋式过滤单体顺序连通。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袋式过滤器包括多个第二袋式过滤单体,各所述第二袋式过滤单体顺序连通。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除油隔渣池包括池体及除油隔栅,所述除油隔栅设置于所述池体内。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除油隔栅包括粗隔栅和细隔栅,所述粗隔栅和所述细隔栅分别设置于所述池体内,并且所述粗隔栅和所述细隔栅之间设置有间隔。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含油含酸废水输入管,所述含油含酸废水输入管与所述池体连通。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含油含酸废水输入管的出液口朝向所述粗隔栅设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除油分离设备还包括底泥泄出管,第一除油分离装置的底部开设有第一泄污口,所述第二除油分离装置的底部开设有第二泄污口,所述第一泄污口及所述第二泄污口分别与所述底泥泄出管连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至少具有以下优点:上述一种废酸回收系统通过设置除油隔渣池、除油分离设备、袋式过滤设备、扩散渗析设备、回收酸缓存设备及残液缓存设备,对酸洗产生的废液进行连续性处理,回收废液中的酸洗溶质,并提高酸洗废液的处理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中的废酸回收系统的布局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废酸回收系统的第一扩散渗析器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为了更好地对废酸回收系统进行说明,以更好地理解废酸回收系统的构思。请参阅图1,一种废酸回收系统10包括:除油隔渣池100、除油分离设备200、袋式过滤设备300、扩散渗析设备400、回收酸缓存设备500及残液缓存设备600。请参阅图1,除油分离设备200包括第一除油分离装置210及第二除油分离装置220,第一除油分离装置210的进液口及第二除油分离装置220的进液口分别与除油隔渣池100连通。请参阅图1,需要说明的是,酸洗废液被输送至除油隔渣池100中静置,使得酸洗废液中的污泥、铁渣等大分子杂质沉淀并对酸洗废液进行初步的过滤,经过初步过滤的酸洗废液被分别传输到第一除油分离装置210及第二除油分离装置220中,第一除油分离装置210及第二除油分离装置220均用于去除酸洗废液中的油,并将提取出的油进行回收,通过第一除油分离装置210及第二除油分离装置220同时对酸洗废液进行除油操作,可以提高酸洗废液的处理效率。进一步的,需要对进行维护时,可以由第一除油分离装置210单独进行除油操作,停止向第二除油分离装置220输送酸洗废液,然后对第二除油分离装置220进行维修(或者替换零件等操作),当完成第二除油分离装置220的维护操作后,第二除油分离装置220可以恢复工作,在停止向第一除油分离装置210输送传输酸洗废液,对第一除油分离装置210进行维护操作,如此交替维护,能够在不停止处理酸洗废液的情况下完成维护操作,即可以降低维护难度,又不影响酸洗废液的处理效率。当然,为了实现交替维护,除油隔渣池100与第一除油分离装置210之间以及除油隔渣池100与第二除油分离装置220之间均设置有电磁阀门,通过控制电磁阀门,能够控制除油隔渣池100中的酸洗废液的流向,单独关闭其中一个电磁阀门时,能够使得酸洗废液只流向电磁阀门未关闭的除油分离装置中。例如,当两个电磁阀门均未关闭时,除油隔渣池100中的酸洗废液会分别向第一除油分离装置210及第二除油分离装置220中输送,若第一除油分离装置210发生故障需要维护,只需要关闭除油隔渣池100与第一除油分离装置210之间的电磁阀门,即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废酸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除油隔渣池,除油分离设备,所述除油分离设备包括第一除油分离装置及第二除油分离装置,所述第一除油分离装置的进液口及第二除油分离装置的进液口分别与所述除油隔渣池连通;袋式过滤设备,所述袋式过滤设备包括第一袋式过滤器及第二袋式过滤器,所述第一袋式过滤器的进液口与所述第一除油分离装置的出液口连通,所述第二袋式过滤器的进液口与所述第二除油分离装置的出液口连通;扩散渗析设备,所述扩散渗析设备包括第一自来水输入管、第二自来水进入口、第一扩散渗析器及第二扩散渗析器,所述第一扩散渗析器上开设有第一自来水进入口、第一废酸进入口、第一残液流出口及第一回收酸流出口,所述第一自来水输入管与所述第一自来水进入口连通,所述第一袋式过滤器的出液口与所述第一废酸进入口连通,所述第二扩散渗析器上开设有第二自来水进入口、第二废酸进入口、第二残液流出口及第二回收酸流出口,所述第二自来水输入管与所述第二自来水进入口连通,所述第二袋式过滤器的出液口与所述第二废酸进入口连通;回收酸缓存设备,所述回收酸缓存设备包括第一回收酸缓存罐及第二回收酸缓存罐,所述第一回收酸缓存罐的进液口与所述第一回收酸流出口连通,所述第二回收酸缓存罐的进液口与所述第二回收酸流出口连通;及残液缓存设备,所述残液缓存设备包括第一残液缓存罐及第二残液缓存罐,所述第一残液缓存罐的进液口与所述第一残液流出口连通,所述第二残液缓存罐的进液口与所述第二残液流出口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废酸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除油隔渣池,除油分离设备,所述除油分离设备包括第一除油分离装置及第二除油分离装置,所述第一除油分离装置的进液口及第二除油分离装置的进液口分别与所述除油隔渣池连通;袋式过滤设备,所述袋式过滤设备包括第一袋式过滤器及第二袋式过滤器,所述第一袋式过滤器的进液口与所述第一除油分离装置的出液口连通,所述第二袋式过滤器的进液口与所述第二除油分离装置的出液口连通;扩散渗析设备,所述扩散渗析设备包括第一自来水输入管、第二自来水进入口、第一扩散渗析器及第二扩散渗析器,所述第一扩散渗析器上开设有第一自来水进入口、第一废酸进入口、第一残液流出口及第一回收酸流出口,所述第一自来水输入管与所述第一自来水进入口连通,所述第一袋式过滤器的出液口与所述第一废酸进入口连通,所述第二扩散渗析器上开设有第二自来水进入口、第二废酸进入口、第二残液流出口及第二回收酸流出口,所述第二自来水输入管与所述第二自来水进入口连通,所述第二袋式过滤器的出液口与所述第二废酸进入口连通;回收酸缓存设备,所述回收酸缓存设备包括第一回收酸缓存罐及第二回收酸缓存罐,所述第一回收酸缓存罐的进液口与所述第一回收酸流出口连通,所述第二回收酸缓存罐的进液口与所述第二回收酸流出口连通;及残液缓存设备,所述残液缓存设备包括第一残液缓存罐及第二残液缓存罐,所述第一残液缓存罐的进液口与所述第一残液流出口连通,所述第二残液缓存罐的进液口与所述第二残液流出口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艳玉陈志才周树强邹丽娜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金茂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