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弯曲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638617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3 01: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钢筋弯曲机,属于输电线路施工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底座和设置在底座上方的压头,压头与设置在底座上的液压装置的活动端连接,底座上还设置有与底座转动连接且用于与钢筋抵接的转辊,转辊为两个且分别设置在压头的两侧;底座上设置有立柱,转辊转动套设在立柱上,转辊下方设置有套设在立柱上且用于支撑转辊的垫块;立柱为螺栓,螺栓穿过底座与设置在底座底部的螺母螺纹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钢筋弯曲机,旨在解决采用钢筋扳手进行煨弯易造成接地引下线表面镀锌层磨损,且劳动强度大的技术问题。

Steel bender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steel bending machine, which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transmission line construction equipment, including a base and a pressure head above the base. The pressure head is connected with the movable end of the hydraulic device arranged on the base. The base is also provided with rotating rollers connected with the base and used for butting with the steel bar. The rollers are two and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on both sides of the pressure head. The column and the rotary roll are rotated and sleeved on the column, and the pad under the roller is arranged on the column and used to support the roller; the column is a bolt, and the bolt passes through the base a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nut thread arranged at the bottom of the base. The steel bar bending machine provided by the invention aims to solve the technical problem that the steel bar wrench is easy to cause galvanized layer abrasion on the surface of grounding lead wire and has high labor intensity when it is used for bend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钢筋弯曲机
本专利技术属于输电线路施工设备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钢筋弯曲机。
技术介绍
现如今,输电线路施工工艺标准逐步提高,接地引下线安装是其中一项重要的标准工艺。然而,由于不同基础尺寸不同,接地引下线无法在工厂进行预制煨弯,只能在现场进行煨弯,贴合于对应的基础之上。目前,接地引下线一般通过自制的钢筋扳手进行煨弯,这一操作极易造成接地引下线表面镀锌层磨损,且劳动强度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筋弯曲机,旨在解决采用钢筋扳手进行煨弯易造成接地引下线表面镀锌层磨损,且劳动强度大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钢筋弯曲机,包括:底座和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方的压头,所述压头与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液压装置的活动端连接,所述底座上还设置有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且用于与钢筋抵接的转辊,所述转辊为两个且分别设置在所述压头的两侧。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立柱,所述转辊转动套设在所述立柱上,所述转辊下方设置有套设在所述立柱上且用于支撑所述转辊的垫块。进一步地,所述立柱为螺栓,所述螺栓穿过所述底座与设置在所述底座底部的螺母螺纹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转辊的外周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钢筋的容纳槽,所述容纳槽的内壁为弧面。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上还设置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和所述转辊分别设置在所述底座的两侧,所述压头设置在所述固定座和所述转辊之间,所述液压装置的活动端穿过所述固定座与所述压头连接,且所述液压装置的活动端与所述固定座滑动或转动配合。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上还设置有把手,所述把手与所述固定座设置在所述底座的同一侧。进一步地,所述液压装置包括油缸和插设在所述油缸内的伸缩杆,所述压头设置在所述伸缩杆的自由端上,所述固定座套设在所述油缸外,所述油缸外还套设有用于限制所述油缸延伸至所述底座上方长度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设置在所述固定座的外侧。进一步地,所述油缸外壁上设置有螺纹,所述油缸与所述固定座、所述限位块分别螺纹连接。进一步地,所述限位块上设置有拨动块。进一步地,所述压头的自由端为尖端朝外的三角块。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钢筋弯曲机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设置了液压装置作为动力源对钢筋进行折弯的钢筋弯曲机,使用本设备对接地引下线进行煨弯时操作十分便捷,大大降低了接地引下线煨弯时的劳动强度。另外,转辊与底座转动连接,有效降低了转辊与钢筋接触时两者之间的摩擦力大小,进而使得使用本设备对接地引下线进行煨弯时接地引下线表面镀锌层发生磨损的几率大大降低。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钢筋弯曲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采用的底座的竖向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2、压头;3、液压装置;31、油缸;32、伸缩杆;4、钢筋;5、转辊;6、螺母;7、固定座;8、把手;9、增压手柄;10、限位块;11、拨动块;13、立柱;14、垫块;15、容纳槽。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请一并参阅图1及图2,现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钢筋弯曲机进行说明。所述钢筋弯曲机,包括底座1和设置在底座1上方的压头2,压头2与设置在底座1上的液压装置3的活动端连接,底座1上还设置有与底座1转动连接且用于与钢筋4抵接的转辊5,转辊5为两个且分别设置在压头2的两侧。使用时,将钢筋4放置在转辊5与压头2之间,之后控制液压装置3活动端向前顶推钢筋4,使其两端顶紧转辊5,中部在压头2的推动下向前凸起,然后通过控制液压装置3活动端延伸出的长度,实现压头2向前推进距离的控制,进而实现钢筋4弯曲角度的控制。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钢筋弯曲机,与现有技术相比,设置了液压装置3作为动力源对钢筋4进行折弯的钢筋弯曲机,使用本设备对接地引下线进行煨弯时操作十分便捷,大大降低了接地引下线煨弯时的劳动强度。另外,转辊5与底座1转动连接,有效降低了转辊5与钢筋4接触时两者之间的摩擦力大小,进而使得使用本设备对接地引下线进行煨弯时接地引下线表面镀锌层发生磨损的几率大大降低。本实施例中两个转辊5对称设置在压头2的两侧,便于用户准确计算出液压装置3活动端延伸出的长度与钢筋4弯曲角度之间的对应关系。其中,液压装置3的伸缩方向与转辊5的转轴相互垂直设置。作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钢筋弯曲机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及图2,底座1上设置有立柱13,转辊5转动套设在立柱13上,转辊5下方设置有套设在立柱13上且用于支撑转辊5的垫块14。转辊5转动套设在立柱13上,便于转辊5磨损后对其进行更换,或根据钢筋4的宽度选取相应规格的转辊5进行更换,这一设置符合设备的使用要求,确保了设备使用的便捷性。垫块14的设置确保了转辊5与压头2高度相当,进而确保了压头2所施加的压力可以完整的作用于钢筋4上,保证了液压装置3所提供动力较高的利用率。本实施例中垫块14延伸至钢筋4下方,使得钢筋4由转辊5上滑落后也不会与底座1顶面相接触,进而降低了钢筋4外壁发生磨损的风险,确保了使用本设备进行接地引下线弯折时接地引下线表面镀锌层较低的磨损率。作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钢筋弯曲机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2,立柱13为螺栓,螺栓穿过底座1与设置在底座1底部的螺母6螺纹连接。采用螺栓作为立柱13,使得螺栓的顶帽可以作为限制转辊5上移的限位块使用,同时螺栓顶帽底部距离底座1顶面之间的距离可根据转辊5、垫块14的高度进行调节,这一设置进一步增加了设备调整的灵活性,提高了设备使用的便捷性。本实施例中底座1上设置有供螺栓在两个螺栓的连接线及其延长线上滑动的滑槽,这一设置便于用户根据钢筋4尺寸或折弯角度的要求灵活调整两个螺栓之间的间距。作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钢筋弯曲机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2,转辊5的外周设置有用于容纳钢筋4的容纳槽15,容纳槽15的内壁为弧面。使用时将钢筋4放置在容纳槽15内,避免了使用过程中钢筋4与垫块14直接接触,进而降低了使用本设备进行接地引下线弯折时接地引下线表面镀锌层发生磨损的几率。作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钢筋弯曲机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及图2,底座1上还设置有固定座7,固定座7和转辊5分别设置在底座1的两侧,压头2设置在固定座7和转辊5之间,液压装置3的活动端穿过固定座7与压头2连接,且液压装置3的活动端与固定座7滑动或转动配合。固定座7的设置使得液压装置3不会直接与底座1接触,进而确保了压头2与底座1之间的间距足够大,与垫块14和转辊5相配合,实现了钢筋4的悬空放置,进而避免了使用过程中钢筋4与底座1直接接触,确保了使用本设备进行接地引下线弯折时接地引下线表面镀锌层较低的磨损率。作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钢筋弯曲机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及图2,底座1上还设置有把手8,把手8与固定座7设置在底座1的同一侧。把手8的设置便于用户的握持,同时便于用户根据需要压紧底座1,使其底板保持水平,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钢筋弯曲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和设置在所述底座(1)上方的压头(2),所述压头(2)与设置在所述底座(1)上的液压装置(3)的活动端连接,所述底座(1)上还设置有与所述底座(1)转动连接且用于与钢筋(4)抵接的转辊(5),所述转辊(5)为两个且分别设置在所述压头(2)的两侧。

【技术特征摘要】
1.钢筋弯曲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和设置在所述底座(1)上方的压头(2),所述压头(2)与设置在所述底座(1)上的液压装置(3)的活动端连接,所述底座(1)上还设置有与所述底座(1)转动连接且用于与钢筋(4)抵接的转辊(5),所述转辊(5)为两个且分别设置在所述压头(2)的两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弯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立柱(13),所述转辊(5)转动套设在所述立柱(13)上,所述转辊(5)下方设置有套设在所述立柱(13)上且用于支撑所述转辊(5)的垫块(14)。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筋弯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13)为螺栓,所述螺栓穿过所述底座(1)与设置在所述底座(1)底部的螺母(6)螺纹连接。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筋弯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辊(5)的外周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钢筋(4)的容纳槽(15),所述容纳槽(15)的内壁为弧面。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筋弯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还设置有固定座(7),所述固定座(7)和所述转辊(5)分别设置在所述底座(1)的两侧,所述压头(2)设置在所述固定座(7)和所述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刁昌盛杜天杰窦旭裴海山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河北省送变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