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膜蒸发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633178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2 23: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降膜蒸发器,包括顺次连接的裙座、下管箱、壳程筒体以及上管箱,所述下管箱底部设置有出料管,所述下管箱上部一侧设置有二次蒸汽出口,所述壳程筒体两端均设置有管板,管板之间设置有若干换热管,所述壳程筒体中间设置有筒体放大部,所述筒体放大部一侧设置有蒸汽直接进口,其另一侧对应设置有二次蒸汽进口,其下部另一侧设置有和平压口,所述壳程筒体上部一侧设置有第二不凝汽口,所述上管箱顶部中心设置有循环进料口,循环进料口内侧对应设有预热部,所述循环进料口下端设置有半球形喷头,所述上管箱底部设置有布液盘。换热管采用钛材料制成,设置了预热部,结构简单,提高了蒸发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降膜蒸发器
本技术属于蒸发加热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降膜蒸发器。
技术介绍
降膜蒸发器是将料液自降膜蒸发器上管箱加入,经液体分布及成膜装置,均匀分配到各换热管内,并沿换热管内壁呈均匀膜状流下。在流下过程中,被壳程加热介质加热汽化,产生的蒸汽与液相共同进入蒸发器的分离室,汽液经充分分离,蒸汽进入冷凝器冷凝(单效操作)或进入下一效蒸发器作为加热介质,从而实现多效操作,液相则由分离室排出,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化工、环保等领域热敏性料液的浓缩及废液处理。现有的降膜蒸发器结构复杂,蒸发成膜效果较低,且工作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换热管采用钛材料制成、设置预热部的降膜蒸发器,结构简单,提高了蒸发效率。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降膜蒸发器,包括顺次连接的裙座、下管箱、壳程筒体以及上管箱,所述下管箱底部设置有出料管,所述下管箱上部一侧设置有二次蒸汽出口,所述壳程筒体两端均设置有管板,管板之间设置有若干换热管,所述换热管采用钛材料制成,所述壳程筒体中间设置有筒体放大部,所述筒体放大部一侧设置有蒸汽直接进口,其另一侧对应设置有二次蒸汽进口,所述壳程筒体下部一侧间隔第一不凝汽口与冷凝液出口,其下部另一侧设置有和平压口,所述壳程筒体上部一侧设置有第二不凝汽口,所述上管箱顶部中心设置有循环进料口,循环进料口内侧对应设有预热部,所述循环进料口下端设置有半球形喷头,所述上管箱底部设置有布液盘。优选的,所述预热部内设置有电加热装置。更优选的,所述下管箱上部一侧设置有第一液位计,所述下管箱下部一侧设置有第二液位计。进一步更优选的,所述下管箱前端面设置有观察口。进一步更优选的,所述下管箱下部一侧与第二液位计相对处设置有温度计。进一步更优选的,所述筒体放大部一侧设置有压力表,所述压力表位于蒸汽直接进口上方。进一步更优选的,所述壳程筒体和上管箱通过螺栓连接。进一步更优选的,所述裙座中部一侧设置有维修口。进一步更优选的,所述上管箱顶部设置有吊耳。进一步更优选的,所述出料管为L形结构,其一端延伸至下管箱内,其另一端从裙座一侧壁伸出。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一种降膜蒸发器,包括顺次连接的裙座、下管箱、壳程筒体以及上管箱,换热管采用钛材料制成,钛材料耐腐蚀且重量轻,换热管可以使用的寿命更长,循环进料口内侧面设置有预热部,预热部设置有电加热装置,料液是从降膜蒸发器的循环进料口加入,经过预热部预热后进入半球形喷头,然后由半球形喷头喷入上管箱,在重力作用下沿换热管管壁成膜状下降,并在此过程中蒸发增浓,在其底部得到浓缩液,由于已经经过预热,在换热管中停留时间短,不易引起物料变质,适于处理热敏性物料。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循环进料口局部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一种降膜蒸发器,参阅图1、图2,包括顺次连接的裙座1、下管箱2、壳程筒体3以及上管箱4,所述下管箱2底部设置有出料管21,所述下管箱2上部一侧设置有二次蒸汽出口22,所述壳程筒体3两端均设置有管板31,管板31之间设置有若干换热管32,所述换热管32采用钛材料制成,钛材料耐腐蚀且重量轻,换热管可以使用寿命长,所述壳程筒体3中间设置有筒体放大部33,所述筒体放大部33一侧设置有蒸汽直接进口331,其另一侧对应设置有二次蒸汽进口332,所述壳程筒体3下部一侧间隔第一不凝汽口36与冷凝液出口34,其下部另一侧设置有和平压口35,所述壳程筒体3上部一侧设置有第二不凝汽口37,所述上管箱4顶部中心设置有循环进料口41,循环进料口41内侧对应设有预热部42,所述循环进料口41下端设置有半球形喷头43,料液是从降膜蒸发器的循环进料口41加入,经过预热部42预热后进入半球形喷头43,然后由半球形喷头43喷入上管箱4,在重力作用下沿换热管32管壁成膜状下降,并在此过程中蒸发增浓,在其底部得到浓缩液,由于已经经过预热,在换热管32中停留时间短,不易引起物料变质,适于处理热敏性物料,所述上管箱4底部设置有布液盘44,使上管箱4中液体均匀分布进入换热管。所述预热部42内设置有电加热装置,用来加热预热部。所述下管箱2上部一侧设置有第一液位计23,所述下管箱2下部一侧设置有第二液位计24,用来检测观察下管箱2内料液的多少。所述下管箱2前端面设置有观察口25,用来观察下管箱2内的运行情况。所述下管箱2下部一侧与第二液位计24相对处设置有温度计26,用来检测下管箱2内的温度。所述筒体放大部33一侧设置有压力表333,所述压力表333位于蒸汽直接进口331上方,用来检测壳程筒体3内的压力。所述壳程筒体3和上管箱4通过螺栓连接。所述裙座1中部一侧设置有维修口11,方便维修人员进入工作。所述上管箱4顶部设置有吊耳45,便于安装吊运降膜蒸发器。所述出料管21为L形结构,其一端延伸至下管箱2内,其另一端从裙座1一侧壁伸出。使用时,蒸汽由蒸汽直接进口331和二次蒸汽进口332进入降膜蒸发器,对换热管32进行加热,然后由壳程筒体3下部设置的冷凝液出口34流出,料液是从降膜蒸发器的循环进料口41加入,经过预热部42预热后进入半球形喷头43,然后由半球形喷头43喷入上管箱4,在重力作用下沿换热管32管壁成膜状下降,并在此过程中蒸发增浓,在其底部得到浓缩液,由于已经经过预热,在换热管32中停留时间短,不易引起物料变质,最后由下管箱2底部设置有出料管21流出。上述实施例,只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制本技术的实施范围,故凡以本技术权利要求所述内容所做的等同变化,均应包括在本技术权利要求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降膜蒸发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顺次连接的裙座(1)、下管箱(2)、壳程筒体(3)以及上管箱(4),所述下管箱(2)底部设置有出料管(21),所述下管箱(2)上部一侧设置有二次蒸汽出口(22),所述壳程筒体(3)两端均设置有管板(31),管板(31)之间设置有若干换热管(32),所述换热管(32)采用钛材料制成,所述壳程筒体(3)中间设置有筒体放大部(33),所述筒体放大部(33)一侧设置有蒸汽直接进口(331),其另一侧对应设置有二次蒸汽进口(332),所述壳程筒体(3)下部一侧间隔第一不凝汽口(36)与冷凝液出口(34),其下部另一侧设置有和平压口(35),所述壳程筒体(3)上部一侧设置有第二不凝汽口(37),所述上管箱(4)顶部中心设置有循环进料口(41),循环进料口(41)内侧对应设有预热部(42),所述循环进料口(41)下端设置有半球形喷头(43),所述上管箱(4)底部设置有布液盘(4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降膜蒸发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顺次连接的裙座(1)、下管箱(2)、壳程筒体(3)以及上管箱(4),所述下管箱(2)底部设置有出料管(21),所述下管箱(2)上部一侧设置有二次蒸汽出口(22),所述壳程筒体(3)两端均设置有管板(31),管板(31)之间设置有若干换热管(32),所述换热管(32)采用钛材料制成,所述壳程筒体(3)中间设置有筒体放大部(33),所述筒体放大部(33)一侧设置有蒸汽直接进口(331),其另一侧对应设置有二次蒸汽进口(332),所述壳程筒体(3)下部一侧间隔第一不凝汽口(36)与冷凝液出口(34),其下部另一侧设置有和平压口(35),所述壳程筒体(3)上部一侧设置有第二不凝汽口(37),所述上管箱(4)顶部中心设置有循环进料口(41),循环进料口(41)内侧对应设有预热部(42),所述循环进料口(41)下端设置有半球形喷头(43),所述上管箱(4)底部设置有布液盘(44)。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膜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热部(42)内设置有电加热装置。3.如权利要求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杨李平毛清源朱中社刘巧艳
申请(专利权)人:宝鸡力兴钛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