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628766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0 18: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触头,即使在低高度化的状态下,也能够获得对高频信号的良好的传输特性。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触头(40)为第一连接器(20)所具有的触头(40),为了使电路基板(CB1)以及(CB2)彼此导通而将所述第一连接器(20)与第二连接器(70)连接,其中,所述触头(40)具有:第一接触部(45),在第一连接器(20)与第二连接器(70)连接时,与第二连接器(70)所具有的触头(90)接触;一对卡止部(42),用于与第一连接器(20)所具有的第一绝缘体(30)卡止;以及弯曲部(43),连接一对卡止部(42),弯曲部(43)形成在比第一接触部(45)中的最向弯曲部(43)侧凸出的部分更低的位置。

contact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contact which can obtain good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of high frequency signals even in a low altitude state. The contact (40)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is the contact (40) of the first connector (20), which connects the first connector (20) to the second connector (70) in order to make the circuit board (CB1) and (CB2) connect with each other. The contact (40) has the following parts: the first contact part (45), the contact (90) of the second connector (70) when the first connector (20) is connected with the second connector (70); The clamp stop (42) is used for clamping the first insulator (30) possessed by the first connector (20) and the bending part (43), which connects a pair of clamp stops (42), and the bending part (43) is formed at a lower position than the protruding part of the most bending part (43) in the first contact part (4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触头相关申请的相互参照本申请要求2016年8月4日在日本申请的日本特愿2016-153896的优先权,并将在先申请的全部内容引入于此以用于参照。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使电路基板彼此导通的触头。
技术介绍
近年来,在电子设备中,信息量的增加或者通信速度的高速化取得显著进展,设备内的噪声对策成为重要的课题。另一方面,近年来的电子设备向小型化发展,从而要求安装在电子设备内的连接器自身也小型化。因此,即使在低高度化的连接器中,也要求适当地考虑了对高频信号的串扰、阻抗匹配等触头的设计。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中,为了获得对噪声的屏蔽效果,两个屏蔽构件覆盖壳体的外周面的大致整个区域。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14687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然而,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中,没有考虑在低高度化的状态下,用于获得对高频信号的良好的传输特性的触头设计。本专利技术鉴于上述问题而提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触头,即使在低高度化的状态下,也能够获得对高频信号的良好的传输特性。解决问题的手段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第一技术方案的触头,其为第一连接器所具有的触头,为了使电路基板彼此导通而将所述第一连接器与第二连接器连接,其中,所述触头具有:第一接触部,在所述第一连接器与所述第二连接器连接时,与所述第二连接器所具有的触头接触;一对卡止部,用于与所述第一连接器所具有的第一绝缘体卡止;以及弯曲部,连接一对所述卡止部,所述弯曲部形成在比所述第一接触部中的最向所述弯曲部侧凸出的部分更低的位置。在第二技术方案的触头中,所述触头还具有弹性接触片,所述弹性接触片与形成在内侧的所述卡止部连续,并且包括所述第一接触部,所述弹性接触片的宽度比所述弯曲部的宽度宽。在第三技术方案的触头中,所述弹性接触片的顶端形成在与所述第一接触部中的最向所述弯曲部侧凸出的部分相同程度的高度的位置。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第四技术方案的触头,其是与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所述触头接触的触头,所述触头具有:第二接触部,在所述第一连接器与所述第二连接器连接时,与所述第一接触部接触;以及延伸部,从所述第二接触部朝向外侧大致U字形地延伸,所述延伸部的大致U字的顶端形成在与所述第二接触部相同程度的高度的位置。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触头,即使在低高度化的状态下,也能够获得对高频信号的良好的传输特性。附图说明图1是在插座连接器与插头连接器分离的状态下,通过俯视示出一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立体图。图2是通过俯视示出插座连接器单体的立体图。图3是插座连接器单体的俯视图。图4是通过俯视示出插座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图5是通过俯视示出插座绝缘体单体的立体图。图6是图5的VI部的放大图。图7是沿图5的VII-VII线的向视剖视图。图8是沿图5的VIII-VIII线的向视剖视图图9是通过俯视示出插座触头单体的立体图。图10是沿图2的X-X线的向视剖视图。图11是通过俯视示出插座电源触头单体的立体图。图12是沿图2的XII-XII线的向视剖视图图13是通过俯视示出一对插座屏蔽构件的立体图。图14是通过俯视示出插头连接器单体的立体图。图15是插头连接器单体的俯视图。图16是通过俯视仅示出插头成形品中的插头绝缘体的立体图。图17是通过俯视示出插头触头单体的立体图。图18是沿图15的XVIII-XVIII线的向视剖视图。图19是通过俯视示出插头电源触头单体的立体图。图20是沿图15的XX-XX线的向视剖视图。图21是通过俯视示出一对插头屏蔽构件的立体图。图22是在插座连接器与插头连接器嵌合的状态下,通过俯视示出图1的连接器的立体图。图23A是沿图22的XXIII-XXIII线示出的插座连接器与插头连接器嵌合前的状态的向视剖视图。图23B是沿图22的XXIII-XXIII线示出的插座连接器与插头连接器嵌合后的状态的向视剖视图。图24A是沿图22的XXIV-XXIV线示出的插座连接器与插头连接器嵌合前的状态的向视剖视图。图24B是沿图22的XXIV-XXIV线示出的插座连接器与插头连接器嵌合后的状态的向视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说明一实施方式。以下说明中的前后、左右以及上下的方向以图中箭头的方向为基准。在以下的说明中,以第一连接器是插座连接器20,第二连接器是插头连接器70进行说明。然而,并不限定于此,第一连接器也可以起到插头的作用,第二连接器也可以起到插座的作用。在以下的说明中,说明插座连接器20以及插头连接器70分别沿着垂直方向与电路基板CB1以及CB2嵌合。即,插座连接器20以及插头连接器70沿着上下方向嵌合。然而,并不限定于此,插座连接器20以及插头连接器70也可以分别沿着平行方向与电路基板CB1以及CB2嵌合,或者也可以以一个沿垂直方向,另一个沿平行方向的组合的形式进行嵌合。插座连接器20或者插头连接器70也可以与刚性基板以外的电路基板,例如柔性印刷电路基板(FPC)连接。图1是在插座连接器20与插头连接器70分离的状态下通过俯视示出一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0的立体图。一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0具有作为主要结构构件的插座连接器20(第一连接器)、以及插头连接器70(第二连接器)。图2是通过俯视示出插座连接器20单体的立体图。图3是插座连接器20单体的俯视图。图4是俯视插座连接器20的立体分解图。图5是通过俯视表示插座绝缘体30单体的立体图。图6是图5的VI部的放大图。图7是沿图5的VII-VII线的向视剖视图。图8是沿图5的VIII-VIII线的向视剖视图。图9是通过俯视示出插座触头40单体的立体图。图10是沿图2的X-X线的向视剖视图。图11是通过俯视示出插座电源触头50单体的立体图。图12是沿图2的XII-XII线的向视剖视图。图13是通过俯视示出一对插座屏蔽构件60的立体图。主要参照图2~图13对插座连接器20的详细结构进行说明。如图4所示,插座连接器20具有作为主要结构构件的插座绝缘体30(第一绝缘体)、多个插座触头40(触头)、四个插座电源触头50、以及一对插座屏蔽构件60(第一屏蔽构件)。插座绝缘体30是将绝缘性且耐热性的合成树脂材料注塑成型而成的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构件(参照图5)。插座绝缘体30具有:底板部31,构成下部;一对外周壁32,从底板部31的上表面的前后侧周缘部向上方凸出且彼此相对;以及嵌合凸部33,从底板部31的上表面向上方凸出且形成在一对外周壁32之间。在外周壁32的内侧与外周壁32分离的嵌合凸部33在左右方向上呈直线地延伸。形成在外周壁32与嵌合凸部33之间的空间构成一对嵌合凹部34。在横跨外周壁32的前壁32a的上表面以及后表面、底板部31的底面(上表面)、以及嵌合凸部33的前表面以及上表面的部分,在左右方向上排列凹设有用于安装多个插座触头40的多个触头安装槽35(参照图6)。同样地,在横跨外周壁32的后壁32b的上表面以及前表面、底板部31的底面(上表面)、以及嵌合凸部33的后表面以及上表面的部分,在左右方向上排列凹设有用于安装多个插座触头40的多个触头安装槽35。触头安装槽35分别形成为在上下方向上贯通插座绝缘体30。触头安装槽35的数量与插座触头40的数量相同。触头安装槽35具有变形允许槽35a,所述变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触头,其为第一连接器所具有的触头,为了使电路基板彼此导通而将所述第一连接器与第二连接器连接,其中,所述触头具有:第一接触部,在所述第一连接器与所述第二连接器连接时,与所述第二连接器所具有的触头接触;一对卡止部,用于与所述第一连接器所具有的第一绝缘体卡止;以及弯曲部,连接一对所述卡止部,所述弯曲部形成在比所述第一接触部中的最向所述弯曲部侧凸出的部分更低的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6.08.04 JP 2016-1538961.一种触头,其为第一连接器所具有的触头,为了使电路基板彼此导通而将所述第一连接器与第二连接器连接,其中,所述触头具有:第一接触部,在所述第一连接器与所述第二连接器连接时,与所述第二连接器所具有的触头接触;一对卡止部,用于与所述第一连接器所具有的第一绝缘体卡止;以及弯曲部,连接一对所述卡止部,所述弯曲部形成在比所述第一接触部中的最向所述弯曲部侧凸出的部分更低的位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头,其中,所述触头还具有弹性接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堀野慎太郎山崎元太
申请(专利权)人:京瓷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