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背光组立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622757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0 14: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自动背光组立机,包括机架以及安装在机架上的电控箱、玻璃屏进料线、背光进料线和出料线体,机架在对应玻璃屏进料线和背光进料线的端部位置处分别安装有进屏机械手和进出料机械手,机架上还安装有玻璃屏撕膜机构和背光膜撕取机构;机架上在对应玻璃屏撕膜机构和背光膜撕取机构的位置处还设有上视觉对位区和下视觉对位区,背光膜撕取机构处还设有交换贴平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进屏机械手、进出料机械手、玻璃屏撕膜机构和背光膜撕取机构等的协同作用,配合AOI视觉对位系统的虚拟对位,大大提升玻璃屏与背光的压合成功率,保证了成品质量,同时生产效率和自动化程度都得到大幅提升。

A Fully Automatic Backlight Setup Machin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fully automatic backlight erecting machine, which comprises a rack and an electronic control box mounted on the rack, a glass screen feeding line, a backlight feeding line and a discharging line body. The rack is equipped with a screen feeding and discharging manipulator respectively at the end positions of the corresponding glass screen feeding line and a backlight feeding line. The rack is also equipped with a glass screen tearing mechanism and a backlight film tearing machine. The position of the corresponding glass screen tearing mechanism and the backlight film tearing mechanism is also provided with the upper visual counterpart area and the lower visual counterpart area, and the backlight film tearing mechanism is also provided with the exchange and pasting platform. The beneficial effect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that through the synergistic action of the screen entering manipulator, the material entering and leaving manipulator, the glass screen tearing mechanism and the backlight film tearing mechanism, the AOI visual counterpart is cooperated with the AOI visual counterpart. The virtual alignment of bit system greatly improves the piezoelectric power of glass screen and backlight, guarantees the quality of finished products, and greatly improves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and autom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自动背光组立机
本技术是一种全自动背光组立机。
技术介绍
LCM液晶模组产品在生产制造过程中依旧存在较多的问题,由于产品的显示与外观进步朝着高清与轻巧方向发展,致使传统的装配方式已无法满足其要求,主要表现如下几点:(1)背光和屏的厚度尺寸越发的薄,所以对装配的精度要求就进一步提高,人眼的对位已无法完成量化的生产要求;(2)传统的装配方式无法满足市场对产品数量的需求,产能问题尤为凸显;(3)在装配的过程中由于工艺的复杂化,致使不良率较高,成本浪费极大;(4)由于工艺复杂所需人工操作环节多,也就造成了人工的大量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自动背光组立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全自动背光组立机,包括机架以及安装在机架上的电控箱、玻璃屏进料线、背光进料线和出料线体,机架在对应玻璃屏进料线和背光进料线的端部位置处分别安装有进屏机械手和进出料机械手,机架上还安装有玻璃屏撕膜机构和背光膜撕取机构;机架上在对应玻璃屏撕膜机构和背光膜撕取机构的位置处还设有上视觉对位区和下视觉对位区,背光膜撕取机构处还设有交换贴平台,上视觉对位区和下视觉对位区为AOI视觉对位系统,所述下视觉对位区处安装有取料轴,取料轴上安装有真空吸嘴,取料轴由三自由度运动平台驱动,三自由度运动平台和交换贴平台之间安装有出屏模组;所述机架上安装有用于控制上述部件运动的电控箱。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机架上安装有不良品出料线。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玻璃屏进料线和背光进料线上安装有用于对玻璃屏和背光进行定位的气缸整形模组。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机架上在对应玻璃屏撕膜机构的位置处安装有收料轴,收料轴由电机驱动转动。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出料线体上还设有易撕贴粘贴机构,所述出料线体在对应易撕贴粘贴机构的下游位置处安装有压标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进屏机械手、进出料机械手、玻璃屏撕膜机构和背光膜撕取机构等的协同作用,配合AOI视觉对位系统的虚拟对位,嗯呢该大大提升玻璃屏与背光的压合成功率,保证了成品质量,同时生产效率和自动化程度都得到大幅提升。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全自动背光组立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全自动背光组立机的结构示意图(正视视角)。图3为一种全自动背光组立机的俯视图。图中:1-机架、2-电控箱、3-玻璃屏进料线、4-背光进料线、5-进屏机械手、6-进出料机械手、7-背光膜撕取机构、8-易撕贴粘贴机构、9-出料线体、10-上视觉对位区、11-交换贴平台、12-三自由度运动平台、13-取料轴、14-不良品出料线、15-下视觉对位区、16-玻璃屏撕膜机构、17-收料轴、18-出屏模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请参阅图1~3,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全自动背光组立机,包括机架1以及安装在机架1上的电控箱2、玻璃屏进料线3、背光进料线4和出料线体9,所述玻璃屏进料线3和背光进料线4是用于运输玻璃屏和背光的,机架1在对应玻璃屏进料线3和背光进料线4的端部位置处分别安装有进屏机械手5和进出料机械手6,机架1上还安装有玻璃屏撕膜机构16和背光膜撕取机构7,玻璃屏和背光运动到位后由进屏机械手5和进出料机械手6分别抓取到玻璃屏撕膜机构16和背光膜撕取机构7上进行保护膜的撕除,具体的,其具体撕膜动作是依靠旋转气缸的夹子夹住保护膜旋转的同时通过对应进料线的移动来实现撕膜动作的;机架1上在对应玻璃屏撕膜机构16和背光膜撕取机构7的位置处还设有上视觉对位区10和下视觉对位区15,背光膜撕取机构7处还设有交换贴平台11,撕膜完成后的背光通过进出料机械手6带动运动放置在交换贴平台11上,交换贴平台11带动背光运动至与上视觉对位区10的投影重合位置处,上视觉对位区10和下视觉对位区15为AOI视觉对位系统,其主要目的是在上述位置读取玻璃屏和背光的位置和基准后,进行玻璃屏和背光的虚拟对位,若确定为OK后,即模拟二者能实现合格的压合后,再进行后续的压合,所述下视觉对位区15处安装有取料轴13,用于取出经过虚拟对位后的玻璃屏,取料轴13上安装有真空吸嘴等部件,取料轴13由三自由度运动平台12驱动,可在X/Y/Z轴上进行运动,三自由度运动平台12和交换贴平台11之间安装有出屏模组18,玻璃屏可以通过进屏机械手5放入到出屏模组18上,由出屏模组18带动玻璃屏运动至交换贴平台11上,实现玻璃屏和背光的压合,压合完成后,取料轴13回复至初始位置,而交换贴平台11移动至出料线体9处,再通过进出料机械手6将成品放入到出料线体9上;所述机架1上安装有用于控制上述部件运动的电控箱2。实施例2由于在本装置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会出现残次品,例如,保护膜未完全撕除,或是玻璃屏和背光的定位不准确等,为了使这些残次品能及时的流出,在所述机架1上安装有不良品出料线14,可以经由对应的机械手将残次品放入到不良品出料线14上流出。而且,所述玻璃屏进料线3和背光进料线4上安装有用于对玻璃屏和背光进行定位的气缸整形模组,来对处于玻璃屏进料线3和背光进料线4上的玻璃屏和背光姿态进行矫正。同时,为了便于对撕膜后产生的废膜进行收集,所述机架1上在对应玻璃屏撕膜机构16的位置处安装有收料轴17,收料轴17由电机驱动转动。实施例3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在所述出料线体9上还设有易撕贴粘贴机构8,通过易撕贴粘贴机构8的贴标头将易撕贴粘贴在玻璃屏上,所述出料线体9在对应易撕贴粘贴机构8的下游位置处安装有压标轮,方便易撕贴与玻璃屏更好的贴合。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技术方案中,通过进屏机械手5、进出料机械手6、玻璃屏撕膜机构16和背光膜撕取机构7等的协同作用,配合AOI视觉对位系统的虚拟对位,嗯呢该大大提升玻璃屏与背光的压合成功率,保证了成品质量,同时生产效率和自动化程度都得到大幅提升。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自动背光组立机,包括机架(1)以及安装在机架(1)上的电控箱(2)、玻璃屏进料线(3)、背光进料线(4)和出料线体(9),其特征在于,机架(1)在对应玻璃屏进料线(3)和背光进料线(4)的端部位置处分别安装有进屏机械手(5)和进出料机械手(6),机架(1)上还安装有玻璃屏撕膜机构(16)和背光膜撕取机构(7);机架(1)上在对应玻璃屏撕膜机构(16)和背光膜撕取机构(7)的位置处还设有上视觉对位区(10)和下视觉对位区(15),背光膜撕取机构(7)处还设有交换贴平台(11),上视觉对位区(10)和下视觉对位区(15)为AOI视觉对位系统,所述下视觉对位区(15)处安装有取料轴(13),取料轴(13)上安装有真空吸嘴,取料轴(13)由三自由度运动平台(12)驱动,三自由度运动平台(12)和交换贴平台(11)之间安装有出屏模组(1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自动背光组立机,包括机架(1)以及安装在机架(1)上的电控箱(2)、玻璃屏进料线(3)、背光进料线(4)和出料线体(9),其特征在于,机架(1)在对应玻璃屏进料线(3)和背光进料线(4)的端部位置处分别安装有进屏机械手(5)和进出料机械手(6),机架(1)上还安装有玻璃屏撕膜机构(16)和背光膜撕取机构(7);机架(1)上在对应玻璃屏撕膜机构(16)和背光膜撕取机构(7)的位置处还设有上视觉对位区(10)和下视觉对位区(15),背光膜撕取机构(7)处还设有交换贴平台(11),上视觉对位区(10)和下视觉对位区(15)为AOI视觉对位系统,所述下视觉对位区(15)处安装有取料轴(13),取料轴(13)上安装有真空吸嘴,取料轴(13)由三自由度运动平台(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俊春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安德瑞自动化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