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通道材料化学结构监测的加速贮存老化试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618853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0 12: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通道材料化学结构监测的加速贮存老化试验装置,包括样品恒温装置、集线装置、转动盘齿轮、转动盘、转动盘支架、驱动电机和驱动齿轮,样品恒温装置均匀分布在转动盘上,转动盘与转动盘齿轮连接,转动盘齿轮带动转动盘进行转动,集线装置安装在转动盘支架上并与样品恒温装置连接,驱动电机设置在转动盘支架底部,驱动齿轮连接在驱动电机的联轴器上在样品恒温装置上还安装有综合集线接口,转动盘支架中部设置有透光孔。该装置可固定在红外光谱仪上进行长期的化学结构原位在线监测,可以克服耐老化有机材料老化过程微痕量化学变化检测的难点,降低测试误差,提高检测灵敏度和结果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通道材料化学结构监测的加速贮存老化试验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材料贮存老化健康诊断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通道材料化学结构监测的加速贮存老化试验装置。
技术介绍
有机材料在加工、储存和使用过程中,受到温度、氧气、化学介质等作用,会引起材料物理化学性能的改变,这种变化称为有机材料的老化。当老化效应达到一定的程度就会发生失效,从而丧失其使用价值,将影响高分子材料正常的使用,这是一种不可逆的物理、化学变化,失效是普遍存在的,对有机高分子材料而言更为明显。红外光谱是研究有机材料化学变化以及材料老化机理的非常有效的方法,在国内外材料老化研究中通常会用到的。然而,随着有机材料的广泛使用,逐渐涌现出一批耐老化特性非常好的有机材料,如聚氨酯、硅橡胶等高分子材料,这些材料的老化效应往往不太明显,而利用常规的红外光谱进行测试过程中,因采用的是离线测试的方法,不同样品之间的结构差异、以及仪器测量过程中的误差,无法明显低于因为老化引起的化学结构变化。导致无法获得有效的材料化学结构的老化规律,不利于进行材料寿命评估和老化机理的研究。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通道材料化学结构监测的加速贮存老化试验装置,该装置可固定在红外光谱仪上进行长期的化学结构原位在线监测,可以克服耐老化有机材料老化过程微痕量化学变化检测的难点,降低测试误差,提高检测灵敏度和结果准确性。为了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通道材料化学结构监测的加速贮存老化试验装置,包括样品恒温装置、集线装置、转动盘齿轮、转动盘、转动盘支架、驱动电机和驱动齿轮,样品恒温装置均匀分布在转动盘上,转动盘与转动盘齿轮连接,转动盘齿轮带动转动盘进行转动,集线装置安装在转动盘支架上并与样品恒温装置连接,驱动电机设置在转动盘支架下端,驱动齿轮连接在驱动电机的联轴器上,将动力通过链条传递给转动盘,在样品恒温装置上还安装有综合集线接口,用于集成样品恒温装置里面的各类电线,实现快速转接电线,转动盘支架中部设置有透光孔,确保红外光线能投过去穿过样品装置,实现测量。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驱动齿轮与所述转动盘齿轮之间设置有张紧轮,用于调节链条的松紧度确保样品恒温装置的定位准确。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集线装置用于放置控制线,发热线和信号线,所述控制线,发热线和信号线在集线装置中完成动静转换。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样品恒温装置用于盛放样品,由六个通道组成,中间设置有轴承,可进行360°的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样品恒温装置的材料为不锈钢。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样品恒温装置的每个通道可以单独设置温度,且每个通道设置有绝热保温单元,能够维持设定的温度,同时防止通道间的热量交换。下面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解释和说明,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多通道材料化学结构监测的加速贮存老化试验装置,包括样品恒温装置、集线装置、转动盘齿轮、张紧轮、透光孔、驱动齿轮、综合集线接口、转动盘、转动盘支架及驱动电机和驱动齿轮,其中样品恒温装置,用于盛放样品,主体结构采用不锈钢材质,由6个通道组成,中间有轴承,可进行360°的顺时针和逆时针旋转,能够维持设定的温度,每一通道可单独设置温度。每个通道都有绝热保温单元,以防止加热通道间的热量交换,尽量降低周围通道的影响。所述集线装置、综合集线接口为所有的控制线、发热线、信号线等完成动静转换的装置,采用内部传输策略,反应池在旋转过程中对各线路无任何影响。所述转动盘齿轮、张紧轮、转动盘、转动盘支架及驱动电机,能够对样品恒温装置进行精确定位,可进行编程控制,经过多次旋转后能够确保样品的位置基本保持不变。所述透光孔,能够使得中红外光顺利通过,而不造成强度的明显降低。采用本专利技术的实验装置,可以在红外光谱仪上进行有机材料贮存老化过程中的化学变化进行长期监测,为耐老化有机材料的老化研究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也可为后续大批量的研究提供必要的加速老化试验装置和条件。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试验装置可同时针对最多6组样品进行准原位的在线测试,该装置可固定在红外光谱仪上,因测试过程中都是针对同一个样品,且每次测试该样品的区域固定,同时可以进行多个平行样的同时测试,因此可以大大提高原位化学结构监测灵敏度和结果准确性,降低测试误差,可有效用于材料加速贮存老化规律及机理研究。本专利技术可与红外光谱仪配套,能够瞄准材料在长期加速贮存过程中的化学变化进行长期的原位多通道的检测,有助于对材料老化过程中的细微化学变化进行监测。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多通道材料化学结构监测的加速贮存老化试验装置的主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多通道材料化学结构监测的加速贮存老化试验装置的后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多通道材料化学结构监测的加速贮存老化试验装置的侧视图;图中,1-样品恒温装置,2-集线装置,3-转动盘齿轮,4-张紧轮,5-透光孔,6-驱动齿轮,7-综合集线接口,8-转动盘,9-转动盘支架,10-驱动电机。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一种多通道材料化学结构监测的加速贮存老化试验装置,包括样品恒温装置1、集线装置2、转动盘齿轮3、转动盘8、转动盘支架9、驱动电机10和驱动齿轮6,样品恒温装置1设置在转动盘8上,转动盘8与转动盘齿轮3连接,转动盘齿轮3带动转动盘8进行转动,集线装置2安装在转动盘支架9上并与样品恒温装置1连接,驱动电机10设置在转动盘支架9底部,驱动齿轮6连接在驱动电机10的联轴器上,将动力通过链条传递给转动盘8,驱动齿轮6与所述转动盘齿轮3之间设置有张紧轮4,用于调节链条的松紧度确保样品恒温装置的定位准确。在样品恒温装置1上还安装有综合集线接口7,用于集成样品恒温装置1里面的各类电线,实现快速转接电线,所述集线装置2、综合集线接口7为所有的控制线、发热线、信号线等完成动静转换的装置,采用内部传输策略,反应池在旋转过程中对各线路无任何影响。转动盘支架9中部设置有透光孔5,确保红外光线能投过去穿过样品装置,实现测量。其中样品恒温装置1,用于盛放样品,主体结构采用不锈钢材质,由6个通道组成,中间有轴承,可进行360°的顺时针和逆时针旋转,能够维持设定的温度,每一通道可单独设置温度。每个通道都有绝热保温单元,以防止加热通道间的热量交换,尽量降低周围通道的影响。实施例2聚氨酯高分子材料的长期贮存老化研究,具体的操作方式包括以下步骤:(1)碾磨3-5g光谱纯溴化钾粉末,利用压片机压制厚度约为0.5mm的溴化钾片6组共计12片;(2)切取5片20-30微米厚度的聚氨酯薄膜;(3)将1片聚氨酯薄膜和2片溴化钾片组成三明治结构,聚氨酯薄膜放在2片溴化钾片的中间,同时固定在样品恒温装置上,放入至加热套内,并锁定样品位置;(4)分别对5组样品进行45℃、65℃、85℃、105℃、125℃的温度控制,其中一个通道不放置样品,用作扣除背景;(5)每隔1天转动多通道原位反应试验装置,分别对5路样品进行红外光谱测试,持续进行测试,直至聚氨酯化学结构变化程度满足分析要求为止;(6)对原位红外光谱图进行分析,寻找特征谱及其变化规律,建立相关模型,挖掘贮存老化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通道材料化学结构监测的加速贮存老化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样品恒温装置、集线装置、转动盘齿轮、转动盘、转动盘支架、驱动电机和驱动齿轮,样品恒温装置设置在转动盘上,转动盘与转动盘齿轮连接,转动盘齿轮带动转动盘进行转动,集线装置安装在转动盘支架上并与样品恒温装置连接,驱动电机设置在转动盘支架下端,驱动齿轮连接在驱动电机的联轴器上,将动力通过链条传递给转动盘,在样品恒温装置上还安装有综合集线接口,用于集成样品恒温装置里面的各类电线,实现快速转接电线,转动盘支架中部设置有透光孔,确保红外光线能投过去穿过样品装置,实现测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通道材料化学结构监测的加速贮存老化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样品恒温装置、集线装置、转动盘齿轮、转动盘、转动盘支架、驱动电机和驱动齿轮,样品恒温装置设置在转动盘上,转动盘与转动盘齿轮连接,转动盘齿轮带动转动盘进行转动,集线装置安装在转动盘支架上并与样品恒温装置连接,驱动电机设置在转动盘支架下端,驱动齿轮连接在驱动电机的联轴器上,将动力通过链条传递给转动盘,在样品恒温装置上还安装有综合集线接口,用于集成样品恒温装置里面的各类电线,实现快速转接电线,转动盘支架中部设置有透光孔,确保红外光线能投过去穿过样品装置,实现测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通道材料化学结构监测的加速贮存老化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齿轮与所述转动盘齿轮之间设置有张紧轮,用于调节链条的松紧度确保样品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晓飞睢贺良李超峰陈捷于谦银颖陈建波杨秀兰孙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化工材料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